唐五代宋詞選五
關燈
小
中
大
,讀書一再過即不忘。
尤喜爲詞,自唐、五代以來諸名家詞,皆有選本。
以洪武韻改并聯屬,名《詞韻正略》。
所著《側帽集》後更名《飲水集》者皆詞也。
好觀北宋之作,不喜南渡諸家,而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海内名爲詞者皆歸之。
數歲即善騎射,自在環衛,益便習,發無不中。
其扈蹕時,雕弓書卷,錯雜左右,日則校獵,夜必讀書。
不肯輕爲人謀,謀必竭其肺腑。
所交遊皆一時儁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若無錫嚴繩孫、顧貞觀、秦松齡、宜興陳維崧、慈溪姜宸英,尤所契厚。
吳江吳兆騫,久徙絶塞,性德聞其才名,贖而還之。
坎軻失職之士,走京師,生館死殯,於貲財無所計惜。
生於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三十一。
(節録徐乾學:《納蘭君墓誌銘》)曾刊《通誌堂經解》,自著有《通誌堂集》後附《通誌堂詞》,爲顧貞觀所定。
清季許增復爲匯集諸家刊本,爲《納蘭詞》五卷,附補遺一卷,刊入《榆園叢刻》中。
朱孝臧題雲:“蘭錡貴,肯作稱家兒?解道紅羅亭上語,人間寧獨小山詞?冷暖自家知。
”(《彊邨語業》卷三)清代令詞,蓋未有過於性德者矣。
江城子 詠史 濕雲全壓數峰低,影淒迷,望中疑。
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裏,沒人知。
臺城路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雲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
待歸踏榆花,那時纔訴。
隻恐重逢,明明相視更無語。
人間别離無數。
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佇。
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羈棲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評】 譚獻曰:逼真北宋慢詞。
(《篋中詞》一) 浣溪沙 六首 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淒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竹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睡起惺忪強自支,緑傾蟬鬢下簾時,夜來愁損小腰肢。
遠信不歸空佇望,幽期細數卻參差,更兼何事耐尋思?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今年! 一片暈紅纔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榆園叢書》本别有題雲:“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詞有感”。
“纔”作“疑”,“幾絲”句作“晚風吹掠鬢雲偏”。
) 記綰長條欲别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旛,不禁辛苦況相關?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祗道是尋常。
腸斷斑騅去未還,繡屏深鎖鳳簫寒,一春幽夢有無間。
逗雨疏花濃澹改,關心芳草淺深難,不成風月轉摧殘。
蝶戀花 四首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爲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絶,燕子依然,軟踏簾鈎説。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煙絲遮别路,垂楊那是相思樹! 惆悵玉顔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繫無尋處。
又到緑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隻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明日客程還幾許?霑衣況是新寒雨。
蕭瑟蘭成看老去,爲怕多情,不作憐花句。
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 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
休説生生花裏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評】 譚獻曰:勢縱語咽,淒澹無聊,延巳、六一而後,僅見湘真。
(《篋中詞》一) 又 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榆園本“據”作“數”,下闋首句作“幽怨從前何處訴?”) 河傳 春淺,紅怨,掩雙環。
微雨花間,晝閑,無言闇將紅淚彈。
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胡蝶兒。
金縷曲 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
且由他蛾眉謡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諾重,君須記! 【評】 徐釚曰:詞旨嶔磊落,不啻坡老、稼軒,都下競相傳寫。
(《詞苑叢談》) 又 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抛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賸月零風裏。
清淚盡,紙灰起。
秋千索 渌水亭春望 藥蘭擕手銷魂侶,争不記看承人處?除向東風訴此情,奈竟日,春無語! 悠揚撲盡風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
滿地梨花似去年,卻多了廉纖雨。
菩薩蠻 四首 問君何事輕離别?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
舊夢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
不忍覆餘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欲别,空賸當時月。
月也異當時,淒清照鬢絲。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
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
隻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烏絲畫作迴紋紙,香煤闇蝕藏頭字。
筝雁十三雙,輸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
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
清平樂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
倦倚玉闌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遍窗紗,心期便隔天涯。
從此傷春傷别,黃昏隻對梨花! 臨江仙 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催殘。
疏疏一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南鄉子 爲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祗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别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沁園春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别有雲:“銜恨願爲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
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
遺容在,隻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髮朝來定有霜。
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
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
真無奈!倚聲聲鄰笛,譜出迴腸。
右納蘭性德詞二十五首,録自《通誌堂詞》。
〔集評〕 顧貞觀曰:容若天資超逸,翛然塵外,所爲樂府小令,婉麗清淒,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淒惋而後喜悅。
(《通誌堂詞序》) 又曰:容若詞一種淒惋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榆園本《納蘭詞評》) 陳維崧曰: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
(《詞評》) 周之琦曰:或言:納蘭容若,南唐李重光後身也。
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能及。
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緻,能使殘唐墜緒,絶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篋中詞》一引) 況周頤曰: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絶高。
適承元、明詞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譏。
獨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勝起衰之任。
其所爲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採,進於沉著渾至何難矣。
(《蕙風詞話》卷五) 王國維曰: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人間詞話》上) 沈雄 〔小傳〕 沈雄字偶僧,江蘇吳江人。
著有《古今詞話》、《柳塘詞》。
金明池 秣陵懷古 山上圍棋,渡頭麾扇,那怯寒潮夜雨?重借問繁華六代,又荒堞斷碑如許!願官家世世生來,莫應似衰草斜陽垂暮。
嘆幕府頻移,鑾輿潛幸,一任晚風吹去。
江左夷吾在何處?便星散雲馳,此身無主。
問滿目虎旅鴛行,還講得舊時門戶?最傷心,煙柳臺城,儘巷口烏衣,興亡難訴。
但萬裡長江,未銷離恨,一派濤聲猶怒。
【評】 葉恭綽曰:亦興亡之感。
(《廣篋中詞》一) 右沈雄詞一首,録自《柳塘詞》。
陳崿 〔小傳〕 陳崿字鹹京,號岞嵐,晚號慧香,江蘇華亭人。
貢生,以薦充纂修《詩經》館分校,議叙知縣。
遽乞歸,杜門著述。
著有《祖硯堂集》、《呵壁詞》。
大酺 王府基懷古 記白駒兵,齊雲火,一晌繁華何處?宮基春草緑,任鶯歌花笑,更無人妒。
石馬苔纏,銅仙淚滴,麋鹿也曾遊否?英雄消沉盡,問當年割據,霸圖誰誤?但贏得淒涼,五更霜角,滿城風絮。
乾坤真逆旅!看濠泗樓櫓橫江渡。
又轉眼灰飛玉座,雨冷金溝,嘆神京不堪重顧。
萬朵愁雲湧,還悄把蔣陵遮住。
接直北煤山路。
興亡彈指,何況張王非故?江南庾郎一賦。
右陳崿詞一首,録自《呵壁詞》。
厲鶚 〔小傳〕 厲鶚字太鴻,號樊榭,浙江錢塘人。
康熙庚子(一七二〇)舉於鄉。
將入都,道經天津,查蓮坡(爲仁)留之水西莊,同撰周密《絶妙好詞箋》。
乾隆初舉鴻博,報罷。
客揚州,有馬氏藏書最富,延主其家,盡探其秘牒。
大江南北,主盟壇坫,凡數十年。
性耽閒靜,愛山水,尤工詩餘,擅南宋諸家之勝。
(《國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一《文苑傳》)生於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卒。
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朱孝臧題其《樊榭山房詞》雲:“南湖隱,心折小長蘆。
拈出空中傳恨語,不知探得頷珠無?神悟亦區區!”(《彊邨語業》卷三)厲氏固浙西詞派之中堅人物也。
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 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小。
濕粉樓臺,釅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微茫越嶠,但半沍雲根,半銷沙草。
爲問鷗邊,而今可有晉時櫂? 清愁幾番自遣,故人稀笑語,相憶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惱。
將花插帽,向第一峰頭,倚空長嘯。
忽展斜陽,玉龍天際繞。
【評】 譚獻曰:頓挫跌宕。
(《篋中詞》二) 百字令 丁酉清明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
永日空園雙燕語,折盡柳條長短。
白眼看天,青袍似草,最覺當歌懶。
愔愔門巷,落花早又吹滿。
凝想煙月當時,餳簫舊市,慣逐嬉春伴。
一
尤喜爲詞,自唐、五代以來諸名家詞,皆有選本。
以洪武韻改并聯屬,名《詞韻正略》。
所著《側帽集》後更名《飲水集》者皆詞也。
好觀北宋之作,不喜南渡諸家,而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海内名爲詞者皆歸之。
數歲即善騎射,自在環衛,益便習,發無不中。
其扈蹕時,雕弓書卷,錯雜左右,日則校獵,夜必讀書。
不肯輕爲人謀,謀必竭其肺腑。
所交遊皆一時儁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若無錫嚴繩孫、顧貞觀、秦松齡、宜興陳維崧、慈溪姜宸英,尤所契厚。
吳江吳兆騫,久徙絶塞,性德聞其才名,贖而還之。
坎軻失職之士,走京師,生館死殯,於貲財無所計惜。
生於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三十一。
(節録徐乾學:《納蘭君墓誌銘》)曾刊《通誌堂經解》,自著有《通誌堂集》後附《通誌堂詞》,爲顧貞觀所定。
清季許增復爲匯集諸家刊本,爲《納蘭詞》五卷,附補遺一卷,刊入《榆園叢刻》中。
朱孝臧題雲:“蘭錡貴,肯作稱家兒?解道紅羅亭上語,人間寧獨小山詞?冷暖自家知。
”(《彊邨語業》卷三)清代令詞,蓋未有過於性德者矣。
江城子 詠史 濕雲全壓數峰低,影淒迷,望中疑。
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裏,沒人知。
臺城路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雲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
待歸踏榆花,那時纔訴。
隻恐重逢,明明相視更無語。
人間别離無數。
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佇。
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羈棲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評】 譚獻曰:逼真北宋慢詞。
(《篋中詞》一) 浣溪沙 六首 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淒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竹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睡起惺忪強自支,緑傾蟬鬢下簾時,夜來愁損小腰肢。
遠信不歸空佇望,幽期細數卻參差,更兼何事耐尋思?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今年! 一片暈紅纔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榆園叢書》本别有題雲:“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詞有感”。
“纔”作“疑”,“幾絲”句作“晚風吹掠鬢雲偏”。
) 記綰長條欲别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旛,不禁辛苦況相關?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祗道是尋常。
腸斷斑騅去未還,繡屏深鎖鳳簫寒,一春幽夢有無間。
逗雨疏花濃澹改,關心芳草淺深難,不成風月轉摧殘。
蝶戀花 四首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爲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絶,燕子依然,軟踏簾鈎説。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煙絲遮别路,垂楊那是相思樹! 惆悵玉顔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繫無尋處。
又到緑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隻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明日客程還幾許?霑衣況是新寒雨。
蕭瑟蘭成看老去,爲怕多情,不作憐花句。
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 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
休説生生花裏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評】 譚獻曰:勢縱語咽,淒澹無聊,延巳、六一而後,僅見湘真。
(《篋中詞》一) 又 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榆園本“據”作“數”,下闋首句作“幽怨從前何處訴?”) 河傳 春淺,紅怨,掩雙環。
微雨花間,晝閑,無言闇將紅淚彈。
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胡蝶兒。
金縷曲 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
且由他蛾眉謡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諾重,君須記! 【評】 徐釚曰:詞旨嶔磊落,不啻坡老、稼軒,都下競相傳寫。
(《詞苑叢談》) 又 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抛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賸月零風裏。
清淚盡,紙灰起。
秋千索 渌水亭春望 藥蘭擕手銷魂侶,争不記看承人處?除向東風訴此情,奈竟日,春無語! 悠揚撲盡風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
滿地梨花似去年,卻多了廉纖雨。
菩薩蠻 四首 問君何事輕離别?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
舊夢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
不忍覆餘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欲别,空賸當時月。
月也異當時,淒清照鬢絲。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
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
隻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烏絲畫作迴紋紙,香煤闇蝕藏頭字。
筝雁十三雙,輸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
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
清平樂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
倦倚玉闌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遍窗紗,心期便隔天涯。
從此傷春傷别,黃昏隻對梨花! 臨江仙 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催殘。
疏疏一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南鄉子 爲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祗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别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沁園春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别有雲:“銜恨願爲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
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
遺容在,隻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髮朝來定有霜。
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
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
真無奈!倚聲聲鄰笛,譜出迴腸。
右納蘭性德詞二十五首,録自《通誌堂詞》。
〔集評〕 顧貞觀曰:容若天資超逸,翛然塵外,所爲樂府小令,婉麗清淒,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淒惋而後喜悅。
(《通誌堂詞序》) 又曰:容若詞一種淒惋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榆園本《納蘭詞評》) 陳維崧曰: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
(《詞評》) 周之琦曰:或言:納蘭容若,南唐李重光後身也。
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能及。
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緻,能使殘唐墜緒,絶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篋中詞》一引) 況周頤曰: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絶高。
適承元、明詞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譏。
獨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勝起衰之任。
其所爲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採,進於沉著渾至何難矣。
(《蕙風詞話》卷五) 王國維曰: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人間詞話》上) 沈雄 〔小傳〕 沈雄字偶僧,江蘇吳江人。
著有《古今詞話》、《柳塘詞》。
金明池 秣陵懷古 山上圍棋,渡頭麾扇,那怯寒潮夜雨?重借問繁華六代,又荒堞斷碑如許!願官家世世生來,莫應似衰草斜陽垂暮。
嘆幕府頻移,鑾輿潛幸,一任晚風吹去。
江左夷吾在何處?便星散雲馳,此身無主。
問滿目虎旅鴛行,還講得舊時門戶?最傷心,煙柳臺城,儘巷口烏衣,興亡難訴。
但萬裡長江,未銷離恨,一派濤聲猶怒。
【評】 葉恭綽曰:亦興亡之感。
(《廣篋中詞》一) 右沈雄詞一首,録自《柳塘詞》。
陳崿 〔小傳〕 陳崿字鹹京,號岞嵐,晚號慧香,江蘇華亭人。
貢生,以薦充纂修《詩經》館分校,議叙知縣。
遽乞歸,杜門著述。
著有《祖硯堂集》、《呵壁詞》。
大酺 王府基懷古 記白駒兵,齊雲火,一晌繁華何處?宮基春草緑,任鶯歌花笑,更無人妒。
石馬苔纏,銅仙淚滴,麋鹿也曾遊否?英雄消沉盡,問當年割據,霸圖誰誤?但贏得淒涼,五更霜角,滿城風絮。
乾坤真逆旅!看濠泗樓櫓橫江渡。
又轉眼灰飛玉座,雨冷金溝,嘆神京不堪重顧。
萬朵愁雲湧,還悄把蔣陵遮住。
接直北煤山路。
興亡彈指,何況張王非故?江南庾郎一賦。
右陳崿詞一首,録自《呵壁詞》。
厲鶚 〔小傳〕 厲鶚字太鴻,號樊榭,浙江錢塘人。
康熙庚子(一七二〇)舉於鄉。
將入都,道經天津,查蓮坡(爲仁)留之水西莊,同撰周密《絶妙好詞箋》。
乾隆初舉鴻博,報罷。
客揚州,有馬氏藏書最富,延主其家,盡探其秘牒。
大江南北,主盟壇坫,凡數十年。
性耽閒靜,愛山水,尤工詩餘,擅南宋諸家之勝。
(《國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一《文苑傳》)生於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卒。
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朱孝臧題其《樊榭山房詞》雲:“南湖隱,心折小長蘆。
拈出空中傳恨語,不知探得頷珠無?神悟亦區區!”(《彊邨語業》卷三)厲氏固浙西詞派之中堅人物也。
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 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小。
濕粉樓臺,釅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微茫越嶠,但半沍雲根,半銷沙草。
爲問鷗邊,而今可有晉時櫂? 清愁幾番自遣,故人稀笑語,相憶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惱。
將花插帽,向第一峰頭,倚空長嘯。
忽展斜陽,玉龍天際繞。
【評】 譚獻曰:頓挫跌宕。
(《篋中詞》二) 百字令 丁酉清明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
永日空園雙燕語,折盡柳條長短。
白眼看天,青袍似草,最覺當歌懶。
愔愔門巷,落花早又吹滿。
凝想煙月當時,餳簫舊市,慣逐嬉春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