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四
關燈
小
中
大
望,多少如霜戰骨。
隴頭水助人愁絶。
此意儘豪那易遂?學龍吟屈煞床頭鐵。
風正吼,燭花裂。
又 伯成先生席上贈韓修齡(韓,關中人,聖秋舍人小阮,流浪東吳,善説平話。
) 月上梨花午。
恰重逢江潭舊識,喁喁爾汝。
絳燭兩行渾不夜,添上三通畫鼓。
説不盡殘唐西楚。
話到英雄兒女恨,緑牙屏驚醒紅鸚鵡。
雕籠内,淚如雨! 一般懷抱君尤苦。
家本在扶風盩厔,五陵佳處。
漢闕唐陵回首望,渭水無情東去。
剩短蠟聲聲訴與。
繡嶺宮前花似血,正秦川公子迷歸路。
重酌酒,盡君語。
又 縴夫詞 戰艦排江口。
正天邊真王拜印,蛟螭蟠鈕。
徵發棹船郎十萬,列郡風馳雨驟。
嘆閭左騷然雞狗。
裡正前團催後保,盡纍纍鎖繫空倉後。
捽頭去,敢搖手? 稻花恰稱霜天秀。
有丁男臨歧訣絶,草間病婦。
此去三江牽百丈,雪浪排檣夜吼。
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後園楓樹下,向叢祠亟倩巫澆酒。
神祐我,歸田畝。
又 贈何生鐵。
(鐵,小字阿黑,鎮江人,流寓泰州,精詩畫,工篆刻。
) 鐵汝前來者!曷不學雀刀龍笛,騰空而化?底事六州都鑄錯,孤負陰陽爐冶?氣上燭鬥牛分野。
小字又聞呼阿黑,詎王家處仲卿其亞?休放誕,人笞駡。
蕭疏粉墨營丘畫。
更雕鑱漸臺威鬥,鄴宮銅瓦。
不值一錢疇惜汝?醉倚江樓獨夜。
月照到寄奴山下。
故國十年歸不得,舊田園總被寒潮打。
思鄉淚,浩盈把。
【評】 陳廷焯曰:飛揚跋扈,不可羈縛,一味橫霸,亦足雄跨一時。
(《白雨齋詞話》卷三) 摸魚兒 家善伯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
聞白生璧雙亦在河下,喜甚,數使趣之。
須臾,白生抱琵琶至,撥弦按拍,宛轉作陳、隋數弄,頓爾至緻。
餘也悲從中來,並不自知其何以故也。
别後寒燈孤館,雨聲蕭槭,漫賦此詞,時漏已下四鼓矣。
是誰家本師絶藝?檀槽掏得如許!半彎邏逤無情物,惹我傷今弔古。
君何苦!君不見青衫已是人遲暮。
江東煙樹。
縱不聽琵琶,也應難覓,珠淚曾幹處。
淒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燈前一對兒女。
忽然涼瓦颯然飛,千歲老狐人語。
渾無據!君不見澄心結綺皆塵土。
兩家後主,爲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
【評】 譚獻曰:拔奇本師長歌之外。
(《篋中詞》二) 右陳維崧詞三十四首,録自《湖海樓詞》。
〔集評〕 蔣景祁曰:讀先生之詞者,以爲蘇、辛可,以爲周、秦可,以爲溫、韋可,以爲左、國、史、漢、唐、宋諸家之文亦可。
蓋既具什伯衆人之才,而又篤志好古,取裁非一體,造就非一詣,豪情艷趍,觸緒紛起,而要皆含咀醖釀而後出,以故履其閾,賞心洞目,接應不暇;探其奧,乃不覺晦明風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陳檢討詞鈔序》) 譚獻曰:錫鬯、其年出,而本朝詞派始成。
顧朱傷於碎,陳厭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漸變。
錫鬯情深,其年筆重,固後人所難到。
嘉慶以前,爲二家牢籠者十居七八。
(《篋中詞》二) 陳廷焯曰:國初詞家,斷以迦陵爲巨擘。
後人每好揚朱而抑陳,以爲竹坨獨得南宋真脈。
嗚呼!彼豈真知有南宋哉?迦陵詞氣魄絶大,骨力絶遒,填詞之富,古今無兩。
隻是一發無餘,不及稼軒之渾厚沉鬱。
然在國初諸老中,不得不推爲大手筆。
迦陵詞沉雄俊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
若能加以渾厚沉鬱,便可突過蘇、辛,獨步千古,惜哉!蹈揚湖海,一發無餘,是其年短處;然其長處亦在此。
蓋偏至之詣,至於絶後空前,亦令人望而卻走,其年亦人傑矣哉!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白雨齋詞話》卷三) 朱彜尊 〔小傳〕 朱彜尊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金風亭長、小長蘆釣魚師,浙江秀水人。
明崇禎二年(一六二九)生。
清康熙己未(一六七九),舉博學鴻詞,授檢討,尋入直南書房,出典江南省試。
罷歸後,殫心著述。
工詩,與王士禛爲南北二大宗,論者謂王才高而學足以副之,朱學博而才足以運之。
康熙四十八年(一七〇九)卒,年八十一。
著有《日下舊聞》、《經義考》、《曝書亭詩文集》等書。
(參考《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彜尊選輯唐、五代、宋以來下逮元張翥諸家詞爲《詞綜》,以開浙西詞派,而其淵源所自,蓋出於曹溶(嘉興人)。
嘗稱:“餘壯日從先生(謂曹溶)南遊嶺表,西北至雲中,酒闌燈灺,往往以小令、慢詞,更疊唱和。
有井水處,輒爲銀筝、檀闆所歌。
念倚聲雖小道,當其爲之,必崇爾雅,斥淫哇,極其能事,則亦足以宣昭六義,鼓吹元音。
往者明三百禩,詞學失傳,先生搜輯遺集,餘曾表而出之。
數十年來,浙西填詞者,家白石而戶玉田,舂容大雅,風氣之變,實由於此。
”(《靜志居詩話》)於此,亦足略窺其宗旨,及其影響所及。
其《曝書亭詞》,自定爲《江湖載酒集》、《靜志居琴趣》、《茶煙閣體物集》、《蕃錦集》等四種,有李富孫注本。
朱孝臧題雲:“江湖老,載酒一年年。
體素微妨耽綺語,貪多寧獨是詩篇?宗派浙河先。
”(《彊邨語業》卷三)浙派詞以醇雅爲宗,其流弊每緻意旨枯寂,視湖海樓一派之叫囂獷悍,厥失維均,而創始者不任其咎也。
高陽臺 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
氣方絶,適元禮復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
友人爲作傳,餘記以詞。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
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
遊絲不繫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
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 【評】 譚獻曰:遺山、松雪所不能爲。
(《篋中詞》二) 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幹,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評】 譚獻曰:單調小令,近世名家,復振五代、北宋之緒。
(《篋中詞》二) 況周頤曰:或問國朝詞人,當以誰氏爲冠?再三審度,舉金風亭長對。
問佳構奚若?舉搗練子(即《桂殿秋》)雲雲。
(《蕙風詞話》卷五) 滿江紅 吳大帝廟 玉座苔衣,拜遺像紫髯如乍。
想當日周郎陸弟,一時聲價。
乞食肯從張子布?舉杯但屬甘興霸。
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夏。
南北限,長江跨。
樓櫓動,降旗詐。
嘆六朝割據,後來誰亞?原廟尚存龍虎地,春秋未輟雞豚社。
剩山圍衰草女墻空,寒潮打。
賣花聲 雨花臺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
小長幹接大長幹。
歌闆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
更無人處一憑闌。
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評】 譚獻曰:聲可裂竹。
(《篋中詞》二) 洞仙歌 吳江曉發 澄湖淡月,響漁榔無數。
一霎通波撥柔櫓。
過垂虹亭畔,語鴨橋邊,籬根綻點點牽牛花吐。
紅樓思此際,謝女檀郎,幾處殘燈在窗戶。
隨分且攲眠,枕上吳歌,聲未了夢輕重作。
(去聲)也儘勝鞭絲亂山中,聽風鐸郎當,馬頭衝霧。
梅花引 蘇小小墓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
碧雲停,碧雲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百字令 度居庸關 崇墉積翠,望關門一綫,似懸檐溜。
瘦馬登登愁徑滑,何況新霜時候?畫鼓無聲,朱旗卷盡,惟剩蕭蕭柳。
薄寒漸甚,征袍明日添又。
誰放十萬黃巾?丸泥不閉,直入車箱口。
十二園陵風雨暗,響遍哀鴻離獸。
舊事驚心,長塗望眼,寂寞閑庭堠。
當年鎖鑰,董龍真是雞狗。
【評】 譚獻曰:意深。
(《篋中詞》二) 消息 度雁門關 千裡重關,憑誰踏遍,雁銜蘆處?亂水滹沱,層霄冰雪,鳥道連勾注。
畫角吹愁,黃沙拂面,猶有行人來去。
問長塗斜陽瘦馬,又穿入,離亭樹。
猿臂將軍,鴉兒節度,説盡英雄難據。
竊國真王,論功醉尉,世事都如許!有限春衣,無多山店,酹酒徒成虛語!垂楊老,東風不管,雨絲煙絮。
夏初臨 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賀六渾來,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
人説當年,離宮築向雲根。
燒煙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猶存。
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
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
春風裊娜,依然芳草羅裙。
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
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松門。
河傳 送米紫來入燕 南陌,歸客,紫騮驕。
水驛山椒,路遙,落花如雨煙外飄。
河橋,折殘楊柳條。
别酒西堂官燭短,紅玉碗,醉也休辭滿。
漏聲催,且徘徊,一杯,勸君更一杯。
【評】 譚獻曰:漸近自然。
(《篋中詞》二) 蝶戀花 重遊晉祠題壁 十裡浮嵐山近遠。
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軟。
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歸雁。
繫馬青松猶在眼。
勝地重來,暗記韶華變。
依舊紛紛涼月滿,照人獨上溪橋畔。
金明池 燕臺懷古,和申隨叔翰林。
西苑妝樓,南城獵騎,幾處笳吹蘆葉?孤鳥外生煙夕照,對千裡萬裡積雪。
更誰來擊築高陽?但滿眼花豹明駝相接。
剩野火樓桑,秋塵石鼓,陌上行人空説。
戰鬥漁陽何曾歇?笑古往今來,浪傳豪傑。
緑頭鴨悲吟乍了,白翎雀醉歌還闋。
數燕雲十六神州,有多少園陵,頽垣斷碣。
正石馬嘶殘,金仙淚盡,古水荒溝寒月。
罥馬索 送崔二再遊黔中,兼
隴頭水助人愁絶。
此意儘豪那易遂?學龍吟屈煞床頭鐵。
風正吼,燭花裂。
又 伯成先生席上贈韓修齡(韓,關中人,聖秋舍人小阮,流浪東吳,善説平話。
) 月上梨花午。
恰重逢江潭舊識,喁喁爾汝。
絳燭兩行渾不夜,添上三通畫鼓。
説不盡殘唐西楚。
話到英雄兒女恨,緑牙屏驚醒紅鸚鵡。
雕籠内,淚如雨! 一般懷抱君尤苦。
家本在扶風盩厔,五陵佳處。
漢闕唐陵回首望,渭水無情東去。
剩短蠟聲聲訴與。
繡嶺宮前花似血,正秦川公子迷歸路。
重酌酒,盡君語。
又 縴夫詞 戰艦排江口。
正天邊真王拜印,蛟螭蟠鈕。
徵發棹船郎十萬,列郡風馳雨驟。
嘆閭左騷然雞狗。
裡正前團催後保,盡纍纍鎖繫空倉後。
捽頭去,敢搖手? 稻花恰稱霜天秀。
有丁男臨歧訣絶,草間病婦。
此去三江牽百丈,雪浪排檣夜吼。
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後園楓樹下,向叢祠亟倩巫澆酒。
神祐我,歸田畝。
又 贈何生鐵。
(鐵,小字阿黑,鎮江人,流寓泰州,精詩畫,工篆刻。
) 鐵汝前來者!曷不學雀刀龍笛,騰空而化?底事六州都鑄錯,孤負陰陽爐冶?氣上燭鬥牛分野。
小字又聞呼阿黑,詎王家處仲卿其亞?休放誕,人笞駡。
蕭疏粉墨營丘畫。
更雕鑱漸臺威鬥,鄴宮銅瓦。
不值一錢疇惜汝?醉倚江樓獨夜。
月照到寄奴山下。
故國十年歸不得,舊田園總被寒潮打。
思鄉淚,浩盈把。
【評】 陳廷焯曰:飛揚跋扈,不可羈縛,一味橫霸,亦足雄跨一時。
(《白雨齋詞話》卷三) 摸魚兒 家善伯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
聞白生璧雙亦在河下,喜甚,數使趣之。
須臾,白生抱琵琶至,撥弦按拍,宛轉作陳、隋數弄,頓爾至緻。
餘也悲從中來,並不自知其何以故也。
别後寒燈孤館,雨聲蕭槭,漫賦此詞,時漏已下四鼓矣。
是誰家本師絶藝?檀槽掏得如許!半彎邏逤無情物,惹我傷今弔古。
君何苦!君不見青衫已是人遲暮。
江東煙樹。
縱不聽琵琶,也應難覓,珠淚曾幹處。
淒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燈前一對兒女。
忽然涼瓦颯然飛,千歲老狐人語。
渾無據!君不見澄心結綺皆塵土。
兩家後主,爲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
【評】 譚獻曰:拔奇本師長歌之外。
(《篋中詞》二) 右陳維崧詞三十四首,録自《湖海樓詞》。
〔集評〕 蔣景祁曰:讀先生之詞者,以爲蘇、辛可,以爲周、秦可,以爲溫、韋可,以爲左、國、史、漢、唐、宋諸家之文亦可。
蓋既具什伯衆人之才,而又篤志好古,取裁非一體,造就非一詣,豪情艷趍,觸緒紛起,而要皆含咀醖釀而後出,以故履其閾,賞心洞目,接應不暇;探其奧,乃不覺晦明風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陳檢討詞鈔序》) 譚獻曰:錫鬯、其年出,而本朝詞派始成。
顧朱傷於碎,陳厭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漸變。
錫鬯情深,其年筆重,固後人所難到。
嘉慶以前,爲二家牢籠者十居七八。
(《篋中詞》二) 陳廷焯曰:國初詞家,斷以迦陵爲巨擘。
後人每好揚朱而抑陳,以爲竹坨獨得南宋真脈。
嗚呼!彼豈真知有南宋哉?迦陵詞氣魄絶大,骨力絶遒,填詞之富,古今無兩。
隻是一發無餘,不及稼軒之渾厚沉鬱。
然在國初諸老中,不得不推爲大手筆。
迦陵詞沉雄俊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
若能加以渾厚沉鬱,便可突過蘇、辛,獨步千古,惜哉!蹈揚湖海,一發無餘,是其年短處;然其長處亦在此。
蓋偏至之詣,至於絶後空前,亦令人望而卻走,其年亦人傑矣哉!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白雨齋詞話》卷三) 朱彜尊 〔小傳〕 朱彜尊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金風亭長、小長蘆釣魚師,浙江秀水人。
明崇禎二年(一六二九)生。
清康熙己未(一六七九),舉博學鴻詞,授檢討,尋入直南書房,出典江南省試。
罷歸後,殫心著述。
工詩,與王士禛爲南北二大宗,論者謂王才高而學足以副之,朱學博而才足以運之。
康熙四十八年(一七〇九)卒,年八十一。
著有《日下舊聞》、《經義考》、《曝書亭詩文集》等書。
(參考《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彜尊選輯唐、五代、宋以來下逮元張翥諸家詞爲《詞綜》,以開浙西詞派,而其淵源所自,蓋出於曹溶(嘉興人)。
嘗稱:“餘壯日從先生(謂曹溶)南遊嶺表,西北至雲中,酒闌燈灺,往往以小令、慢詞,更疊唱和。
有井水處,輒爲銀筝、檀闆所歌。
念倚聲雖小道,當其爲之,必崇爾雅,斥淫哇,極其能事,則亦足以宣昭六義,鼓吹元音。
往者明三百禩,詞學失傳,先生搜輯遺集,餘曾表而出之。
數十年來,浙西填詞者,家白石而戶玉田,舂容大雅,風氣之變,實由於此。
”(《靜志居詩話》)於此,亦足略窺其宗旨,及其影響所及。
其《曝書亭詞》,自定爲《江湖載酒集》、《靜志居琴趣》、《茶煙閣體物集》、《蕃錦集》等四種,有李富孫注本。
朱孝臧題雲:“江湖老,載酒一年年。
體素微妨耽綺語,貪多寧獨是詩篇?宗派浙河先。
”(《彊邨語業》卷三)浙派詞以醇雅爲宗,其流弊每緻意旨枯寂,視湖海樓一派之叫囂獷悍,厥失維均,而創始者不任其咎也。
高陽臺 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
氣方絶,適元禮復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
友人爲作傳,餘記以詞。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
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
遊絲不繫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
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 【評】 譚獻曰:遺山、松雪所不能爲。
(《篋中詞》二) 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幹,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評】 譚獻曰:單調小令,近世名家,復振五代、北宋之緒。
(《篋中詞》二) 況周頤曰:或問國朝詞人,當以誰氏爲冠?再三審度,舉金風亭長對。
問佳構奚若?舉搗練子(即《桂殿秋》)雲雲。
(《蕙風詞話》卷五) 滿江紅 吳大帝廟 玉座苔衣,拜遺像紫髯如乍。
想當日周郎陸弟,一時聲價。
乞食肯從張子布?舉杯但屬甘興霸。
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夏。
南北限,長江跨。
樓櫓動,降旗詐。
嘆六朝割據,後來誰亞?原廟尚存龍虎地,春秋未輟雞豚社。
剩山圍衰草女墻空,寒潮打。
賣花聲 雨花臺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
小長幹接大長幹。
歌闆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
更無人處一憑闌。
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評】 譚獻曰:聲可裂竹。
(《篋中詞》二) 洞仙歌 吳江曉發 澄湖淡月,響漁榔無數。
一霎通波撥柔櫓。
過垂虹亭畔,語鴨橋邊,籬根綻點點牽牛花吐。
紅樓思此際,謝女檀郎,幾處殘燈在窗戶。
隨分且攲眠,枕上吳歌,聲未了夢輕重作。
(去聲)也儘勝鞭絲亂山中,聽風鐸郎當,馬頭衝霧。
梅花引 蘇小小墓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
碧雲停,碧雲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百字令 度居庸關 崇墉積翠,望關門一綫,似懸檐溜。
瘦馬登登愁徑滑,何況新霜時候?畫鼓無聲,朱旗卷盡,惟剩蕭蕭柳。
薄寒漸甚,征袍明日添又。
誰放十萬黃巾?丸泥不閉,直入車箱口。
十二園陵風雨暗,響遍哀鴻離獸。
舊事驚心,長塗望眼,寂寞閑庭堠。
當年鎖鑰,董龍真是雞狗。
【評】 譚獻曰:意深。
(《篋中詞》二) 消息 度雁門關 千裡重關,憑誰踏遍,雁銜蘆處?亂水滹沱,層霄冰雪,鳥道連勾注。
畫角吹愁,黃沙拂面,猶有行人來去。
問長塗斜陽瘦馬,又穿入,離亭樹。
猿臂將軍,鴉兒節度,説盡英雄難據。
竊國真王,論功醉尉,世事都如許!有限春衣,無多山店,酹酒徒成虛語!垂楊老,東風不管,雨絲煙絮。
夏初臨 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賀六渾來,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
人説當年,離宮築向雲根。
燒煙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猶存。
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
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
春風裊娜,依然芳草羅裙。
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
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松門。
河傳 送米紫來入燕 南陌,歸客,紫騮驕。
水驛山椒,路遙,落花如雨煙外飄。
河橋,折殘楊柳條。
别酒西堂官燭短,紅玉碗,醉也休辭滿。
漏聲催,且徘徊,一杯,勸君更一杯。
【評】 譚獻曰:漸近自然。
(《篋中詞》二) 蝶戀花 重遊晉祠題壁 十裡浮嵐山近遠。
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軟。
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歸雁。
繫馬青松猶在眼。
勝地重來,暗記韶華變。
依舊紛紛涼月滿,照人獨上溪橋畔。
金明池 燕臺懷古,和申隨叔翰林。
西苑妝樓,南城獵騎,幾處笳吹蘆葉?孤鳥外生煙夕照,對千裡萬裡積雪。
更誰來擊築高陽?但滿眼花豹明駝相接。
剩野火樓桑,秋塵石鼓,陌上行人空説。
戰鬥漁陽何曾歇?笑古往今來,浪傳豪傑。
緑頭鴨悲吟乍了,白翎雀醉歌還闋。
數燕雲十六神州,有多少園陵,頽垣斷碣。
正石馬嘶殘,金仙淚盡,古水荒溝寒月。
罥馬索 送崔二再遊黔中,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