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四

關燈
太行山勢如蝌蚪。

    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

    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蔔算子 阻風瓜步 風急楚天秋,日落吳山暮。

    烏桕紅梨樹樹霜,船在霜中住。

      極目落帆亭,側聽催船鼓。

    聞道長江日夜流,何不流儂去? 好事近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飲,即用先生喜餘歸自吳閶過訪原韻。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飄落。

    轉眼葵肌初繡,又紅攲欄角。

      别來世事一番新,隻吾徒猶昨。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

     清平樂 夜飲友人别館,聽年少彈三弦。

     檐前雨罷,一陣淒涼話。

    城上老烏啼啞啞,街鼓已經三打。

      漫勞醉墨紗籠,且娛别院歌鐘。

    怪底燭花怒裂,小樓吼起霜風。

     南鄉子 邢州道上作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風卷怒濤。

    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雕。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虞美人 無聊 無聊笑撚花枝説,處處鵑啼血。

    好花鬚映好樓臺,休傍秦關蜀棧戰場開。

      倚樓極目添愁緒,更對東風語:好風休簸戰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 醉落魄 詠鷹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無今古。

    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

    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評】 陳廷焯曰:聲色俱厲,較杜陵“安得爾輩開其群,驅出六合梟鸞分”之句,更爲激烈。

    (《白雨齋詞話》卷三) 夜遊宮 秋懷四首 耿耿秋情慾動,早噴入霜橋笛孔。

    快倚西風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銀盤凍,照不了秦關楚隴。

    無數蛩吟古磚縫。

    料今宵,靠屏風,無好夢。

     秋氣橫排萬馬,盡屯在長城墻下。

    每到三更素商瀉。

    濕龍樓,暈鴛機,迷爵瓦。

      誰復憐卿者?酒醒後槌床悲詫。

    使氣筵前舞甘蔗。

    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箭與饑鴟競快,側秋腦角鷹愁態。

    駿馬妖姬秣燕代。

    笑吳兒,困雕蟲,矜細咳。

      齷齪誰能耐?總一笑浮雲睚眦。

    獨去爲傭學無賴。

    圮橋邊,有猿公,期我在。

     一派明雲薦爽,秋不住碧空中響。

    如此江山徒莽蒼。

    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載羞厮養,孤負煞長頭大顙。

    思與騎奴遊上黨。

    趁秋晴,蹠蓮花,西嶽掌。

     【評】 陳廷焯曰:字字精悍,正如幹將出匣,寒光逼人。

    (《白雨齋詞話》卷三) 唐多令 春暮半塘小泊 水榭枕宮河,朱欄倚粉娥,記早春欄畔曾過。

    關著緑紗窗一扇,吹鈿笛,是伊麽?  無語注橫波,裙花信手搓,悵年光一往蹉跎。

    賣了杏花挑了菜,春縱好,已無多! 師師令 汴京訪李師師故巷 宣和天子,愛微行坊市。

    有人潛隱小屏紅,低唱道香橙纖指。

    夜半無人鶯語脆,正緑窗風細。

      如今往事消沉矣!悵暮雲千裡。

    含情試問舊倡樓,奈門巷條條相似。

    頭白居人隨意指,道斜陽邊是。

     過澗歇 顯德寺前看楓葉 嵐翠濃於草鞋夾,繞坡細流,暗通苕霅。

    谷聲遝,下落亂泉聲裏,愀悄如相答。

    此間景,純得關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蒼皮,霜雕黛甲,秃榦争攲壓。

    笑語同遊:黃葉鳴檐,丹楓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鍤? 鵲踏花翻 春夜聽客彈琵琶,作《隋唐平話》。

     雨滴梅梢,雪消蕙葉,入春難得今宵暇。

    倩他銀甲淒清,鐵撥縱橫,聲聲迸碎鴛鴦瓦。

    依稀長樂夜烏啼,分明湓浦鄰船話。

      腕下,多少孤城戰馬,一時都作哀湍瀉。

    今日黑闥營空,尉遲杯冷,落葉浮清灞。

    百年青史不勝愁,兩行銀燭空如畫。

     滿江紅 秋日經信陵君祠 席帽聊蕭,偶經過信陵祠下。

    正滿目荒臺敗葉,東京客舍。

    九月驚風將落帽,半廊細雨時飄瓦。

    桕初紅偏向壞墻邊,離披打。

      今古事,堪悲詫。

    身世恨,從牽惹。

    倘君而尚在,定憐餘也。

    我詎不如毛薛輩,君寧甘與原嘗亞?嘆侯嬴老淚苦無多,如鉛瀉。

     【評】 陳廷焯曰:慨當以慷,不嫌自負。

    如此弔古,可謂神交冥漠。

    (《白雨齋詞話》卷三) 水調歌頭 詠美人鞦韆 昨夜湔裙罷,今日意錢回。

    粉墻正亞朱戶,其外有銅街。

    百丈同心彩索,一寸雙文畫闆,風颭繡旗開。

    低約腰間素,小摘鬢邊牌。

      翩然上,掠緑草,拂蒼苔。

    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

    忽趁臨風回鶻,快作點波新燕,糝落一庭梅。

    向晚半輪玉,隱隱照遺釵。

     夏初臨 本意 癸醜三月十九日,用明楊孟載韻。

     中酒心情,拆綿時節,懵騰剛送春歸。

    一畝池塘,緑陰濃觸簾衣。

    柳花攪亂晴暉,更畫梁玉翦交飛。

    販茶船重,挑筍人忙,山市成圍。

      驀然卻想,三十年前,銅駝恨積,金穀人稀。

    劃殘竹粉,舊愁寫向闌西。

    惆悵移時,鎮無聊搯損薔薇。

    許誰知?細柳新蒲,都付鵑啼。

     【評】 譚獻曰:故家喬木,語自不同。

    (《篋中詞》一) 念奴嬌 讀屈翁山詩,有作。

     靈均苗裔,羨十年學道,匡廬山下。

    忽聽簾泉豗冷瀑,豪氣軼於生馬。

    亟跳三邊,橫穿九塞,開口談王霸。

    軍中毬獵,醉從諸將遊射。

      提罷匕首入秦,不禁忍俊,縹緲思登華。

    白帝祠邊三尺雪,正值玉姜思嫁。

    笑把嶽蓮,亂抛博箭,調弄如花者。

    歸而偕隱,白羊瑤島同跨。

     琵琶仙 泥蓮庵夜宿,同子萬弟與寺僧閒話。

    (庵外白蓮數畝。

    ) 倦客心情,況遇著秋院擣衣時節。

    惆悵側帽垂鞭,凝情佇寥泬。

    三間寺水窗斜閉,一聲磬林香暗結。

    且啜茶瓜,休論塵世,此景清絶!  詢開士杖錫何來?奈師亦江東舊狂客。

    惹起南朝零恨,與疏鐘嗚咽。

    有多少西窗閒話,對禪床翦燭低説。

    漸漸風弄蓮衣,滿湖吹雪。

     水龍吟 秋感 夜來幾陣西風,匆匆偷換人間世。

    淒涼不爲,秦宮漢殿,被伊吹碎。

    祇恨人生,些些往事,也成流水。

    想桃花露井,桐英永巷,青驄馬,曾經繫。

      光景如新宛記,記瑤臺相逢姝麗。

    微煙淡月,回廊復館,許多情事。

    今日重遊,野花亂蝶,迷濛而已!願天公還我,那年一帶,玉樓銀砌。

     齊天樂 遼後妝樓 洗妝樓下傷情路,西風又吹人到。

    一綹山鬟,半梳苔髮,想像新興鬧掃。

    塔鈴聲悄,説不盡當年,月明花曉。

    人在天邊,軸簾遙閃茜釵小。

      如今頓成往事,回心深院裏,也長秋草。

    上苑雲房,官家水殿,慣是蕭娘易老。

    紅顔懊惱,與建業蕭家,一般殘照。

    惹甚閑愁?且歸斟翠醥。

     尉遲杯 許月度新自金陵歸,以《青溪集》示我,感賦。

     青溪路,記舊日年少嬉遊處。

    覆舟山畔人家,麾扇渡頭士女。

    水花風片,有十萬珠簾夾煙浦。

    泊畫船柳下樓前,衣香暗落如雨。

      聞説近日臺城,剩黃蝶濛濛,和夢飛舞。

    緑水青山渾似畫,隻添了幾行秋戍。

    三更後盈盈皓月,見無數精靈含淚語。

    想胭脂井底嬌魂,至今怕説擒虎。

     沁園春 二首 贈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公乎念之!正戟門開日,呼餘驚座;燭花滅處,目我於思。

    古説感恩,不如知己,卮酒爲公安足辭?吾醉矣!纔一聲河滿,淚滴珠徽。

      昨來夜雨霏霏,嘆如此狂飆世所稀。

    恰山崩石裂,其窮已甚;獅騰象踏,此景尤奇。

    我賦將歸,公言小住,歸路銀濤百丈飛。

    氍毹暖,趁銅街似水,賡和無題。

     歸去來兮!竟别公歸,輕帆早張。

    看秋方欲雨,詩争人瘦;天其未老,身與名藏。

    禪榻吹簫,妓堂説劍,也算男兒意氣揚。

    真愁絶,卻心憂似月,鬢秃成霜。

      新詞填罷蒼涼,更暫緩臨歧入醉鄉。

    況僕本恨人,能無刺骨;公真長者,未免霑裳。

    此去荊谿,舊名罨畫,擬繞蕭齋種白楊。

    從今後,莫逢人許我,宋艷班香。

     又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雲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

    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内;嬌偏怯雨,影落西清。

    夾岸亭臺,接天歌闆,十四樓中樂太平。

    誰争賞?有珠珰貴戚,玉珮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隻商女船頭月自明。

    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

    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

    擕此卷,伴水天閒話,江海餘生。

     【評】 陳廷焯曰:情詞兼勝,骨韻都高,幾合蘇、辛、周、姜爲一手。

    (《白雨齋詞話》卷三) 賀新郎 秋夜呈芝麓先生 擲帽悲歌發。

    正倚幌孤秋獨眺,鳳城雙闕。

    一片玉河橋下水,宛轉玲瓏如雪。

    其上有秦時明月。

    我在京華淪落久,恨吳鹽隻點離人髮。

    家何在?在天末。

      憑高對景心俱折。

    關情處燕昭樂毅,一時人物。

    白雁橫天如箭叫,叫盡古今豪傑。

    都隻被江山磨滅。

    明到無終山下去,拓弓弦渴飲黃麞血。

    長楊賦,竟何益? 又 贈蘇崑生(蘇,固始人,南曲爲當今第一。

    曾與説書叟柳敬亭同客左寧南幕下,梅村先生爲賦《楚兩生行》。

    ) 吳苑春如繡。

    笑野老花顛酒惱,百無不有。

    淪落半生知己少,除卻吹簫屠狗。

    算此外誰歟吾友?忽聽一聲河滿子,也非關雨濕青衫透,是鵑血,凝羅袖。

      武昌萬疊戈船吼。

    記當日征帆一片,亂遮樊口。

    隱隱柁樓歌吹響,月下六軍搔首。

    正烏鵲南飛時候。

    今日華清風景換,剩淒涼鶴髮開元叟。

    我亦是,中年後! 又 冬夜不寐寫懷,用稼軒、同父倡和韻。

     已矣何須説!笑樂安彥昇兒子,寒天衣葛。

    百結千絲穿已破,磨盡炎風臘雪。

    看種種是餘之髮。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挾,王門瑟。

      黃皮袴褶軍裝别。

    出蕭關邊笳夜起,黃雲四合。

    直向李陵臺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