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四

關燈
津頭知野戍。

    萬裡歸舟,認得雲中樹。

    日落長沙天已暮,寒煙獵火中原路。

      何處停橈深夜語?江黑雲昏,莫向天涯去。

    舊是杜陵飄泊處,登山臨水傷心句。

     又 君山浮黛(《瀟湘十景詞》之十) 湖光極目,至君山,始見一片青芙蓉,浮玻璃影上。

    自此出洞庭,與江水合。

    謝朓所雲:“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者,於焉始矣。

    湖南清絶,亦於此竟焉。

     渺渺扁舟天一瞬。

    極目空清,祇覺雲根近。

    片影參差浮復隱,琉璃浄掛青螺印。

      憶自嬴皇相借問,堯女含顰,蘭珮悲荒燐。

    淚竹千竿垂紫暈,賓鴻不寄蒼梧信。

     右王夫之詞十一首,録自《船山遺書》本《鼓棹初、二集》及《瀟湘怨詞》。

     徐燦 〔小傳〕 徐燦字湘蘋,江蘇長洲人,海寧陳之遴妻。

    之遴爲明崇禎進士,官中允。

    入清,累官弘文院大學士,加少保。

    坐結黨營私,以原官發遼陽居住。

    尋召還,以賄結内監吳良輔論斬,免死流徙,卒於徙所。

    燦善屬文,並精書、畫。

    填詞得北宋風格。

    著有《拙政園詩餘》。

    南陵徐氏收入《小團欒室彚刻閨秀詞》中。

      朱孝臧題雲:“雙飛翼,悔殺到瀛洲。

    詞是易安人道韞,可堪傷逝又工愁?腸斷塞垣秋。

    ”(《彊邨語業》卷三)蓋深惜之也。

     踏莎行 芳草纔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晶簾宛轉爲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

    碧雲猶疊舊山河,月痕休到深深處! 【評】 譚獻曰:興亡之感,相國愧之。

    (《篋中詞》五) 永遇樂 病中 翠帳春寒,玉墀雨細,病懷如許!永晝愔愔,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倖楊花,多情燕子,時向瑣窗細語。

    怨東風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幹,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

    短夢飛雲,冷香侵佩,别有傷心處。

    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評】 譚獻曰:相國加膝墜淵,愆咎自積,此詞殊怨。

    (《篋中詞》五) 又 舟中感舊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

    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説?近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抛撇。

      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夜夜隻留明月。

    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穠李還銷歇。

    世事流雲,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

    西山在,愁容慘黛,如共人悽切。

     【評】 譚獻曰:外似悲壯,中實悽咽,欲言未言。

    (《篋中詞》五) 唐多令 感懷 玉笛擫清秋,紅蕉露未收。

    晚香殘莫倚高樓。

    寒月多情憐遠客,長伴我滯幽州。

      小苑入邊愁,金戈滿舊遊。

    問五湖那有扁舟?夢裏江聲和淚咽,頻灑向故園流。

     右徐燦詞四首,録自《拙政園詩餘》。

     彭孫遹 〔小傳〕 彭孫遹字駿孫,號羨門,又號金粟山人,浙江海鹽人。

    明崇禎四年(一六三一)生。

    順治己亥(一六五九)進士。

    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試博學鴻詞,以第一人授編修。

    歷官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學士。

    工詩,尤善填詞,爲王士禛所推重。

    (《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康熙三十九年(一七〇〇)卒。

    著有《松桂堂集》、《延露詞》、《金粟詞話》等書。

    其詞多寫艷情,特工小令,有“吹氣如蘭彭十郎”(朱孝臧《彊邨棄稿》)之目。

     生查子 旅夜 薄醉不成鄉,轉覺春寒重。

    鴛枕有誰同?夜夜和愁共。

      夢好卻如真,事往翻如夢。

    起立悄無言,殘月生西弄。

     【評】 譚獻曰:唐調。

    (《篋中詞》一) 柳梢青 感事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陰。

    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樣傷心。

      十年舊事重尋,回首處山高水深。

    兩點眉峰,半分腰帶,憔悴而今! 【評】 譚獻曰:不嫌太盡。

    (《篋中詞》一) 少年遊 席上有贈 花底新聲,尊前舊侶,一醉盡生平。

    司馬無家,文鴛未嫁,贏得是虛名。

      當時顧曲朱樓上,煙月十年更。

    老我青袍,誤人紅粉,相對不勝情! 【評】 譚獻曰:自然湊泊。

    (《篋中詞》一) 臨江仙 遣信 青瑣餘煙猶在握,幾年香冷巾篝。

    此生爲客幾時休?殷勤江上鯉,清淚濕書郵。

      欲向鏡中扶柳鬢,鬢絲知爲誰秋?春陰漠漠鎖層樓,斜陽如弱水,隻管向西流。

     右彭孫遹詞四首。

    録自《延露詞》。

     〔集評〕 陳廷焯曰:彭羨門詞,意境較厚,但不甚沉著,仍是力量不足。

    (《白雨齋詞話》卷三) 李天馥 〔小傳〕 李天馥字湘北,號容齋,安徽合肥人。

    明崇禎八年(一六三五)生。

    七歲能詩,有神童之目。

    清順治進士,由庶吉士累擢戶部左侍郎,調吏部,以揚清激濁爲己任。

    官至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卒,謚文定。

    著有《容齋集》。

     憶王孫 春望 妒春良夜愛春朝,花外紅樓卷絳綃。

    極目香塵舊闆橋。

    路迢迢,不見歸鞍見柳條! 【評】 譚獻曰:人意中語。

    (《篋中詞》一) 右李天馥詞一首,録自《篋中詞》。

     孔尚任 〔小傳〕 孔尚任字聘之,山東曲阜人。

    清順治五年戊子(一六四八)生。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一六八二)授國子監博士,累官戶部員外郎。

    五十七年戊戌(一七一八)卒。

    博學有文名,通音律,撰《闕裡新誌》,著有《岸塘文集》、《湖海詩集》、《會心録》等書。

    尤以《桃花扇傳奇》最負盛名,與洪昇《長生殿》並稱,一時有“南洪北孔”之目。

     鷓鴣天 院靜廚寒睡起遲,秣稜人老看花時。

    城連曉雨枯陵樹,紅帶春潮壞殿基。

      傷往事,寫新詞,客愁鄉夢亂如絲。

    不知煙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誰? 【評】 譚獻曰:哀於麥秀。

    (《篋中詞》一) 右孔尚任詞一首,録自《桃花扇傳奇》。

     毛奇齡 〔小傳〕 毛奇齡字大可,又名甡,字初晴,學者稱西河先生,浙江蕭山人。

    明天啓三年(一六二三)生。

    清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預修《明史》。

    告歸,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卒。

    著書數百卷。

    精音律,工詩詞,有《毛檢討詞》傳世,收入《西河全集》。

    (參閲《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二《經學傳》)朱孝臧題雲:“争一字,鵝鴨惱春江。

    脫手居然新樂府,曲中亦自有齊梁,不忍薄三唐。

    ”(《彊邨語業》卷三)奇齡小令學《花間》,兼有南朝樂府風味,在清初諸作者,又爲生面獨開也。

     荷葉杯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

    小娘停櫂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浪淘沙 杉木爲竹作檐,江潮能苦雨能甜。

    連朝隻飲檐頭雨,翻道江潮錯著鹽。

     南鄉子 藤菜暖,荔枝乾,青蛉河畔碧魚餐。

    願絞桄榔皮裏肉,炊烏木,暫與小郎充晚腹。

     長相思 二首 長相思,在春晚。

    朝日曈曈熨花暖。

    黃鳥飛,緑波滿。

    雀粟銜素璫,蛛絲斷金翦。

    欲著别時衣,開箱自展轉。

     長相思,在秋節。

    複鬥垂垂怨蜻蛚。

    錦紋砧,素絲鑷。

    夢苦見參星,關深落榆葉。

    欲識夫婿寒,花階映微雪。

     相見歡 花前顧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殘花片片繞人身。

      私自整,紅斜領,茜兒巾。

    卻訝領閑巾裏刺花新。

     南柯子 淮西客舍接得陳敬止書,有寄。

     驛館吹蘆葉,都亭舞柘枝。

    相逢風雪滿淮西,記得去年殘燭照征衣。

      曲水東流淺,盤山北望迷。

    長安書遠寄來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評】 譚獻曰:北宋句法。

    (《篋中詞》一) 右毛奇齡詞七首,録自《毛翰林詞》。

     〔集評〕 陳廷焯曰:西河經術湛深,而作詩卻能謹守唐賢繩墨,詞亦在五代、宋初之間;但造境未深,運思多巧;境不深尚可,思多巧則有傷大雅矣。

    (《白雨齋詞話》卷三) 陳維崧 〔小傳〕 陳維崧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

    以明天啓五年(一六二五)生。

    父貞慧,明末著氣節。

    維崧少負才名,冠而多鬚,浸淫及顴準,陳髯之名滿天下。

    嘗客如臯冒氏水繪園,主人愛其才,進聲伎適其意。

    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試鴻詞科,由諸生授檢討,纂修《明史》,時年五十四。

    越四年(一六八二)卒於官。

    工駢文及詞,嘗與朱彜尊合刊所作曰“朱陳村詞”,傳世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

    (《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 其弟宗石序其詞集雲:“方伯兄少時,值家門鼎盛,意氣橫逸,謝郎捉鼻,麈尾時揮,不無聲華裙屐之好,故其詞多作旖旎語。

    迨中更顛沛,饑驅四方;或驢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别,千裡懷人;或酒旗歌闆,鬚髯奮張;或月榭風廊,肝腸掩抑;一切詼諧狂嘯,細泣幽吟,無不寓之於詞。

    甚至裡語巷談,一經點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筆隨,春風物化之妙。

    蓋伯兄中年始學爲詩餘,晚歲尤好之不厭,或一日得數十首,或一韻至十餘闋,統計小令、中調、長調共得四百一十六調,共詞一千六百二十九闋。

    先是京少有《天藜閣迦陵詞刻》,猶屬未備,今乃盡付梓人。

    自唐、宋、元、明以來,從事倚聲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

    ”近人朱孝臧題雲:“迦陵韻,哀樂過人多。

    跋扈頗參青兕意,清揚恰稱紫雲歌,不管秀師訶。

    ”(《彊邨語業》卷三)維崧詞具有創作天才,固宜其不爲前人所囿矣。

     醉太平 江口醉後作 鐘山後湖,長幹夜烏。

    齊臺宋苑模糊,剩連天緑蕪。

      估船運租,江樓醉呼。

    西風流落丹徒,想劉家寄奴。

     點絳唇 夜宿臨洺驛 晴髻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