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三
關燈
小
中
大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一〕吞雲樓。
輪奂〔二〕半天上,勝概壓南樓。
〔三〕籌邊獨坐,豈欲登覽豁雙眸?浪説胸吞雲夢,〔四〕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
百載好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五〕賦鸚鵡,〔六〕謾風流。
嶽王〔七〕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
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爲酬。
盃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一〕鄂州,今湖北武昌縣。
〔二〕輪奂,言建築之高大華美也。
〔三〕晉庾亮鎮武昌,嘗月夜登南樓。
〔四〕雲夢澤在今湖北安陸縣南,方八九百裡。
〔五〕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
” 〔六〕漢末,禰衡在江夏作《鸚鵡賦》。
〔七〕嶽飛追封鄂王。
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天台黃巖人。
負奇尚氣,慷慨不羈,篤志於詩,曾受業陸遊門下。
南遊甌閩,北窺吳越,逾梅嶺,窮桂林,上會稽,絶重江,浮彭蠡,汎洞庭,望匡廬、五老、九疑諸峯,然後放於淮泗,歸老委羽之下。
遊歷既廣,聞見益多,爲學益高深而奧密,以詩鳴江湖間五十年。
餘力填詞,亦能自闢新境,風格與辛陸二家相彷彿。
有《石屏詞》,《宋六十家詞》本。
張炎 甘州 辛卯歲,沈堯道〔一〕同餘北歸,各處杭越。
〔二〕踰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别去。
賦此曲,并寄趙學舟。
〔三〕 記玉關〔四〕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
短夢依然江表,〔五〕老淚灑西州。
〔六〕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七〕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一〕沈堯道爲炎北遊之友。
〔二〕杭,杭州。
越,紹興。
〔三〕趙學舟名與仁。
〔四〕玉關即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
〔五〕江表,大江以南也。
〔六〕西州,地名,在今江蘇江寧縣。
晉羊曇爲謝安之甥,少爲安所愛重。
安薨後,曇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
嘗因大醉不覺至州門,慟哭而去。
〔七〕《楚辭》:“紉秋蘭以爲佩。
” 清平樂 候蛩〔一〕淒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二〕可憐夜夜關情。
隻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一〕候蛩,應節候而出之寒蛩。
〔二〕蘭成,庾信也。
信自梁入北周,常思江南,鬱鬱不樂,著有《愁賦》及《哀江南賦》。
朝中措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鷓鴣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
勞勞燕子人千裡,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一〕近,賣餳〔二〕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三〕也皺眉! 〔一〕禊,檄詣切,音係,除惡祭名。
於水邊灌濯,以祓除不祥,古因以爲遊戲之事,以三月三日,於水次舉行。
〔二〕餳音唐,又讀若情,飴也。
如今麥芽糖之類。
〔三〕蘇堤在杭州,蘇軾爲太守時所築。
清平樂 采芳人杳,頓覺遊情少!客裏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浪淘沙 題陳汝朝百鷺畫卷。
玉立水雲鄉,爾我相忘。
披離〔一〕寒羽庇風霜。
不趁白鷗遊海上,靜看魚忙。
應笑我淒涼,客路何長!猶將孤影侶斜陽。
花底鵷行〔二〕無認處,卻對秋塘。
〔一〕披離,散亂貌。
〔二〕鵷,紆暄切,音寃。
鵷行,謂朝班也。
《隋書·音樂志》:“懷黃綰白,鵷鷺成行。
” 張炎(一二四八—一三一五?)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本西秦人,家臨安。
父樞,通音律,工長短句。
炎承家學,又嘗與吳文英、王沂孫、周密諸詞人相往還。
當宋室淪亡,年已三十許,猶及見臨安全盛之日,感懷興廢,發而爲詞,往往激楚蒼涼,使人下淚。
炎又嘗著《詞源》一書,論製曲與填詞之法甚備。
特主張姜夔一派,後來遂有“姜張”之目,並爲清代浙西詞派之祖雲。
所著《山中白雲詞》,以《彊邨叢書》内江昱疏證本爲最善。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編輯凡例 一、本編體例,略依《唐宋名家詞選》,各家並綴小傳,間採諸家評語。
二、詞家先後,以生年爲主,其不悉生年者,略依科第或交遊爲次。
三、本編特種標識,以﹍表逗,·表句,〓表平韻,﹏表仄韻。
四、本編取材,除諸家專集及其他史傳、詞話外,於譚氏《篋中詞》、葉氏《廣篋中詞》採録特多,兩書舊有刊本,可資參閲。
陳子龍 〔小傳〕 陳子龍字臥子,松江華亭人。
生有異才,工舉子業,兼治詩、賦、古文,取法魏、晉,駢體尤精妙。
崇禎十年(一六三七)進士,選紹興推官,以定亂功擢兵科給事中。
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於南京。
屢進諫,不聽,乞終養去。
子龍與同邑夏允彜皆負重名,允彜死,子龍念祖母年九十,不忍割,遁爲僧。
尋以受魯王部院職,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獲,乘間投水死。
(《明史》本傳)時爲永曆元年(一六四七),距生萬曆三十六年(一六〇八),年四十。
清乾隆間,追謚忠裕。
有《陳忠裕全集》,後附《詩餘》一卷。
子龍詞原有湘真閣、江蘺檻兩種,早經散佚。
今所傳爲王昶輯本。
武進趙氏彚刻明詞,亦曾收入。
詞學衰於明代,至子龍出,宗風大振,遂開三百年來詞學中興之盛,故特取冠斯編。
點絳唇 春日風雨有感 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
幾番煙霧,隻有花難護。
夢裏相思,故國王孫路。
春無主!杜鵑啼處,淚染胭脂雨。
浣溪沙 楊花 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
淡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評】 王士禛曰:不著形相,詠物神境。
(《陳忠裕全集》) 訴衷情 春遊 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鬥遺香。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
【評】 王士禛曰:弇州謂:“清真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
”至大樽而情景相生,令人有後來之嘆。
(同前) 謁金門 五月雨 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
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
費得壚煙無數,隻有輕寒難度。
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評】 鄒祗謨曰:縹緲澹宕,全見用筆之妙。
(同前) 畫堂春 雨中杏花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隄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顔寂寞淡紅飄。
無那今宵! 【評】 王士禛曰:嫣然欲絶!(同前) 醉桃源 題畫 朱闌清影下簾時,泠泠修竹低,滿園空翠拂人衣,流鶯無限啼。
蓮葉小,荇花齊,雨餘雙燕歸。
紅泉一帶過橋西,香銷午夢餘。
【評】 鄒祗謨曰:秦、黃佳處,有句可摘,大樽覺無句可摘,總由天才神逸,不許他人掎摭也。
(同前) 山花子 春恨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
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
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評】 陳廷焯曰:悽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思矣。
(《白雨齋詞話》卷三) 少年遊 春情 滿庭清露浸花明,攜手月中行。
玉枕寒深,冰綃香淺,無計與多情。
奈他先滴離時淚,禁得夢難成。
半晌歡娛,幾分憔悴,重疊到三更! 【評】 鄒祗謨曰:詞不極情者,未能臻妙如此。
朦朧宕折,應稱獨絶。
(《陳忠裕全集》) 江城子 病起春盡 一簾病枕五更鐘。
曉雲空,卷殘紅。
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幾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
戀芳叢,繞遊蜂。
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
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駡東風。
【評】 陳廷焯曰:綿邈悽惻。
(《白雨齋詞話》卷三) 右陳子龍詞九首,録自王昶輯本《陳忠裕全集》附《詩餘》。
〔集評〕 沈雄曰:大樽文宗兩漢,詩軼三唐,蒼勁之色,與節義相符。
乃湘真詞一集,風流婉麗如此!傳稱河南亮節,作字不勝羅綺;廣平鐵石,賦心偏愛梅花。
吾於大樽益信。
輪奂〔二〕半天上,勝概壓南樓。
〔三〕籌邊獨坐,豈欲登覽豁雙眸?浪説胸吞雲夢,〔四〕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
百載好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五〕賦鸚鵡,〔六〕謾風流。
嶽王〔七〕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
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爲酬。
盃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一〕鄂州,今湖北武昌縣。
〔二〕輪奂,言建築之高大華美也。
〔三〕晉庾亮鎮武昌,嘗月夜登南樓。
〔四〕雲夢澤在今湖北安陸縣南,方八九百裡。
〔五〕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
” 〔六〕漢末,禰衡在江夏作《鸚鵡賦》。
〔七〕嶽飛追封鄂王。
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天台黃巖人。
負奇尚氣,慷慨不羈,篤志於詩,曾受業陸遊門下。
南遊甌閩,北窺吳越,逾梅嶺,窮桂林,上會稽,絶重江,浮彭蠡,汎洞庭,望匡廬、五老、九疑諸峯,然後放於淮泗,歸老委羽之下。
遊歷既廣,聞見益多,爲學益高深而奧密,以詩鳴江湖間五十年。
餘力填詞,亦能自闢新境,風格與辛陸二家相彷彿。
有《石屏詞》,《宋六十家詞》本。
張炎 甘州 辛卯歲,沈堯道〔一〕同餘北歸,各處杭越。
〔二〕踰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别去。
賦此曲,并寄趙學舟。
〔三〕 記玉關〔四〕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
短夢依然江表,〔五〕老淚灑西州。
〔六〕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七〕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一〕沈堯道爲炎北遊之友。
〔二〕杭,杭州。
越,紹興。
〔三〕趙學舟名與仁。
〔四〕玉關即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
〔五〕江表,大江以南也。
〔六〕西州,地名,在今江蘇江寧縣。
晉羊曇爲謝安之甥,少爲安所愛重。
安薨後,曇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
嘗因大醉不覺至州門,慟哭而去。
〔七〕《楚辭》:“紉秋蘭以爲佩。
” 清平樂 候蛩〔一〕淒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二〕可憐夜夜關情。
隻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一〕候蛩,應節候而出之寒蛩。
〔二〕蘭成,庾信也。
信自梁入北周,常思江南,鬱鬱不樂,著有《愁賦》及《哀江南賦》。
朝中措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鷓鴣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
勞勞燕子人千裡,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一〕近,賣餳〔二〕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三〕也皺眉! 〔一〕禊,檄詣切,音係,除惡祭名。
於水邊灌濯,以祓除不祥,古因以爲遊戲之事,以三月三日,於水次舉行。
〔二〕餳音唐,又讀若情,飴也。
如今麥芽糖之類。
〔三〕蘇堤在杭州,蘇軾爲太守時所築。
清平樂 采芳人杳,頓覺遊情少!客裏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浪淘沙 題陳汝朝百鷺畫卷。
玉立水雲鄉,爾我相忘。
披離〔一〕寒羽庇風霜。
不趁白鷗遊海上,靜看魚忙。
應笑我淒涼,客路何長!猶將孤影侶斜陽。
花底鵷行〔二〕無認處,卻對秋塘。
〔一〕披離,散亂貌。
〔二〕鵷,紆暄切,音寃。
鵷行,謂朝班也。
《隋書·音樂志》:“懷黃綰白,鵷鷺成行。
” 張炎(一二四八—一三一五?)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本西秦人,家臨安。
父樞,通音律,工長短句。
炎承家學,又嘗與吳文英、王沂孫、周密諸詞人相往還。
當宋室淪亡,年已三十許,猶及見臨安全盛之日,感懷興廢,發而爲詞,往往激楚蒼涼,使人下淚。
炎又嘗著《詞源》一書,論製曲與填詞之法甚備。
特主張姜夔一派,後來遂有“姜張”之目,並爲清代浙西詞派之祖雲。
所著《山中白雲詞》,以《彊邨叢書》内江昱疏證本爲最善。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編輯凡例 一、本編體例,略依《唐宋名家詞選》,各家並綴小傳,間採諸家評語。
二、詞家先後,以生年爲主,其不悉生年者,略依科第或交遊爲次。
三、本編特種標識,以﹍表逗,·表句,〓表平韻,﹏表仄韻。
四、本編取材,除諸家專集及其他史傳、詞話外,於譚氏《篋中詞》、葉氏《廣篋中詞》採録特多,兩書舊有刊本,可資參閲。
陳子龍 〔小傳〕 陳子龍字臥子,松江華亭人。
生有異才,工舉子業,兼治詩、賦、古文,取法魏、晉,駢體尤精妙。
崇禎十年(一六三七)進士,選紹興推官,以定亂功擢兵科給事中。
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於南京。
屢進諫,不聽,乞終養去。
子龍與同邑夏允彜皆負重名,允彜死,子龍念祖母年九十,不忍割,遁爲僧。
尋以受魯王部院職,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獲,乘間投水死。
(《明史》本傳)時爲永曆元年(一六四七),距生萬曆三十六年(一六〇八),年四十。
清乾隆間,追謚忠裕。
有《陳忠裕全集》,後附《詩餘》一卷。
子龍詞原有湘真閣、江蘺檻兩種,早經散佚。
今所傳爲王昶輯本。
武進趙氏彚刻明詞,亦曾收入。
詞學衰於明代,至子龍出,宗風大振,遂開三百年來詞學中興之盛,故特取冠斯編。
點絳唇 春日風雨有感 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
幾番煙霧,隻有花難護。
夢裏相思,故國王孫路。
春無主!杜鵑啼處,淚染胭脂雨。
浣溪沙 楊花 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
淡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評】 王士禛曰:不著形相,詠物神境。
(《陳忠裕全集》) 訴衷情 春遊 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鬥遺香。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
【評】 王士禛曰:弇州謂:“清真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
”至大樽而情景相生,令人有後來之嘆。
(同前) 謁金門 五月雨 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
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
費得壚煙無數,隻有輕寒難度。
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評】 鄒祗謨曰:縹緲澹宕,全見用筆之妙。
(同前) 畫堂春 雨中杏花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隄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顔寂寞淡紅飄。
無那今宵! 【評】 王士禛曰:嫣然欲絶!(同前) 醉桃源 題畫 朱闌清影下簾時,泠泠修竹低,滿園空翠拂人衣,流鶯無限啼。
蓮葉小,荇花齊,雨餘雙燕歸。
紅泉一帶過橋西,香銷午夢餘。
【評】 鄒祗謨曰:秦、黃佳處,有句可摘,大樽覺無句可摘,總由天才神逸,不許他人掎摭也。
(同前) 山花子 春恨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
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
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評】 陳廷焯曰:悽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思矣。
(《白雨齋詞話》卷三) 少年遊 春情 滿庭清露浸花明,攜手月中行。
玉枕寒深,冰綃香淺,無計與多情。
奈他先滴離時淚,禁得夢難成。
半晌歡娛,幾分憔悴,重疊到三更! 【評】 鄒祗謨曰:詞不極情者,未能臻妙如此。
朦朧宕折,應稱獨絶。
(《陳忠裕全集》) 江城子 病起春盡 一簾病枕五更鐘。
曉雲空,卷殘紅。
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幾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
戀芳叢,繞遊蜂。
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
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駡東風。
【評】 陳廷焯曰:綿邈悽惻。
(《白雨齋詞話》卷三) 右陳子龍詞九首,録自王昶輯本《陳忠裕全集》附《詩餘》。
〔集評〕 沈雄曰:大樽文宗兩漢,詩軼三唐,蒼勁之色,與節義相符。
乃湘真詞一集,風流婉麗如此!傳稱河南亮節,作字不勝羅綺;廣平鐵石,賦心偏愛梅花。
吾於大樽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