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三

關燈
,燈兒更冷清清。

    遭逢著雁兒又沒前程,一聲聲,怎生得夢兒成! 〔一〕厮合造,猶言混合成一處也。

     〔二〕蔌,蘇屋切,音速。

    蔌蔌,淚流貌。

     念奴嬌 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艅艎〔一〕東下,望西江千裡,蒼茫煙水。

    試問襄州〔二〕何處是?雉堞〔三〕連雲天際。

    叔子殘碑,〔四〕卧龍陳迹,〔五〕遺恨斜陽裏。

    後來人物,如君瓌偉〔六〕能幾!  其肯爲我來耶?河陽下士,〔七〕正自強人意。

    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爲諱!眼底山河,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涙!功名機會,要須閒暇先備。

     〔一〕艅艎音餘皇,舟名。

     〔二〕襄州今湖北襄陽縣。

     〔三〕雉堞,城上女牆也。

     〔四〕《晉書·羊祜傳》:“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爲墮淚碑。

    ” 〔五〕《三國志》: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今河南南陽縣西南有卧龍岡,相傳諸葛草廬在焉。

     〔六〕瓌與瑰同,瓌偉,猶奇偉也。

     〔七〕河陽在今河南孟縣。

    下士,在下之士也。

     菩薩蠻 東風去了秦樓畔,一川煙草無人管。

    芳樹雨初晴,黃鸝三兩聲。

      海棠花已謝,春事無多也!隻有牡丹時,知他歸不歸? 訴衷情 征衣薄薄不禁風,長日雨絲中。

    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

      雲漠漠,水溶溶,去匆匆。

    客懷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東。

     劉仙倫一名儗,字叔儗,號招山,廬陵人。

    有詩集行於世,樂章尤爲人所膾炙,大抵辭淺鄙而情濃摯,亦多慷慨之音。

    所著《招山樂章》,近人趙萬裡有輯本,在《校輯宋金元人詞》内。

     姜夔 鷓鴣天 元夕有所夢。

     肥水〔一〕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二〕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緑,鬢先絲,〔三〕人間别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一〕肥水,出安徽合肥縣紫蓬山,西北流至壽縣入淮。

     〔二〕丹青,圖畫也。

     〔三〕絲,如絲之白也。

     踏莎行 自沔〔一〕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二〕見!夜長争得〔三〕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後書辭,别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四〕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一〕沔今湖北沔陽縣,夔曾寓居之地。

     〔二〕《列子》:“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後世遂以華胥爲夢中。

     〔三〕争得,猶怎得。

     〔四〕淮南,淮水以南之地。

     浣溪沙 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一〕作。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二〕  春浦漸生迎櫂緑,小梅應長亞〔三〕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一〕吳松即吳淞江,太湖支流之最大者。

     〔二〕禁持,猶禁受。

     〔三〕亞,壓也。

     揚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一〕予過維揚,〔二〕夜雪初霽,薺麥彌望。

    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三〕千巖老人〔四〕以爲有“黍離”〔五〕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六〕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七〕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八〕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荳蔻詞工,〔九〕青樓夢好,〔十〕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十一〕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十二〕年年知爲誰生! 〔一〕淳熙,南宋孝宗年號。

    至日,冬至日也。

     〔二〕維揚即揚州。

    《禹貢》:“淮海維揚州。

    ” 〔三〕夔通音樂,多自度曲,言不依舊曲,自造新腔也。

     〔四〕蕭德藻字東夫,號千巖老人,南宋詩家,與夔有戚誼。

     〔五〕《詩經》:“《黍離》,閔周也。

    ” 〔六〕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 〔七〕紹興三十年,金完顔亮南寇江淮,宋軍敗,中外震駭。

    亮尋爲其臣下弑於瓜洲。

    此詞作於淳熙三年,相距已十六年矣。

     〔八〕杜郎,杜牧也。

     〔九〕杜牧《詩》:“婷婷嬝嬝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十〕杜牧《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十一〕二十四橋在揚州城外。

    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十二〕紅藥,芍藥也。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徙居沔,後復流寓吳興,卒於杭州西湖。

    夔少孤貧,喜讀書,苦吟,知音,通陰陽律呂,古今南北樂部,凡管絃雜調,皆能以詞譜其音。

    體貌清瑩,望之若神仙中人。

    範成大居蘇州,夔嘗來作客,每有新曲,成大輒令家妓歌之。

    夔既深通音樂,自製曲甚富,異於時人之專就舊譜填詞者。

    其詞清空峭拔,删削靡曼之音,張炎譬之“野雲孤飛,去留無迹。

    ”清代浙西詞派,奉爲祖師。

    惟用意精深,初學不易瞭解,茲僅録其較淺易者雲。

    所著《白石道人歌曲》,以《彊邨叢書》本爲最善。

     吳文英 浣溪沙 春情。

     門隔花深憶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一〕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一〕玉纖,美人手也。

     點絳脣 春暮。

     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

    嫩陰緑樹,政是春留處。

      燕子重來,往事東流去。

    征衫貯,舊寒一縷,淚溼風簾絮。

     風人松 春晚感懷。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一〕樓前緑暗分攜〔二〕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三〕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一〕瘞,倚例切,(一)讀若翳,埋藏也。

    此句言含愁草製葬花文也。

     〔二〕分攜,猶分手。

     〔三〕料峭,微寒襲人貌。

    中,去聲。

    中酒,猶言病酒。

     唐多令 惜别。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繫行舟。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四明人。

    常往來蘇杭間。

    專力於詞,作品最富,精深麗密,極見匠心,筆法從周邦彥來,而益加凝鍊。

    惟時有過於晦澀處。

    茲録其較空靈者,未足以見夢窗之真面也。

    所著《夢窗詞集》,以《彊邨遺書》本爲最善。

     戴復古 醉太平 長亭短亭,春風酒醒。

    無端惹起離情,有黃鸝數聲。

      芙蓉繡茵,江山畫屏。

    夢中昨夜分明,悔先行一程。

     賀新郎 豐真州〔一〕建江淮偉觀樓。

     百尺連雲起。

    試登臨,江山人物,一時俱偉。

    旁挹金陵龍虎勢,〔二〕京峴〔三〕諸峯對峙。

    隱隱接揚州歌吹。

    雪浪舞從三峽〔四〕下,乍逢迎海若〔五〕談秋水。

    形勝地,有如此!使君一世經綸志,〔六〕把風斤月斧〔七〕來此,等閒遊戲。

    見説樓成無多日,大手一何容易!笑天下紛紛血指。

    醖釀春風與和氣,舉長江變作香醪美。

    人共樂,醉桃李。

     〔一〕豐宅之時爲真州太守。

    真州,今江蘇儀徵縣。

     〔二〕諸葛亮論金陵地形雲:“鍾阜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 〔三〕京峴二山名,並在江蘇丹徒縣。

     〔四〕三峽在川楚間大江中,一爲瞿塘峽,一爲巫峽,一爲西陵峽。

     〔五〕海若,北海水神,見《莊子·秋水篇》。

     〔六〕古稱太守爲使君。

    經綸,治絲之事,引其緒而分之爲經,比其類而合之曰綸,引申爲規畫政治之意。

     〔七〕匠石運斤成風,見《莊子》。

    吳剛以斧伐月中桂,見《酉陽雜俎》。

    風斤月斧,言利器也。

     又 兄弟争塗田而訟,歌此詞主和議。

     蝸角〔一〕争多少?是英雄,割據乾坤,到頭休了。

    一片泥塗荒草地,盡是魚龍故道。

    新隄上風濤難保。

    滄海桑田〔二〕何時變?怕桑田未變人先老!休爲此,生煩惱。

      訟庭不許頻頻到。

    這官坊、翻來覆去,有何分曉?無諍人中爲第一,長訟元非吉兆。

    但有恨平章〔三〕不早。

    樽酒喚回和氣在,看從來兄弟依然好。

    把前事,付一笑。

     〔一〕《莊子》:“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蠻氏,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觸氏,争地而戰,伏屍數萬。

    ” 〔二〕《神仙傳》:麻姑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爲桑田。

    ” 〔三〕平章,評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