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三
關燈
小
中
大
閒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
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别語慰相思。
短篷〔一〕炊飯鱸魚熟,除卻松江〔二〕枉費詩。
〔一〕短篷,謂小舟也。
〔二〕松江即今吳淞江,太湖之支流。
又 春日即事,題毛村酒壚。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
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一〕酒易賒。
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
青裙縞袂〔二〕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三〕 〔一〕簾,離鹽切,音廉,酒旗也。
〔二〕縞,歌襖切,音稿,白色生絹也。
袂,(冖)音妹,袖也。
〔三〕外家,女之父母家也。
又 髮底青青無限春,落紅飛雪謾紛紛。
黃花也伴秋光老,何似尊前見在身? 書萬卷,筆如神,眼看同輩上青雲。
〔一〕箇中〔二〕不許兒童會,隻恐功名更逼人! 〔一〕青雲直上,喻顯達也。
〔二〕箇中,猶今言這裏面。
又 和吳子似《山行》韻。
誰共春光管日華,朱朱粉粉野蒿花。
閒愁投老無多子,〔一〕酒病而今較減些。
山遠近,路橫斜,正無聊處管絃譁。
去年醉後猶能記,細數溪邊第幾家。
〔一〕無多子,猶今俗言沒有多少了。
又 寄葉仲洽。
是處移花是處開,古今興廢幾池臺?背人翠羽偷魚去,抱蘂黃鬚趁蝶來。
掀老甕,撥新醅,〔一〕客來且盡兩三杯。
日高盤饌供何晚?市遠魚鮭〔二〕買未回。
〔一〕醅,鋪灰切,音肧,酒未漉也。
〔二〕鮭,姑睽切,音圭,魚名。
又 期思〔一〕溪上日千回,樟木橋邊酒數杯。
人影不隨流水去,醉顔重帶少年來。
疎蟬響澀林逾靜,冷蝶飛輕菊半開。
不是長卿〔二〕終慢世,隻緣多病又非才。
〔一〕期思地名,在鉛山。
〔二〕長卿,司馬相如字。
鵲橋仙 己酉山行,書所見。
松岡避暑,茆簷避雨,閒去閒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
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箇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又 春晚。
賸欲讀書已嬾,隻因多病長閒。
聽風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大半! 往事如尋去鳥,消愁難解連環。
流鸎不肯入西園,喚起畫梁雙燕。
清平樂 獨宿博山〔一〕王氏庵。
遶牀飢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二〕歸來華髮蒼顔。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 〔一〕博山,地名,在鉛山。
〔二〕塞北謂少居金國,江南則歸宋以後所至之地也。
又 題上盧橋。
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礙。
十裡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一〕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一〕襟帶,謂回環交互,如襟如帶,喻形勢之接近也。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一〕壁。
鬱孤臺〔二〕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一〕造口,在江西贛縣。
〔二〕鬱孤臺在贛縣治西南,即賀蘭山,隆阜鬱然孤起,故名。
蔔算子 齒落。
剛者不堅牢,柔的難摧挫。
不信張開口角看,舌在牙先墮。
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箇。
説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浣溪沙 瓢泉〔一〕偶作。
新葺茆簷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去年曾共燕經營。
病卻杯盤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經,夜來依舊管絃聲。
〔一〕瓢泉,在上饒縣。
又 常山〔一〕道中。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牆沽酒煮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二〕雲,賣瓜人過竹邊村。
〔一〕常山縣屬贛東。
〔二〕霎,色押切,音沙去聲。
(ㄚ)霎時,謂極短時間也。
浪淘沙 山寺夜半聞鐘。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
古來三五箇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捲地西風。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爲呂潛叔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一〕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
斫卻桂婆娑,〔二〕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姮音恒。
《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
” 〔二〕吳剛,漢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伐月中桂,桂高五百尺,斫之,斧痕隨合。
婆娑,舞貌。
此言桂影。
生查子 有覓詞者,爲賦。
去年燕子來,繡戶深深處。
花徑得泥歸,都把琴書污。
今年燕子來,誰聽呢喃語?不見捲簾人,一陣黃昏雨。
武陵春 走去走來三百裡,五日以爲期。
六日歸時已是疑,應是望多時。
鞭箇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
不免相煩喜鵲兒,先報那人知。
辛棄疾(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
少與黨懷英同舍,號“辛黨。
”紹興三十二年,年二十一,領兵歸宋。
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
歷通判建康府,知滁州,提點江西刑獄,湖南湖北運副,知潭州,兼湖南江西安撫使,坐言罷。
旋起福建安撫提刑,知福州,丐祠歸。
再起知紹興,兼浙東安撫使,又知江陵府。
晚家江西上饒,徙鉛山卒。
棄疾由金歸宋,意在恢復中原,而奸佞滿朝,常加讒譖,緻抱負不克施展。
發爲歌詞,多悲憤激壯之音,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絶六合,掃空萬古,詞體至此,始極解放,信乎其爲豪傑之詞也。
晚年家居,務爲閒適之作,描寫農村景物,多以白話爲之。
又喜以哲理入詞,别開生面。
所著《稼軒長短句》,以四印齋本爲最佳。
陳亮 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一〕 不見南師久,謾説北羣空。
當塲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隻流東。
且復穹廬〔二〕拜,會向藳街〔三〕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四〕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裡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五〕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一〕前人稱敵國曰虜,此指金人也。
〔二〕穹,區充切。
(ㄑㄩㄥ)穹廬,氈帳也,匈奴所住。
〔三〕藳街在漢長安城内。
漢代諸夷來朝,爲設邸於藳街以居之。
〔四〕封,疆域也。
〔五〕磅礴音滂薄,廣大充塞之狀。
念奴嬌 登多景樓。
〔一〕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争雄勢。
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二〕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三〕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四〕小兒破賊,〔五〕勢成寧問疆對? 〔一〕多景樓,在鎮江北固山上。
〔二〕王謝謂王導、謝安,東晉名臣也。
〔三〕腥膻,爲國人指斥胡夷之語。
此謂黃河洛水間,盡爲金人所有也。
〔四〕晉祖逖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此江!” 〔五〕淝水之戰,謝安方與玄圍棊,有“看小兒破賊”之豪語。
鷓鴣天 懷王道甫。
落魄行歌記昔遊,頭顱如許尚何求?心肝吐盡無餘事,口腹安然豈遠謀? 纔怕暑,又傷秋,天涯夢斷有書不?大都眼孔新來淺,羨爾微官作計周。
陳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永康人。
才氣超邁,喜談兵,志存經濟。
隆興初,上《中興五諭》,不報。
光宗策進士,擢爲第一,授簽書建康府通判,未之官卒。
亮嘗言:“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傑。
”與辛棄疾友善,以氣節自居,詞格亦與棄疾略同,不作妖媚語。
有《龍川詞》,在《宋六十家詞》内。
劉仙倫 一剪梅 唱到《陽關》第四聲,香帶輕分,羅帶輕分。
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
更沒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滿,空有啼痕。
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繫裙腰 山兒矗矗水兒清,船兒似葉兒輕。
風兒更沒人情,月兒明,厮合造〔一〕送人行。
眼兒蔌蔌〔二〕涙兒傾
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别語慰相思。
短篷〔一〕炊飯鱸魚熟,除卻松江〔二〕枉費詩。
〔一〕短篷,謂小舟也。
〔二〕松江即今吳淞江,太湖之支流。
又 春日即事,題毛村酒壚。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
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一〕酒易賒。
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
青裙縞袂〔二〕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三〕 〔一〕簾,離鹽切,音廉,酒旗也。
〔二〕縞,歌襖切,音稿,白色生絹也。
袂,(冖)音妹,袖也。
〔三〕外家,女之父母家也。
又 髮底青青無限春,落紅飛雪謾紛紛。
黃花也伴秋光老,何似尊前見在身? 書萬卷,筆如神,眼看同輩上青雲。
〔一〕箇中〔二〕不許兒童會,隻恐功名更逼人! 〔一〕青雲直上,喻顯達也。
〔二〕箇中,猶今言這裏面。
又 和吳子似《山行》韻。
誰共春光管日華,朱朱粉粉野蒿花。
閒愁投老無多子,〔一〕酒病而今較減些。
山遠近,路橫斜,正無聊處管絃譁。
去年醉後猶能記,細數溪邊第幾家。
〔一〕無多子,猶今俗言沒有多少了。
又 寄葉仲洽。
是處移花是處開,古今興廢幾池臺?背人翠羽偷魚去,抱蘂黃鬚趁蝶來。
掀老甕,撥新醅,〔一〕客來且盡兩三杯。
日高盤饌供何晚?市遠魚鮭〔二〕買未回。
〔一〕醅,鋪灰切,音肧,酒未漉也。
〔二〕鮭,姑睽切,音圭,魚名。
又 期思〔一〕溪上日千回,樟木橋邊酒數杯。
人影不隨流水去,醉顔重帶少年來。
疎蟬響澀林逾靜,冷蝶飛輕菊半開。
不是長卿〔二〕終慢世,隻緣多病又非才。
〔一〕期思地名,在鉛山。
〔二〕長卿,司馬相如字。
鵲橋仙 己酉山行,書所見。
松岡避暑,茆簷避雨,閒去閒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
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箇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又 春晚。
賸欲讀書已嬾,隻因多病長閒。
聽風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大半! 往事如尋去鳥,消愁難解連環。
流鸎不肯入西園,喚起畫梁雙燕。
清平樂 獨宿博山〔一〕王氏庵。
遶牀飢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二〕歸來華髮蒼顔。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 〔一〕博山,地名,在鉛山。
〔二〕塞北謂少居金國,江南則歸宋以後所至之地也。
又 題上盧橋。
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礙。
十裡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一〕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一〕襟帶,謂回環交互,如襟如帶,喻形勢之接近也。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一〕壁。
鬱孤臺〔二〕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一〕造口,在江西贛縣。
〔二〕鬱孤臺在贛縣治西南,即賀蘭山,隆阜鬱然孤起,故名。
蔔算子 齒落。
剛者不堅牢,柔的難摧挫。
不信張開口角看,舌在牙先墮。
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箇。
説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浣溪沙 瓢泉〔一〕偶作。
新葺茆簷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去年曾共燕經營。
病卻杯盤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經,夜來依舊管絃聲。
〔一〕瓢泉,在上饒縣。
又 常山〔一〕道中。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牆沽酒煮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二〕雲,賣瓜人過竹邊村。
〔一〕常山縣屬贛東。
〔二〕霎,色押切,音沙去聲。
(ㄚ)霎時,謂極短時間也。
浪淘沙 山寺夜半聞鐘。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
古來三五箇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捲地西風。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爲呂潛叔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一〕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
斫卻桂婆娑,〔二〕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姮音恒。
《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
” 〔二〕吳剛,漢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伐月中桂,桂高五百尺,斫之,斧痕隨合。
婆娑,舞貌。
此言桂影。
生查子 有覓詞者,爲賦。
去年燕子來,繡戶深深處。
花徑得泥歸,都把琴書污。
今年燕子來,誰聽呢喃語?不見捲簾人,一陣黃昏雨。
武陵春 走去走來三百裡,五日以爲期。
六日歸時已是疑,應是望多時。
鞭箇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
不免相煩喜鵲兒,先報那人知。
辛棄疾(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
少與黨懷英同舍,號“辛黨。
”紹興三十二年,年二十一,領兵歸宋。
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
歷通判建康府,知滁州,提點江西刑獄,湖南湖北運副,知潭州,兼湖南江西安撫使,坐言罷。
旋起福建安撫提刑,知福州,丐祠歸。
再起知紹興,兼浙東安撫使,又知江陵府。
晚家江西上饒,徙鉛山卒。
棄疾由金歸宋,意在恢復中原,而奸佞滿朝,常加讒譖,緻抱負不克施展。
發爲歌詞,多悲憤激壯之音,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絶六合,掃空萬古,詞體至此,始極解放,信乎其爲豪傑之詞也。
晚年家居,務爲閒適之作,描寫農村景物,多以白話爲之。
又喜以哲理入詞,别開生面。
所著《稼軒長短句》,以四印齋本爲最佳。
陳亮 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一〕 不見南師久,謾説北羣空。
當塲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隻流東。
且復穹廬〔二〕拜,會向藳街〔三〕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四〕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裡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五〕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一〕前人稱敵國曰虜,此指金人也。
〔二〕穹,區充切。
(ㄑㄩㄥ)穹廬,氈帳也,匈奴所住。
〔三〕藳街在漢長安城内。
漢代諸夷來朝,爲設邸於藳街以居之。
〔四〕封,疆域也。
〔五〕磅礴音滂薄,廣大充塞之狀。
念奴嬌 登多景樓。
〔一〕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争雄勢。
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二〕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三〕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四〕小兒破賊,〔五〕勢成寧問疆對? 〔一〕多景樓,在鎮江北固山上。
〔二〕王謝謂王導、謝安,東晉名臣也。
〔三〕腥膻,爲國人指斥胡夷之語。
此謂黃河洛水間,盡爲金人所有也。
〔四〕晉祖逖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此江!” 〔五〕淝水之戰,謝安方與玄圍棊,有“看小兒破賊”之豪語。
鷓鴣天 懷王道甫。
落魄行歌記昔遊,頭顱如許尚何求?心肝吐盡無餘事,口腹安然豈遠謀? 纔怕暑,又傷秋,天涯夢斷有書不?大都眼孔新來淺,羨爾微官作計周。
陳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永康人。
才氣超邁,喜談兵,志存經濟。
隆興初,上《中興五諭》,不報。
光宗策進士,擢爲第一,授簽書建康府通判,未之官卒。
亮嘗言:“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傑。
”與辛棄疾友善,以氣節自居,詞格亦與棄疾略同,不作妖媚語。
有《龍川詞》,在《宋六十家詞》内。
劉仙倫 一剪梅 唱到《陽關》第四聲,香帶輕分,羅帶輕分。
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
更沒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滿,空有啼痕。
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繫裙腰 山兒矗矗水兒清,船兒似葉兒輕。
風兒更沒人情,月兒明,厮合造〔一〕送人行。
眼兒蔌蔌〔二〕涙兒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