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三

關燈
辛棄疾 賀新郎 邑中〔一〕園亭,僕皆爲賦此詞。

    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彷彿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隻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二〕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三〕此時風味。

    江左〔四〕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五〕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一〕棄疾晚年僑居江西上饒,復徙鉛山。

    此邑中當指鉛山縣。

     〔二〕李白《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 〔三〕陶淵明有《停雲詩》四首,其序曰:“《停雲》,思親友也。

    ” 〔四〕魏禧《日録雜説》:“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

    ” 〔五〕醪,勒敖切,音勞,濁酒也。

     沁園春 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溢,氣似奔雷?汝説劉伶,〔一〕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許,歎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爲媒,算合作人間鴆毒〔二〕猜。

    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爲災。

    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三〕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須來。

    ” 〔一〕《晉書·劉伶傳》:伶字伯倫,嘗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

    ” 〔二〕鴆,稚蔭切,沈去聲,(ㄓㄣ)毒鳥也。

    昔人用鴆毛爲毒酒,飲之立斃。

     〔三〕肆,謂死刑暴屍也。

    《論語》:“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 水調歌頭 盟鷗。

     帶湖〔一〕吾甚愛,千丈翠奩〔二〕開。

    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三〕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緑陰少,楊柳更須栽。

     〔一〕帶湖,在上饒。

     〔二〕奩,離鹽切,音廉,鏡匣也。

     〔三〕同盟,共結盟約也。

    《左傳》:“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 又 醉吟。

     四坐且勿語,聽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樹變鳴禽。

    鴻雁初飛江上,蟋蟀還來牀下,時序百年心。

    未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歡多少,歌長短,酒淺深。

    而今已不如昔,後定不如今!閑處直須行樂,良夜更教秉燭,高會惜分陰。

    白髮短如許,黃菊倩誰簪? 滿江紅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揺翠竹。

    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

    滿眼不堪三月暮,回頭已覺千山緑。

    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隻礙離人目。

    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幹曲。

     又 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

     莫折荼,〔一〕且留取一分春色。

    還記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

    少日將花渾醉夢,而今醒眼看風月。

    恨牡丹笑我倚東風,頭如雪。

      榆莢陣,菖蒲葉。

    時節換,繁華歇。

    算怎禁風雨?怎禁鵜鴂?〔二〕老冉冉〔三〕兮花共柳,是栖栖〔四〕者蜂和蝶。

    也不因春去有閑愁,因離别。

     〔一〕荼,同吾切,音塗。

    ,密宜切,音糜。

    荼,落葉灌木,夏初開白色重瓣花。

     〔二〕鵜,田倪切,音啼。

    鴂,菊血切,音決。

    鵜鴂亦稱伯勞。

    《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衆草爲之不芳。

    ” 〔三〕冉冉,行貌。

    《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

    ” 〔四〕栖栖,急迫貌。

    《論語》:“丘何爲是栖栖者與。

    ” 水龍吟 登建康〔一〕賞心亭。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二〕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

    把吳鉤〔三〕看了,欄幹拍徧,無人會,登臨意!  休説鱸魚堪膾,儘西風、季鷹歸未?〔四〕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五〕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六〕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七〕揾〔八〕英雄淚? 〔一〕建康本孫吳建業縣,東晉改建康,即今江蘇江寧縣。

     〔二〕《古今注》:“童子結髮爲螺髻,”言其形似螺殻也。

    此三句謂放眼望遠山,或如玉簪,或如螺髻,總爲供獻傷心之資料而已。

     〔三〕吳鉤,刀名。

     〔四〕晉張翰字季鷹,齊王冏辟爲東曹掾。

    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官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膾,固外切,音檜,細切肉也。

     〔五〕《三國志·陳登傳》:許汜曰:“昔見元龍,元龍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

    ”劉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

    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耶?” 〔六〕庾信《枯樹賦》:桓大司馬雲:“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悽愴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七〕紅巾翠袖,謂美人也。

     〔八〕揾,烏困切,溫去聲,(ㄨㄣ)指按也。

     摸魚兒 淳熙〔一〕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爲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説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

    算隻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二〕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四〕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五〕 〔一〕淳熙,南宋孝宗年號。

     〔二〕司馬相如《長門賦序》:“陳皇後别在長門宮,奉黃金百斤,爲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爲文,以悟主上。

    陳皇後復得親幸。

    ”此爲作者借用,以寫身世之感。

    作者本當時名將,有恢復江山之雄心,見忌於奸臣,奪去兵柄,悲憤之極,故有此言也。

     〔三〕蠶蛾觸鬚,細而長曲,故以比美人之眉。

     〔四〕趙飛燕,漢成帝後,玉環,楊貴妃小字。

    此謂當時讒佞得寵之人,亦將無好結果也。

     〔五〕此二句,喻國勢衰微。

     破陣子 爲陳同甫〔一〕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二〕五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三〕飛快,弓如霹靂〔四〕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一〕陳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

    善談兵,與棄疾交誼甚厚,著有《龍川詞》。

     〔二〕,音蔗,燒肉也。

     〔三〕《相馬經》:“馬白額入口齒者名曰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

    ” 〔四〕霹,披激切,音劈。

    靂,離激切,音歷。

    雷之急擊者爲霹靂。

     臨江仙 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嬾,愛梅猶遶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

    賸向青山餐秀色,爲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帶溪雪。

    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又 送祐之弟歸浮梁。

    〔一〕 鍾鼎山林〔二〕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

    隻消閒處過平生。

    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牀燈火多情。

    問誰千裡伴君行?曉山眉様翠,秋水鏡般明。

     〔一〕浮梁,縣名,屬江西。

     〔二〕鐘鳴鼎食,謂富厚之家,山林謂隱逸之士。

     鷓鴣天 陌上柔桑破嫰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一〕平岡細草鳴黃犢,〔二〕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一〕些,西遮切,讀若賒,少也。

     〔二〕犢,杜斛切,音獨,穉牛也。

     又 鵝湖〔一〕歸,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二〕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嬾上樓! 〔一〕鵝湖,山名,在江西鉛山縣北。

    宋有鵝湖寺,朱子與呂祖謙,陸九淵兄弟,講學於此。

     〔二〕咄,都忽切。

    (ㄉㄨ)《晉書·殷浩傳》:浩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又 有甚閒愁可皺眉?老懷無緒自傷悲。

    百年旋逐花陰轉,萬事長看鬢髮知。

      溪上枕,竹間棋,怕尋酒伴嬾吟詩。

    十分筋力誇彊健,隻比年時病起時! 又 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

    人情輾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