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二

關燈
又 目送歸舟鐵甕城,〔一〕隔江想見蜀山〔二〕青,風前團扇僕頻更。

      夢裏有時身化鶴,〔三〕人間無數草爲螢,〔四〕此時山月下樓明。

     〔一〕鐵甕城即今江蘇丹徒縣子城,吳大帝所築,内外皆甃以甓,號鐵甕城。

     〔二〕蜀山在揚州平山堂,亦稱蜀岡。

     〔三〕《搜神後記》:丁令威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華表柱雲:“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塚纍纍?” 〔四〕舊説腐草化爲螢。

    杜甫《螢詩》:“幸因腐草發,敢近太陽飛。

    ”此句喻小人之多也。

     張元幹(一〇六七—一一四三)字仲宗,號蘆川居士,長樂人。

    紹興中,坐送胡邦衡詞得罪,除名。

    元幹爲向子諲之甥,子諲詞學東坡,元幹承其遺緒,又值南宋局勢危微之際,家國之感,發爲激壯之音,殊可喜也。

    有《蘆川詞》,《宋六十家詞》本。

     葉夢得 水調歌頭 癸醜中秋。

     河漢〔一〕隻平野,香霧捲西風。

    倚空千嶂橫起,銀闕〔二〕正當中。

    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誰和?何事與君同?莫恨歲華晩,容易感秋風。

      攬清影,君試與,問天公。

    遙知玉斧初斲,〔三〕重到廣寒宮。

    〔四〕付與孤光千裡,不遣微雲點綴,爲我洗長空。

    老去狂猶在,應笑未衰翁。

     〔一〕河漢,銀河也。

     〔二〕銀闕,如銀之宮闕,謂月也。

     〔三〕吳剛以玉斧伐月中桂。

    斲,竹角切,音琢,斫也。

     〔四〕唐明皇與申天師鴻都客,八月望日夜,同遊月中,見牓曰“廣寒清虛之府,”見《龍城録》。

     又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

    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欹斜。

    爲問山公〔一〕何事?坐看流年輕度,卻鬢雙華。

    徙倚望滄海,天浄水明霞。

      念平昔,空飄蕩,徧天涯。

    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

    〔二〕卻恨悲風時起,冉冉雲間新雁,邊馬怨胡笳。

    誰似東山老,〔三〕談笑浄胡沙?〔四〕 〔一〕晉山濤爲“竹林七賢”之一,時稱山公。

    又山簡鎮襄陽,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兒童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

    ” 〔二〕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 〔三〕東山在今浙江上虞縣,晉謝安所居,相傳爲安攜妓遊宴之所。

     〔四〕李白《詩》:“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浄胡沙。

    ” 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一〕作。

     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

    想烏衣年少,〔二〕芝蘭秀發,〔三〕戈戟雲橫。

    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

    轉眄東流水,一顧功成。

    〔四〕  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峥嶸。

    〔五〕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

    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筝!〔六〕 〔一〕《一統志》:“八公山在安徽鳳臺縣西北。

    苻堅寇晉,謝萬禦之於肥水,堅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爲晉兵。

    ” 〔二〕烏衣巷在金陵,晉時王謝聚居於此。

     〔三〕《晉書·謝安傳》:安嘗戒約子姪,因曰:“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 〔四〕《通鑑·肥水之戰》:秦兵逼肥水而陳,晉兵不得渡。

    謝玄遣使請移陳少卻,苻融麾兵使卻,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

    秦兵遂潰,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爲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五〕峥嶸,高峻貌。

     〔六〕《晉書·桓伊傳》:謝安女婿王國寶專利無檢,安惡其爲人,每抑制之。

    及孝武末年,國寶以安功名盛極,而搆會之。

    帝召伊飲讌,安侍坐。

    命伊吹笛,伊吹爲一弄,放笛雲:“臣於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韻合歌管,請以筝歌。

    ”伊便撫筝而歌怨詩曰:“爲君既不易,爲臣良獨難。

    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

    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聲節慷慨。

    安泣下沾衿,越席就之,將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慚色。

     臨江仙 與客湖上飲歸。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

    蕭蕭疎雨亂風荷。

    微雲吹盡散,明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髮婆娑。

    無人能唱采菱歌。

    小軒敧枕簟,檐影掛星河。

     又 晚之湖上。

     三日疾風吹浩蕩,緑蕪未徧平沙。

    約回殘影射明霞。

    水光遙泛坐,煙柳互攲斜。

    霜鬢不堪春點檢,留連又見芳華。

    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夢,何處定吾家! 虞美人 雨後同幹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

    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晴空。

    〔一〕慇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

    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一〕遊絲,柳條也。

    ,據絢切,音睊,(ㄐㄩㄢ)掛也。

     又 極目亭望西山。

     翻翻翠葉梧桐老,雨後涼生早。

    葛巾藜杖正關情,莫遣繁蟬容易作秋聲!  遙空不盡青天去,一抹殘霞暮。

    病餘無力厭躋攀,爲寄曲欄幽意到西山。

     鷓鴣天 雨後湖上看落花。

     小雨初收報夕陽,歸雲欲渡轉橫塘。

    空回雨蓋翻新影,不見瓊肌洗暗香。

      追落景,弄微涼,尚餘殘淚浥空牀。

    祇應自有東風恨,長遣啼痕破晩妝。

     葉夢得(一〇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藴,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

    紹興四年進士。

    高宗駐蹕杭州,以夢得深曉財賦,乃除資政殿學士。

    後知建康府,兼總四路漕計,以給饋餉,軍用不乏,故諸將得悉力以戰。

    詔加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

    後卒于湖州。

    夢得詞能於簡淡時出雄傑,合處不減東坡之妙。

    彼有特殊抱負,宜其風格自高。

    傳世有《石林詞》,《宋六十家詞》本。

     呂本中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隻有相隨無别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減字木蘭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眀花樹下。

    今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

    來歲花前,又似今年憶去年。

     菩薩蠻 高樓隻在斜陽裏,春風淡蕩人都喜。

    攜客不嫌頻,使君如酒醇。

    〔一〕花光人不會,月色須君醉。

    月色與花光,共成今夜長。

     〔一〕醇,殊勻切,音純,酒味厚也。

     南歌子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

    隻言江左〔一〕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淒涼! 〔一〕江左,謂江南也。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絶。

    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説。

    爲誰醉倒爲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别。

     滿江紅 幽居。

     東裡先生,家何在?山陰溪曲。

    對一川平野,數間茅屋。

    昨夜江頭新雨過,門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橋、回合柳參天,揺新緑。

      疎籬下,叢叢菊。

    虛簷外,蕭蕭竹。

    歎古今得失,是非榮辱。

    須信人生歸去好,世間萬事何時足?問此春、春釀酒何如?今朝熟。

     呂本中字居仁,壽州人。

    初與秦檜同爲郎,相得甚歡。

    檜既相,私有引用,本中封還除目。

    趙鼎素主元祐之學,謂本中公著後,故深相知。

    檜怒,風禦史蕭振劾罷之。

    卒諡文清,學者稱東萊先生。

    本中工詩,得黃庭堅、陳師道筆法,詞亦疎落可喜。

    所著《紫微詞》,有趙萬裡輯本,見《校輯宋金元人詞》。

     李清照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鷺。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一〕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二〕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别苦,多少事、欲説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三〕也則難留。

    念武陵〔四〕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更添一段新愁。

     〔一〕猊音尼,(ㄋ一)《升菴外集》:俗傳龍生九子,不成,各有所好。

    八曰狻猊,好煙火,故立於香爐。

     〔二〕奩與匳通,音連,(ㄌ一ㄢ)鏡匣也。

     〔三〕陽關本地名,在玉門關之南,爲出塞必經之地。

    唐王維《詩》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後歌入樂府,以爲送别之曲,謂之《陽關三疊》,亦稱《渭城曲》。

     〔四〕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縣。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一〕消金獸。

    〔二〕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三〕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瑞腦,香名,一稱瑞龍腦。

     〔二〕金獸,香爐,猶金猊也。

     〔三〕紗廚,猶紗帳。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一〕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二〕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牕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 〔一〕戚戚,憂貌。

     〔二〕將息,將養休息也。

    白居易《詩》:“亦知數出妨將息。

    ” 浣溪沙 髻子〔一〕傷春懶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二〕熏鑪閒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三〕通犀〔四〕還解辟寒無? 〔一〕髻音記,(刂一)拘髮而束之也,亦讀結。

     〔二〕玉鴨,言熏鑪狀。

     〔三〕鬥帳,小帳形如覆鬥也。

    朱櫻,言紅色。

    流蘇以爲尾或五彩毛繒之類結成,凡旌旗帳幕等,皆飾之以爲美觀。

     〔四〕《抱樸子》:“通天犀,得其角一尺以上,刻爲魚而銜以入水,水常爲開。

    ” 李清照(一〇八四—?)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父名格非。

    適諸城趙明誠。

    明誠好儲經籍,及三代鼎彜、書畫、金石刻。

    連知萊淄二州,竭俸入以事鉛槧,清照與共校勘。

    明誠作《金石録》,清照實助成之。

    值宋室南渡,明誠先卒,清照流轉浙中,曾寓金華,晚境殊悽苦。

    清照於宋代詞家,少所許可,其自作氣調極類少遊,刻摯且兼山谷,閨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

    所著《潄玉詞》,有四印齋本。

     陳與義 虞美人 亭下桃花盛開,作長短句詠之。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樹。

    洛陽城裏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臙脂睡起春纔好,應恨人空老。

    心情雖在隻吟詩,白髮劉郎孤負可憐枝! 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一〕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裾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二〕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三〕 〔一〕午日,端午日也。

     〔二〕戎葵,蜀葵也。

     〔三〕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湘流而死。

     又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疎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閒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陳與義(一〇九〇—一一三八)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

    紹興中,累官參知政事。

    容狀儼恪,不妄言笑,尤長於詩。

    偶亦填詞,超逸與東坡相近。

    有《無住詞》,《宋六十家詞》本。

     嶽飛 滿江紅 怒髮衝冠,〔一〕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