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二
關燈
小
中
大
用心甚苦,又能出以奇崛之筆,實兼“豪放”“婉約”二派之長。
當時以與周邦彥並稱“周賀”北宋後期一大作手也。
詞集名《東山樂府》,有《四印齋所刻詞》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晁補之 行香子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一〕更黃鸝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細履斜暉。
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何妨到老,常間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顔難強,〔二〕拙語多遲。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一〕蹊音奚,路徑也。
〔二〕強讀上聲,勉強也。
水龍吟 次韻林聖予《惜春》。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
幽葩〔一〕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
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隻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辜芳醪〔二〕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
縱尊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一〕葩讀如巴,華也。
〔二〕醪音勞,濁酒也。
鹽角兒 亳社觀梅。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絶。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
直饒更,疎疎淡淡,終有一般情别。
阮郎歸 同十二叔泛濟州〔一〕環溪。
一濠秋水靜漣漪,〔二〕紅妝照水嬉。
攀條尋藕怯客移,浮萍溼繡衣。
臨好景,惜輕歸,夕陽洲渚迷。
城門燈火簇〔三〕輪蹄,沙鷗飛去時。
〔一〕濟州今山東鉅野縣。
〔二〕漣漪,微風吹水成文貌。
〔三〕簇,千候切,音湊,(ㄘㄡ)擁擠也。
臨江仙 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别。
曾唱牡丹留客飲,明年何處相逢?忽驚鵲起落梧桐。
緑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
莫歎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曉猶同。
此身應似去來鴻。
江湖春水闊,歸夢故園中。
憶少年 别歷下。
〔一〕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隻高城人隔。
罨畫〔二〕園林溪紺碧,〔三〕算重來,盡成陳迹!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顔色!〔四〕 〔一〕歷下,今山東歷城縣。
〔二〕罨,倚檢切,音奄。
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
〔三〕紺,箇暗切,甘去聲,(ㄍㄢ)紅青色也。
〔四〕劉禹錫《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 臨江仙 信州〔一〕作。
謫宦〔二〕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
松間藥臼竹間衣。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箇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兩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一〕信州,今江西上饒縣。
〔二〕謫宦,貶官也。
晃補之(一〇五三—一一一〇)字無咎,濟州鉅野人。
十七歲,從父官杭州,謁州通判蘇軾,軾稱其文博辯雋偉,絶人遠甚。
舉進士,元祐初,歷官祕書省正字,通判揚州,知齊州。
坐修《神宗實録》失實,貶監處信二州酒稅。
徽宗立,召拜吏部員外郎,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果州,還家,自號歸來子。
大觀四年,卒于泗州官舍。
補之才氣飄逸,文章溫潤典縟,其淩厲奇卓,出於天成。
與秦觀、張耒、黃庭堅,並稱“蘇門四學士。
”其詞格最近東坡。
坦易之懷,磊落之氣,皆能於詞中充分表現,南宋辛棄疾一派之先河也。
詞集名《晁氏琴趣外篇》,有《宋六十家詞》本,商務印書館仿宋排印本。
周邦彥 浣溪沙 雨過殘紅溼未飛,珠簾一桁〔一〕透斜暉,遊蜂釀蜜竊香歸。
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二〕盡日水沈〔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一〕桁,核浪切,航去聲,(ㄏㄤ)衣架也。
〔二〕篝音鉤,熏籠也。
〔三〕水沈,沈水香也。
又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滿庭芳 夏日溧水〔一〕無想山作。
風老鸎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緑濺濺。
〔二〕憑欄久,黃蘆苦竹,〔三〕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四〕飄流瀚海,〔五〕來寄修椽。
〔六〕且莫思身外,長近樽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絃。
〔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一〕溧水縣屬江蘇。
邦彥時方自荊州移官溧水令。
〔二〕濺音箋,(ㄐ一ㄢ)濺濺,水疾流貌。
〔三〕白居易《琵琶行》:“黃蘆苦竹繞宅生。
” 〔四〕《格物總論》:“燕,春社來,秋社去,故謂之社燕。
” 〔五〕瀚海,沙漠也。
〔六〕修,長也。
椽音傳,列木以承屋瓦者也。
〔七〕急管繁絃,謂音樂。
蘇幕遮 燎〔一〕沈香,消溽暑。
〔二〕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三〕久作長安〔四〕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檝〔五〕輕舟,夢入芙蓉浦。
〔一〕燎,吏耀切,音料,爇火也。
〔二〕溽音辱,溼也。
暑天多潮溼,故稱溽暑。
〔三〕吳門,蘇州也。
〔四〕詩詞中多以長安代表京師,此謂汴京也。
〔五〕檝,與楫同。
浣溪沙 翠葆〔一〕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欄斜轉小池亭。
風約〔二〕簾衣歸燕急。
水揺扇影戲魚驚,柳梢殘日弄微晴。
〔一〕葆音保,羽蓋也。
翠葆,謂翠竹如羽葆也。
〔二〕約,束也。
少年遊 并刀〔一〕如水,吳鹽〔二〕勝雪,纖手破新橙。
錦幄〔三〕初溫,獸香〔四〕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一〕并刀,并州所製之刀。
〔二〕吳鹽,吳地所産之鹽。
〔三〕幄,烏角切,音渥,(ㄨ)帳幕也。
〔四〕獸香,以香屑製成獸形也。
夜遊宮 葉下斜陽照水,捲輕浪、沈沈千裡。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爲蕭娘,〔一〕書一紙。
〔一〕唐宋詩人,以蕭娘爲女子之泛稱。
傷情怨 枝頭風勢漸小,看暮鴉飛了。
又是黃昏,閉門收返照。
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
怕見孤燈,霜寒催睡早。
虞美人 廉纖〔一〕小雨池塘遍,細點看萍面。
一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
宜城酒〔二〕泛浮香絮,細作更闌語。
相將覉思亂如雲,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 〔一〕廉纖,微雨貌。
〔二〕宜城,縣名,屬湖北。
漢時其地出酒,名宜成醪。
西河 金陵。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遶清江,髻鬟對起。
〔一〕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二〕艇子曾繫。
空遺舊迹鬱蒼蒼,霧沈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三〕賞心東望淮水。
〔四〕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
〔五〕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説興亡斜陽裏。
〔一〕髻鬟對起,謂青山對峙如髻鬟也。
〔二〕《舊唐書·音樂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謡,故歌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雙槳,催送莫愁來。
”石城在湖北鍾祥縣。
後人誤以南京之石頭城爲石城,而莫愁亦屬金陵矣。
〔三〕女牆,城上垣也。
劉禹錫《詩》:“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 〔四〕淮水即秦淮河。
〔五〕王謝爲東晉世族。
劉禹錫《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蝶戀花 秋思。
月皎驚烏栖不定。
更漏將殘,轣轆〔一〕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二〕淚花落枕紅緜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
去意徊徨,〔三〕别語愁難聽。
樓上闌幹橫鬥柄,〔四〕露寒人遠雞相應。
〔一〕轣轆音歷鹿,轆轤挽水聲。
〔二〕炯炯,光明貌。
〔三〕徊徨,彷徨無主貌。
〔四〕闌幹,縱橫也。
古樂府:“月沒參橫,北鬥闌幹。
”鬥柄,謂北鬥星之柄也。
周邦彥(一〇五七—一一二一)字美成,錢塘人。
少疎雋少檢,不爲州裡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
元豐初,遊京師,獻《卞都賦》萬餘言。
神宗異之,召赴政事堂,自太學諸生一命爲正。
居五歲不遷。
後出教授廬州,知溧水縣。
徽宗時,官議禮局檢討,出知河中府,歷龍德府,徙明州。
入拜祕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
旋出知順昌府,徙處州,卒于南京之鴻慶宮。
邦彥好音樂,能自度曲。
提舉大晟府時,與萬俟詠諸人,討論古樂,創製新調,爲宋代音樂界及文藝界一大轉關。
後世推邦彥爲集大成之作家。
所作多長調,善鋪叙,富豔精工,無與匹敵,其技術精巧,尤能以健筆寫柔情。
惟以辭賦家爲長短句,漸開運用故典,雕琢字面之風,過於麗密,非初學所能瞭解。
茲選取其較清疎者,未足以見其全部風格也。
邦彥詞名《片玉集》,又稱《清真集》,有《宋六十家詞》本,《四印齋》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張元幹 賀新郎 寄李伯紀〔一〕丞相。
曳杖危樓去。
鬥〔二〕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
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蘆深處。
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三〕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
要斬樓蘭〔四〕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五〕謾暗澀、銅華塵土。
〔六〕喚取謫仙平章看,〔七〕過苕溪、尚許垂綸否?〔八〕風浩蕩,欲飛舉。
〔一〕李綱字伯紀,邵武人。
靖康初,爲兵部侍郎。
金人來侵,力主迎戰,被謫。
高宗即位,首召爲相,修内治,整邊防,講軍政,力圖恢復。
黃潛善等沮之,七十餘日而罷。
〔二〕鬥,北鬥星也。
〔三〕鼉,徒莪切,音駝。
鼉鼓,鼉皮所冒之鼓也。
此句言國人皆在醉生夢死中。
〔四〕樓蘭,漢西域國名。
昭帝元鳳中,傅介子以駿馬監使大宛,責樓蘭、龜茲國,以計斬樓蘭王。
〔五〕漢元帝遣王昭君和蕃,昭君出塞時,於馬上奏琵琶寫怨。
此句喻汴都宮人,盡隨徽欽二帝北行也。
〔六〕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潛然淚下。
”銅華,謂已銹之銅,仙人下淚,使銅益銹蝕,故稱“暗澀銅華塵土。
”此謂故宮悉爲敵人所有也。
〔七〕賀知章嘗稱李白爲“天上謫仙人,”借指伯紀。
平章,品評也。
〔八〕苕溪,在浙江吳興。
綸,釣絲也。
此句言國危如此,雖欲遯迹漁釣之間,不可得也。
石州慢 己酉秋,吳興舟中。
雨急雲飛,瞥然驚散,暮天涼月。
誰家疎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
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絶。
心折!長庚〔一〕光怒,羣盜縱橫,逆胡猖獗。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兩宮何處?〔二〕塞垣祗隔長江,〔三〕唾壺空擊悲歌缺。
〔四〕萬裡想龍沙,〔五〕泣孤臣吳越。
〔六〕 〔一〕長庚,即太白星,亦名金星。
〔二〕兩宮,謂徽欽二帝也。
〔三〕塞垣猶言邊城。
是時宋與金,隻長江一水之隔也。
〔四〕唾壺,即今之痰盂。
晉王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以如意擊唾壺爲節,壺口盡缺。
〔五〕龍沙在西北塞外,借指二帝所在也。
〔六〕吳越,今江浙之地。
浣溪沙 山繞平湖水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髮到天明。
當時以與周邦彥並稱“周賀”北宋後期一大作手也。
詞集名《東山樂府》,有《四印齋所刻詞》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晁補之 行香子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一〕更黃鸝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細履斜暉。
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何妨到老,常間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顔難強,〔二〕拙語多遲。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一〕蹊音奚,路徑也。
〔二〕強讀上聲,勉強也。
水龍吟 次韻林聖予《惜春》。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
幽葩〔一〕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
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隻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辜芳醪〔二〕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
縱尊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一〕葩讀如巴,華也。
〔二〕醪音勞,濁酒也。
鹽角兒 亳社觀梅。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絶。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
直饒更,疎疎淡淡,終有一般情别。
阮郎歸 同十二叔泛濟州〔一〕環溪。
一濠秋水靜漣漪,〔二〕紅妝照水嬉。
攀條尋藕怯客移,浮萍溼繡衣。
臨好景,惜輕歸,夕陽洲渚迷。
城門燈火簇〔三〕輪蹄,沙鷗飛去時。
〔一〕濟州今山東鉅野縣。
〔二〕漣漪,微風吹水成文貌。
〔三〕簇,千候切,音湊,(ㄘㄡ)擁擠也。
臨江仙 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别。
曾唱牡丹留客飲,明年何處相逢?忽驚鵲起落梧桐。
緑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
莫歎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曉猶同。
此身應似去來鴻。
江湖春水闊,歸夢故園中。
憶少年 别歷下。
〔一〕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隻高城人隔。
罨畫〔二〕園林溪紺碧,〔三〕算重來,盡成陳迹!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顔色!〔四〕 〔一〕歷下,今山東歷城縣。
〔二〕罨,倚檢切,音奄。
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
〔三〕紺,箇暗切,甘去聲,(ㄍㄢ)紅青色也。
〔四〕劉禹錫《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 臨江仙 信州〔一〕作。
謫宦〔二〕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
松間藥臼竹間衣。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箇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兩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一〕信州,今江西上饒縣。
〔二〕謫宦,貶官也。
晃補之(一〇五三—一一一〇)字無咎,濟州鉅野人。
十七歲,從父官杭州,謁州通判蘇軾,軾稱其文博辯雋偉,絶人遠甚。
舉進士,元祐初,歷官祕書省正字,通判揚州,知齊州。
坐修《神宗實録》失實,貶監處信二州酒稅。
徽宗立,召拜吏部員外郎,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果州,還家,自號歸來子。
大觀四年,卒于泗州官舍。
補之才氣飄逸,文章溫潤典縟,其淩厲奇卓,出於天成。
與秦觀、張耒、黃庭堅,並稱“蘇門四學士。
”其詞格最近東坡。
坦易之懷,磊落之氣,皆能於詞中充分表現,南宋辛棄疾一派之先河也。
詞集名《晁氏琴趣外篇》,有《宋六十家詞》本,商務印書館仿宋排印本。
周邦彥 浣溪沙 雨過殘紅溼未飛,珠簾一桁〔一〕透斜暉,遊蜂釀蜜竊香歸。
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二〕盡日水沈〔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一〕桁,核浪切,航去聲,(ㄏㄤ)衣架也。
〔二〕篝音鉤,熏籠也。
〔三〕水沈,沈水香也。
又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滿庭芳 夏日溧水〔一〕無想山作。
風老鸎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緑濺濺。
〔二〕憑欄久,黃蘆苦竹,〔三〕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四〕飄流瀚海,〔五〕來寄修椽。
〔六〕且莫思身外,長近樽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絃。
〔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一〕溧水縣屬江蘇。
邦彥時方自荊州移官溧水令。
〔二〕濺音箋,(ㄐ一ㄢ)濺濺,水疾流貌。
〔三〕白居易《琵琶行》:“黃蘆苦竹繞宅生。
” 〔四〕《格物總論》:“燕,春社來,秋社去,故謂之社燕。
” 〔五〕瀚海,沙漠也。
〔六〕修,長也。
椽音傳,列木以承屋瓦者也。
〔七〕急管繁絃,謂音樂。
蘇幕遮 燎〔一〕沈香,消溽暑。
〔二〕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三〕久作長安〔四〕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檝〔五〕輕舟,夢入芙蓉浦。
〔一〕燎,吏耀切,音料,爇火也。
〔二〕溽音辱,溼也。
暑天多潮溼,故稱溽暑。
〔三〕吳門,蘇州也。
〔四〕詩詞中多以長安代表京師,此謂汴京也。
〔五〕檝,與楫同。
浣溪沙 翠葆〔一〕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欄斜轉小池亭。
風約〔二〕簾衣歸燕急。
水揺扇影戲魚驚,柳梢殘日弄微晴。
〔一〕葆音保,羽蓋也。
翠葆,謂翠竹如羽葆也。
〔二〕約,束也。
少年遊 并刀〔一〕如水,吳鹽〔二〕勝雪,纖手破新橙。
錦幄〔三〕初溫,獸香〔四〕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一〕并刀,并州所製之刀。
〔二〕吳鹽,吳地所産之鹽。
〔三〕幄,烏角切,音渥,(ㄨ)帳幕也。
〔四〕獸香,以香屑製成獸形也。
夜遊宮 葉下斜陽照水,捲輕浪、沈沈千裡。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爲蕭娘,〔一〕書一紙。
〔一〕唐宋詩人,以蕭娘爲女子之泛稱。
傷情怨 枝頭風勢漸小,看暮鴉飛了。
又是黃昏,閉門收返照。
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
怕見孤燈,霜寒催睡早。
虞美人 廉纖〔一〕小雨池塘遍,細點看萍面。
一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
宜城酒〔二〕泛浮香絮,細作更闌語。
相將覉思亂如雲,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 〔一〕廉纖,微雨貌。
〔二〕宜城,縣名,屬湖北。
漢時其地出酒,名宜成醪。
西河 金陵。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遶清江,髻鬟對起。
〔一〕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二〕艇子曾繫。
空遺舊迹鬱蒼蒼,霧沈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三〕賞心東望淮水。
〔四〕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
〔五〕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説興亡斜陽裏。
〔一〕髻鬟對起,謂青山對峙如髻鬟也。
〔二〕《舊唐書·音樂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謡,故歌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雙槳,催送莫愁來。
”石城在湖北鍾祥縣。
後人誤以南京之石頭城爲石城,而莫愁亦屬金陵矣。
〔三〕女牆,城上垣也。
劉禹錫《詩》:“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 〔四〕淮水即秦淮河。
〔五〕王謝爲東晉世族。
劉禹錫《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蝶戀花 秋思。
月皎驚烏栖不定。
更漏將殘,轣轆〔一〕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二〕淚花落枕紅緜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
去意徊徨,〔三〕别語愁難聽。
樓上闌幹橫鬥柄,〔四〕露寒人遠雞相應。
〔一〕轣轆音歷鹿,轆轤挽水聲。
〔二〕炯炯,光明貌。
〔三〕徊徨,彷徨無主貌。
〔四〕闌幹,縱橫也。
古樂府:“月沒參橫,北鬥闌幹。
”鬥柄,謂北鬥星之柄也。
周邦彥(一〇五七—一一二一)字美成,錢塘人。
少疎雋少檢,不爲州裡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
元豐初,遊京師,獻《卞都賦》萬餘言。
神宗異之,召赴政事堂,自太學諸生一命爲正。
居五歲不遷。
後出教授廬州,知溧水縣。
徽宗時,官議禮局檢討,出知河中府,歷龍德府,徙明州。
入拜祕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
旋出知順昌府,徙處州,卒于南京之鴻慶宮。
邦彥好音樂,能自度曲。
提舉大晟府時,與萬俟詠諸人,討論古樂,創製新調,爲宋代音樂界及文藝界一大轉關。
後世推邦彥爲集大成之作家。
所作多長調,善鋪叙,富豔精工,無與匹敵,其技術精巧,尤能以健筆寫柔情。
惟以辭賦家爲長短句,漸開運用故典,雕琢字面之風,過於麗密,非初學所能瞭解。
茲選取其較清疎者,未足以見其全部風格也。
邦彥詞名《片玉集》,又稱《清真集》,有《宋六十家詞》本,《四印齋》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張元幹 賀新郎 寄李伯紀〔一〕丞相。
曳杖危樓去。
鬥〔二〕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
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蘆深處。
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三〕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
要斬樓蘭〔四〕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五〕謾暗澀、銅華塵土。
〔六〕喚取謫仙平章看,〔七〕過苕溪、尚許垂綸否?〔八〕風浩蕩,欲飛舉。
〔一〕李綱字伯紀,邵武人。
靖康初,爲兵部侍郎。
金人來侵,力主迎戰,被謫。
高宗即位,首召爲相,修内治,整邊防,講軍政,力圖恢復。
黃潛善等沮之,七十餘日而罷。
〔二〕鬥,北鬥星也。
〔三〕鼉,徒莪切,音駝。
鼉鼓,鼉皮所冒之鼓也。
此句言國人皆在醉生夢死中。
〔四〕樓蘭,漢西域國名。
昭帝元鳳中,傅介子以駿馬監使大宛,責樓蘭、龜茲國,以計斬樓蘭王。
〔五〕漢元帝遣王昭君和蕃,昭君出塞時,於馬上奏琵琶寫怨。
此句喻汴都宮人,盡隨徽欽二帝北行也。
〔六〕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潛然淚下。
”銅華,謂已銹之銅,仙人下淚,使銅益銹蝕,故稱“暗澀銅華塵土。
”此謂故宮悉爲敵人所有也。
〔七〕賀知章嘗稱李白爲“天上謫仙人,”借指伯紀。
平章,品評也。
〔八〕苕溪,在浙江吳興。
綸,釣絲也。
此句言國危如此,雖欲遯迹漁釣之間,不可得也。
石州慢 己酉秋,吳興舟中。
雨急雲飛,瞥然驚散,暮天涼月。
誰家疎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
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絶。
心折!長庚〔一〕光怒,羣盜縱橫,逆胡猖獗。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兩宮何處?〔二〕塞垣祗隔長江,〔三〕唾壺空擊悲歌缺。
〔四〕萬裡想龍沙,〔五〕泣孤臣吳越。
〔六〕 〔一〕長庚,即太白星,亦名金星。
〔二〕兩宮,謂徽欽二帝也。
〔三〕塞垣猶言邊城。
是時宋與金,隻長江一水之隔也。
〔四〕唾壺,即今之痰盂。
晉王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以如意擊唾壺爲節,壺口盡缺。
〔五〕龍沙在西北塞外,借指二帝所在也。
〔六〕吳越,今江浙之地。
浣溪沙 山繞平湖水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髮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