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二

關燈
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一〕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絃上説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二〕歸。

     〔一〕小蘋,晏氏家歌名,名蘋雲。

     〔二〕彩雲,喻美人,并切蘋雲之“雲”字。

     蝶戀花 醉别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裏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鷓鴣天 彩袖慇懃捧玉鐘,當年拌〔一〕卻醉顔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别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二〕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一〕拌音潘,(攵ㄢ)捐棄也。

    俗作拚。

     〔二〕缸音岡,(ㄍㄤ)與釭通,燈也。

     又 守得蓮開結伴遊,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雲隨棹,採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判〔一〕得爲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勁,〔二〕争奈朱顔不奈秋! 〔一〕判與拚通。

     〔二〕勁音敬,(ㄐ一ㄥ)強也。

     又 十裡樓臺倚翠微,〔一〕百花深處杜鵑嗁,慇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鸎取次〔二〕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隻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争奈〔三〕歸期未可期! 〔一〕翠微,《爾雅》:“未及上翠微,”謂山未及頂上,近旁陂陀之處,名翠微。

    一説山氣青縹色,故曰翠微。

     〔二〕取次,即次第也。

     〔三〕争奈,猶怎奈。

     又 陌上濛濛殘絮飛,杜鵑花裏杜鵑嗁。

    年年底事不歸去?怨月愁煙長爲誰?  梅雨細,曉風微,倚樓人聽欲沾衣。

    故園三度羣花謝,曼倩〔一〕天涯猶未歸! 〔一〕曼音萬。

    (ㄨㄢ)漢東方朔字曼倩,此作者自喻也。

     生查子 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

    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託哀絃語。

    絃語“願相逢,”知有相逢否? 南鄉子 花落未須悲,紅蕊明年又滿枝。

    唯有花間人别後,無期,水闊山長雁字遲。

      今日最相思,記得攀條話别離,共説春來春去事,多時,一點愁心入翠眉。

     又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謾〔一〕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夢裏關山路不知。

    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一〕謾音慢,(冖ㄢ)欺誑也。

     清平樂 暫來還去,輕似風頭絮,縱得相逢留不住,何況相逢無處!  去時略約黃昏,日華卻到朱門。

    别後幾番明月,素娥〔一〕應是消魂。

     〔一〕素娥,即嫦娥也。

     阮郎歸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

    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鳯冷,枕鸞孤,〔一〕愁腸待酒舒。

    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一〕鳳,鸞,皆衾枕上所繡之物,喻鸞飄鳳泊,極感淒涼也。

     點絳脣 花信〔一〕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

    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

    分飛〔二〕後,淚痕和酒,占了雙羅袖。

     〔一〕《演繁露》:“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

    ” 〔二〕分飛,離别也。

     虞美人 曲闌幹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

    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嬾調絃,猶有兩行閒淚寶筝前。

     思遠人 紅葉黃花秋意晩,千裡念行客。

    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别來,此情深處,紅箋爲無色。

     生查子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書少。

    兩鬢可憐青,隻爲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説與人人〔一〕道:“真個别離難,不似相逢好。

    ” 〔一〕宋詞中所言“人人”,皆謂那人,即意中人也。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殊幼子。

    嘗監潁川許田鎮,落拓以終。

    幾道生長富貴家,早年曾極聲伎之娛,既經衰落,不免今昔之感,發而爲詞,轉饒悽怨之音。

    黃庭堅序其詞,謂:“叔原嬉弄於樂府之餘,而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

    ”小令發展至小山,蓋已臻於頂點矣。

    傳世《小山詞》,有《宋六十家詞》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秦觀 憶仙姿 遙夜沈沈如水,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點絳脣 桃源。

     醉漾〔一〕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塵緣相誤,無計花閒住。

      煙水茫茫,回首斜陽暮。

    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一〕漾音様,(一ㄤ)水搖動貌。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澹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一〕閒掛小銀鉤。

     〔一〕寶簾,猶言珠簾也。

     減字木蘭花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

    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一〕香。

      黛蛾〔二〕長斂,任是東風吹不轉。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一〕篆音饌,(ㄓㄨㄢ)此言香煙如篆文也。

     〔二〕黛音代,(ㄉㄞ)青黑色,古以畫眉。

    黛蛾,言美人眉也。

     江城子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涙難收。

    猶記多情曾爲繫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一〕剗盡還生。

    念柳外青騘〔二〕别後,水邊紅袂分時,愴〔三〕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四〕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

    怎奈向,〔五〕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六〕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晩,濛濛殘雨籠晴。

    正銷凝,黃鸝又嗁數聲! 〔一〕萋音欺,(ㄑ一)萋萋,草盛貌。

     〔二〕青驄,馬也。

     〔三〕愴,(ㄘㄤ)悲傷也。

     〔四〕娉音平,(攵一ㄥ)婷音亭,(ㄊ一ㄥ)娉婷,美貌。

     〔五〕怎奈向,宋人俗語,猶言可奈何也。

     〔六〕綃音消,(ㄒ一ㄠ)生絲織物。

     鷓鴣天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嗁痕閒舊嗁痕。

    一春魚雁〔一〕無消息,千裡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二〕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一〕古《詩》:“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故相沿謂魚雁能傳書也。

     〔二〕甫能,猶言剛好。

     滿庭芳 紅蓼花繁,黃蘆葉亂,夜深玉露初零。

    霽〔一〕天空闊,雲淡楚江清。

    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

    金鉤細,絲綸〔二〕慢捲,牽動一潭星。

      時時橫短笛,清風皓〔三〕月,相與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飄萍。

    飲罷不妨醉卧,塵勞事,有耳誰聽?江風靜,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一〕霽音記,(ㄐ一)雨止也。

     〔二〕絲綸,釣絲也。

     〔三〕皓音號,(ㄏㄠ)白也。

     好事近 夢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一〕轉空碧。

    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一〕夭音杳。

    夭矯,飛騰貌。

     秦觀(一〇四九—一一〇〇)字少遊,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人。

    少豪雋,慷慨溢於文詞。

    既登進士第,元祐初,除大學博士。

    紹聖初,坐黨籍出通判杭州,貶監處州酒稅,削籍,徙郴州,繼編管橫州,又徙雷州。

    徽宗立,放還,至藤州,卒。

    觀爲蘇門四學士之一,最爲軾所愛重,而詞格溫婉,不似其師。

    元豐間,盛行於淮楚。

    迨遭遷謫,乃變爲悽厲之音,亦傷心人别有懷抱者也。

    所著《淮海詞》,有《宋六十家詞》本,及《彊村叢書》本。

     賀鑄 擣練子 砧面瑩,〔一〕杵聲齊,擣〔二〕就征衣淚墨題。

    寄到玉關〔三〕應萬裡,戍人猶在玉關西! 〔一〕砧知音切,(ㄓㄣ)擣衣石也。

    瑩,營去聲,玉石之光潔者。

     〔二〕擣音倒,舂也。

     〔三〕玉關,即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古爲通西域要道。

     又 斜月下,北風前,萬杵千砧擣欲穿。

    不爲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又 抛練杵,傍窗紗,巧剪征袍鬭出花。

    想見隴頭〔一〕長戍客,授衣〔二〕時節也思家。

     〔一〕隴頭即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跨甘肅清水縣。

     〔二〕《詩七月》:“九月授衣,”謂是時婦功成,可備禦寒之衣也。

     又 邊堠〔一〕遠,置郵稀,附與征人襯鐵衣。

    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

     〔一〕堠音候,土堡,所以探敵也。

     生查子 西津海鶻舟,〔一〕徑度滄江雨。

    雙艣本無情,鴉軋〔二〕如人語。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

    〔三〕何物繫君心?三歲扶牀〔四〕女。

     〔一〕鶻音骨,鷙鳥也。

    此謂舟如海鶻狀。

     〔二〕鴉軋,搖艣聲。

     〔三〕武昌北山有石,狀如人立,相傳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子餞送,於此山望夫,化爲石。

     〔四〕扶牀,謂幼女初學步也。

     浣溪沙 鼓動城頭啼暮鴉,過雲時送雨些些,〔一〕嫩涼如水透窗紗。

      弄影西廂侵戶月,分香東畔拂牆花,此時相望抵天涯。

     〔一〕些音賒。

    些些,猶言一點兒。

     又 樓角初銷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栖鴉,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撚〔一〕粉香歸洞戶,〔二〕更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 〔一〕撚讀如年上聲,(ㄋ一ㄢ)以指拈物也。

     〔二〕洞戶,猶言洞房,深邃之室也。

     眼兒媚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

    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郎先去,直待醉時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西江月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臨分少佇己倀倀,〔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

    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

     〔一〕倀,敕央切。

    (ㄔㄤ)倀倀,迷罔貌。

     鷓鴣天 重過閶門〔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二〕舊栖新壠〔三〕兩依依。

    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一〕閶門,蘇州城門之一。

    鑄曾挈家住蘇州。

     〔二〕晞音希,乾也。

     〔三〕舊栖,謂舊居寓宅,新壠,謂新築墳墓。

    此鑄追悼其妻之作也。

     青玉案 淩波不過橫塘路,〔一〕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二〕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二〕朱戶,隻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臯〔四〕暮,彩筆〔五〕新題斷腸句。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六〕 〔一〕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後人遂以“淩波”二字,代表美人行步。

    橫塘,在蘇州城外。

     〔二〕錦瑟二十五絃,以喻美人年歲。

     〔三〕瑣窗,窗櫺之鏤花紋者。

     〔四〕臯音高,岸也。

    蘅臯,謂有香草之江岸。

     〔五〕彩筆,猶言五色筆也。

    梁江淹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

    ”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

    爾後爲詩,絶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六〕鑄以此詞負盛名,時人呼爲“賀梅子。

    ” 賀鑄(一〇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越州山陰人。

    眉目聳拔,面鐵色,喜劇談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人以爲近俠。

    然博學強記,工語言,深婉麗密,如比粗繡。

    尤長於度曲,掇拾人所遺棄,少加櫽括,皆爲新奇。

    曾官泗州通判,以尚氣使酒,悒悒不得志,退居吳下。

    年七十四,客遊常州僧舍,卒。

    鑄詞語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