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一
關燈
小
中
大
馮延巳字正中,一名延嗣,廣陵人。
南唐中主時,累官翰林學士承旨,進中書侍郎,出知撫州。
秩滿還朝,拜左僕射,同平章事,改太子太傅,卒。
延巳工詩,雖貴且老不廢。
又以金陵盛時,内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燕集,多運藻思爲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
延巳詞開宋初歐晏諸家風氣,清深婉麗,時有感愴悽鬱之音。
小令發展至此,巳漸登峯造極矣。
有《陽春集》四印齋本最佳。
李煜 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遊上苑,〔一〕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一〕上苑,帝王之苑囿也。
又 閑夢遠,南國〔一〕正芳春。
船上管絃江面緑,滿城飛絮混輕塵,愁殺看花人。
〔一〕南國,謂江南也。
又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裡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擣練子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一〕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一〕砧音真,(ㄓㄣ)擣衣石也。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晩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一〕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重此處作平,讀如崇(ㄔㄨㄥ)複也。
又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翦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浣溪沙 轉燭〔一〕飄蓬〔二〕一夢歸,欲尋陳迹悵人非,天教心願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霑衣! 〔一〕杜甫詩:“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 〔二〕飄蓬,喻人生飄泊無定也。
清平樂 别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砌〔一〕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一〕砌音氣,(ㄑ一)階也。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一〕春意闌珊。
〔二〕羅衾〔三〕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四〕闌!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一〕潺音蟬,(ㄔㄢ)潺潺,水流聲。
〔二〕闌珊,猶言衰落。
〔三〕衾音親,(ㄑ一ㄣ)大被也。
〔四〕憑音平,(攵一ㄥ)依也。
又 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一〕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沈埋,〔二〕壯氣蒿萊。
〔三〕晩涼天浄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四〕空照秦淮! 〔一〕桁,航去聲,(ㄏㄤ)衣架也。
〔二〕晉雷煥至豐城,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
〔三〕謂壯氣委於草莽也。
〔四〕謂故都宮殿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徃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後主(九三七—九七八)名煜,元宗(璟)第六子。
初名從嘉,以次封吳王。
元宗十九年,立爲太子。
元宗南巡,留金陵監國,旋嗣位於金陵。
在位十有五年,至開寶八年,國滅,入宋。
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八日,被害殂,年四十二。
後主性喜文學,通音樂,作爲小詞,富豔精工,突過《花間》諸作者。
迨國亡入汴,日惟度其“眼淚洗面”生活,詞格爲之一變。
含思悽惋,直以血淚凝成。
後來有“詞聖”之稱,洵無愧色。
詞本娛賓遣興之資,不能充分表現作者個性。
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宋代蘇辛諸家,實亦間接受其影響。
特以身世關係,風格各不相同耳。
後主詞有侯刻《名家詞集》本及王國維校記本。
範仲淹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一〕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障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二〕歸無計!羌管〔三〕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一〕衡陽今湖南衡陽縣。
〔二〕燕然山在外蒙古賽音諾顔部,今名杭愛山。
後漢竇憲追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三〕羌管,羌笛也。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禦街行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捲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鐙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範仲淹(九八九—一〇五二)字希文,其先邠人,後徙吳縣。
大中祥符八年進士,仕至樞密副使。
以資政殿學士爲陝西四路宣撫使,防禦西夏,西夏畏之,稱爲“範家老子。
”歷知邠州、鄧州、荊南、杭州、青州,卒諡文正。
仲淹嘗言:“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功業彪炳,固不以文學稱,而其詞激壯沈雄,雖寫離情,亦復大筆振迅,不作一軟媚語,自是英雄本色,亦蘇辛派之先河也。
《彊邨叢書》輯刻其詞六首爲《範文正公》詩餘。
張先 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
沈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天仙子 水調〔一〕數聲持酒聽,午睡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翠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一〕《水調》,隋煬帝開河時所製曲,其聲甚哀。
張先(九九〇—一〇七八)字子野,吳興人,天聖八年進士,嘗知吳江縣。
晏殊尹京兆,辟爲通判。
累官都官郎中,歷知虢州渝州。
晚居西湖,嘗與蘇軾唱和。
軾稱其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餘波雲。
先詞與柳永齊名,人以爲先不及永,而先作格高韻遠,無永之淫濫,惟慢詞創作不及永之多耳。
《彊邨叢書》有《張子野詞》二卷,又《補遺》二卷。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迴?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又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别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望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清平樂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緑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一〕花殘,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一〕槿音緊,(ㄐ一ㄣ)木槿,灌木花,朝開暮斂。
又 紅牋小字,説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緑波依舊東流! 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緑徧,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一〕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鑪香靜逐遊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一〕濛音蒙,(冖ㄥ)濛濛,微雨貌。
又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闌總是銷魂處。
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一〕羅衣,香殘蕙炷,〔二〕天長不禁迢迢路。
垂楊隻解惹春風,何曾繫得行人住? 〔一〕同暖。
〔二〕炷(ㄓㄨ)燈心,又爇香一枝曰一炷。
又 祖席〔一〕離歌,長亭别宴,香塵已隔猶迴面。
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隻送平波遠。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徧。
〔一〕祖席,餞行筵席也,祭道神曰祖。
晏殊(九九一—一〇五五)字同叔,撫州臨川人。
七歲,以神童薦。
真宗召對,與進士千餘人,並試廷中,神氣不懾。
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身。
仁宗時,累官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卒,諡元獻。
殊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範仲淹、韓琦、富弼等,皆出其門
南唐中主時,累官翰林學士承旨,進中書侍郎,出知撫州。
秩滿還朝,拜左僕射,同平章事,改太子太傅,卒。
延巳工詩,雖貴且老不廢。
又以金陵盛時,内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燕集,多運藻思爲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
延巳詞開宋初歐晏諸家風氣,清深婉麗,時有感愴悽鬱之音。
小令發展至此,巳漸登峯造極矣。
有《陽春集》四印齋本最佳。
李煜 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遊上苑,〔一〕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一〕上苑,帝王之苑囿也。
又 閑夢遠,南國〔一〕正芳春。
船上管絃江面緑,滿城飛絮混輕塵,愁殺看花人。
〔一〕南國,謂江南也。
又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裡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擣練子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一〕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一〕砧音真,(ㄓㄣ)擣衣石也。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晩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一〕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重此處作平,讀如崇(ㄔㄨㄥ)複也。
又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翦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浣溪沙 轉燭〔一〕飄蓬〔二〕一夢歸,欲尋陳迹悵人非,天教心願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霑衣! 〔一〕杜甫詩:“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 〔二〕飄蓬,喻人生飄泊無定也。
清平樂 别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砌〔一〕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一〕砌音氣,(ㄑ一)階也。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一〕春意闌珊。
〔二〕羅衾〔三〕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四〕闌!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一〕潺音蟬,(ㄔㄢ)潺潺,水流聲。
〔二〕闌珊,猶言衰落。
〔三〕衾音親,(ㄑ一ㄣ)大被也。
〔四〕憑音平,(攵一ㄥ)依也。
又 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一〕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沈埋,〔二〕壯氣蒿萊。
〔三〕晩涼天浄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四〕空照秦淮! 〔一〕桁,航去聲,(ㄏㄤ)衣架也。
〔二〕晉雷煥至豐城,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
〔三〕謂壯氣委於草莽也。
〔四〕謂故都宮殿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徃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後主(九三七—九七八)名煜,元宗(璟)第六子。
初名從嘉,以次封吳王。
元宗十九年,立爲太子。
元宗南巡,留金陵監國,旋嗣位於金陵。
在位十有五年,至開寶八年,國滅,入宋。
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八日,被害殂,年四十二。
後主性喜文學,通音樂,作爲小詞,富豔精工,突過《花間》諸作者。
迨國亡入汴,日惟度其“眼淚洗面”生活,詞格爲之一變。
含思悽惋,直以血淚凝成。
後來有“詞聖”之稱,洵無愧色。
詞本娛賓遣興之資,不能充分表現作者個性。
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宋代蘇辛諸家,實亦間接受其影響。
特以身世關係,風格各不相同耳。
後主詞有侯刻《名家詞集》本及王國維校記本。
範仲淹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一〕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障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二〕歸無計!羌管〔三〕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一〕衡陽今湖南衡陽縣。
〔二〕燕然山在外蒙古賽音諾顔部,今名杭愛山。
後漢竇憲追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三〕羌管,羌笛也。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禦街行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捲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鐙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範仲淹(九八九—一〇五二)字希文,其先邠人,後徙吳縣。
大中祥符八年進士,仕至樞密副使。
以資政殿學士爲陝西四路宣撫使,防禦西夏,西夏畏之,稱爲“範家老子。
”歷知邠州、鄧州、荊南、杭州、青州,卒諡文正。
仲淹嘗言:“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功業彪炳,固不以文學稱,而其詞激壯沈雄,雖寫離情,亦復大筆振迅,不作一軟媚語,自是英雄本色,亦蘇辛派之先河也。
《彊邨叢書》輯刻其詞六首爲《範文正公》詩餘。
張先 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
沈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天仙子 水調〔一〕數聲持酒聽,午睡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翠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一〕《水調》,隋煬帝開河時所製曲,其聲甚哀。
張先(九九〇—一〇七八)字子野,吳興人,天聖八年進士,嘗知吳江縣。
晏殊尹京兆,辟爲通判。
累官都官郎中,歷知虢州渝州。
晚居西湖,嘗與蘇軾唱和。
軾稱其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餘波雲。
先詞與柳永齊名,人以爲先不及永,而先作格高韻遠,無永之淫濫,惟慢詞創作不及永之多耳。
《彊邨叢書》有《張子野詞》二卷,又《補遺》二卷。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迴?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又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别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望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清平樂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緑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一〕花殘,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一〕槿音緊,(ㄐ一ㄣ)木槿,灌木花,朝開暮斂。
又 紅牋小字,説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緑波依舊東流! 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緑徧,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一〕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鑪香靜逐遊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一〕濛音蒙,(冖ㄥ)濛濛,微雨貌。
又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闌總是銷魂處。
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一〕羅衣,香殘蕙炷,〔二〕天長不禁迢迢路。
垂楊隻解惹春風,何曾繫得行人住? 〔一〕同暖。
〔二〕炷(ㄓㄨ)燈心,又爇香一枝曰一炷。
又 祖席〔一〕離歌,長亭别宴,香塵已隔猶迴面。
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隻送平波遠。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徧。
〔一〕祖席,餞行筵席也,祭道神曰祖。
晏殊(九九一—一〇五五)字同叔,撫州臨川人。
七歲,以神童薦。
真宗召對,與進士千餘人,並試廷中,神氣不懾。
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身。
仁宗時,累官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卒,諡元獻。
殊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範仲淹、韓琦、富弼等,皆出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