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一
關燈
小
中
大
李白
菩薩蠻
平林漠漠〔一〕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二〕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一〕漠漠,布列貌。
〔二〕暝色,暮色也。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一〕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二〕傷别。
樂遊原〔三〕上清秋節,鹹陽〔四〕古道音塵絶。
音塵絶,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一〕秦人謂好曰娥。
秦娥猶言秦氏好女子也。
樂府《羅敷豔歌》:“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 〔二〕霸陵,漢文帝陵,在陝西長安縣東。
〔三〕樂遊原在陝西長安縣南。
漢宣帝立廟宇曲江池之北,號樂遊,世因稱其地爲樂遊原。
原居京城之最高處,四望寬敞。
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鹹就此登賞祓禊。
〔四〕鹹陽,秦漢都城所在。
《三秦記》:“地在九嵏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陽,故曰鹹陽。
” 李白(七〇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蜀人,一雲山東人。
天寶初,遊長安,賀知章稱爲“謫仙人,”薦於明皇,召見金鑾殿,命供奉翰林。
懇求還山,賜金放歸。
後坐永王璘事,流夜郎,會赦還,卒于當塗。
明皇時,詩人填詞之風未盛,黃昇《唐宋諸賢絶妙詞選》稱太白二詞,爲百代詞曲之祖,而世多疑非李作。
歐陽炯《花間集序》亦僅言太白有應制《清平調辭》,不言曾作長短句樂章。
近人又謂《菩薩蠻》曲,明皇時尚未入中國,白不應預爲填詞。
然崔令欽《教坊記》已有此曲,懷疑者亦無充分證據。
二詞氣象壯闊,音節高抗,故仍録冠本編雲。
張志和 漁父 西塞山〔一〕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二〕魚肥。
青箬〔三〕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西塞山在浙江吳興縣。
〔二〕鱖讀如厥,魚名。
〔三〕箬音若,楚人謂竹皮曰箬,亦作篛。
張志和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人。
肅宗命待詔翰林,坐貶不復仕,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自稱“煙波釣徒。
”其“西塞山前”一詞,最爲宋人所樂道雲。
韋應物 調笑令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一〕下。
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一〕燕支山,在匈奴境内。
匈奴中謡雲:“奪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顔色!” 又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離。
離别!離别!河漢雖同路絶! 〔一〕河漢,天上銀河也。
韋應物,京兆人。
官左司郎中。
貞元初,歷江州蘇州刺史。
性高潔,所在焚香掃地。
詩最有名。
郭茂倩《樂府詩集近代曲辭》録其《調笑》二首如上。
可知唐中葉,詩人倚曲填詞之風,已漸盛行矣。
王建 調笑令 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
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又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
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
腸斷!腸斷!鷓鴣〔一〕夜飛失伴! 〔一〕鷓音這,(ㄓ)鴣音孤,(ㄍㄨ)鳥名。
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大曆十年(七一五)進士。
太和中,官陝州司馬。
建工新樂府,與張籍齊名,時稱“張王樂府。
”《樂府詩集·近代曲辭》録其《宮中調笑》四首,茲選二首如上。
劉禹錫 憶江南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一〕叢蘭裛〔二〕露似霑巾。
獨坐亦含嚬。
〔一〕袂音妹,(冖)袖也。
〔二〕裛音挹,(一)香襲衣也。
又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一〕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一〕竹葉,酒名。
劉禹錫(七七二—八四二)字夢得,中山人。
貞元中進士,爲監察禦史,坐王叔文黨,貶郎州司馬,召還,復出刺連州,又歷和二州,入爲主客郎,遷太子賓客,會昌初卒。
禹錫與白居易並極注意民間歌曲既,依沅湘間民歌音節,爲《竹枝詞》,又相率爲長短句。
在其詩集中於《憶江南》詞題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爲句。
”近人胡適遂據以爲詩人填詞之始。
雖其言未必可信,而劉白有意採用民歌音節,以開詩人填詞之風氣,則可無疑也。
《樂府詩集》録禹錫長短句詞,有《憶江南·瀟湘神》各二首。
白居易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緑如藍。
能不憶江南? 〔一〕諳音安,(ㄢ)悉也。
又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又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一〕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二〕雙舞醉芙蓉。
早晚得相逢。
〔一〕吳宮謂蘇州有吳王宮。
〔二〕娃(ㄨㄚ),美女也。
吳娃謂吳中美女。
長相思 汴水〔一〕流,泗水〔二〕流,流到瓜洲〔三〕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一〕汴音辨,(ㄅ一ㄢ)水名,由河南境,經徐州合泗入淮。
〔二〕泗音四,()水名,自山東境經徐州至清河縣入淮。
〔三〕瓜洲在今江蘇江都縣南江濱。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徙下邽。
貞元十四年(七九八)進士,元和初,入翰林爲學士,貶江州司馬,徙忠州,復刺杭州蘇州,會昌初,以刑部尚書緻仕卒。
居易亦善爲新樂府,嘗與劉禹錫,唱和,時號“劉白。
”《樂府詩集》録其《憶江南》詞三首。
李昱 菩薩蠻 登樓遙望秦宮殿,〔一〕茫茫隻見雙飛燕!渭水〔二〕一條流,千山與萬立。
遠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内〔三〕中! 〔一〕秦宮殿,謂長安宮殿也。
《中朝故事》:“乾寧三年,李茂貞之變,帝次華州,韓建迎歸郡中,帝鬱鬱不樂,每登城西齊雲樓遠望。
” 〔二〕渭水,在陝西境中。
〔三〕大内,天子所居也。
又 飄飄且在三峯〔一〕下,秋風往往堪霑灑。
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
思夢時時睡,不語長如醉。
早晚是歸期,蒼穹〔二〕知不知? 〔一〕三峯,謂太華三峯也。
〔二〕穹音窮,(ㄑㄩㄥ)天曰穹蒼。
唐昭宗名昱,懿宗第七子,攻書,好文。
嗣位後,爲宦官韓全誨等劫幸鳳翔,後遷洛陽,爲朱全忠所弑。
二詞哀怨沈鬱,風格甚高,與李後主降宋以後之作,皆血淚凝成之文字也。
溫庭筠 憶江南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一〕碧雲斜。
〔一〕曳音意,(一)牽引也。
又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一〕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一〕脈脈,含情慾吐之貌。
遐方怨 憑繡檻,解羅幃。
〔一〕未得君書,斷腸瀟湘〔二〕春鴈飛。
不知征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三〕 〔一〕幃音危,(ㄨ)與帷通。
〔二〕瀟湘二水,在今湖南省境。
〔三〕霏音非,(ㄈ)霏霏,雨雪貌。
玉蝴蝶 秋風淒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鴈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菩薩蠻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一〕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二〕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嗁,緑窗殘夢迷。
〔一〕嫋音鳥,(ㄋ一ㄠ)娜音挪,(ㄋㄨ)嫋娜,柔美貌。
〔二〕萋音欺,(ㄑ一)萋萋,草盛貌。
〔三〕子規,鳥名,即杜鵑也。
更漏子 星鬥〔一〕稀,鐘鼓歇,簾外曉鸎殘月。
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
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一〕鬥,南北鬥,皆星名。
又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
暝色〔二〕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一〕漠漠,布列貌。
〔二〕暝色,暮色也。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一〕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二〕傷别。
樂遊原〔三〕上清秋節,鹹陽〔四〕古道音塵絶。
音塵絶,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一〕秦人謂好曰娥。
秦娥猶言秦氏好女子也。
樂府《羅敷豔歌》:“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 〔二〕霸陵,漢文帝陵,在陝西長安縣東。
〔三〕樂遊原在陝西長安縣南。
漢宣帝立廟宇曲江池之北,號樂遊,世因稱其地爲樂遊原。
原居京城之最高處,四望寬敞。
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鹹就此登賞祓禊。
〔四〕鹹陽,秦漢都城所在。
《三秦記》:“地在九嵏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陽,故曰鹹陽。
” 李白(七〇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蜀人,一雲山東人。
天寶初,遊長安,賀知章稱爲“謫仙人,”薦於明皇,召見金鑾殿,命供奉翰林。
懇求還山,賜金放歸。
後坐永王璘事,流夜郎,會赦還,卒于當塗。
明皇時,詩人填詞之風未盛,黃昇《唐宋諸賢絶妙詞選》稱太白二詞,爲百代詞曲之祖,而世多疑非李作。
歐陽炯《花間集序》亦僅言太白有應制《清平調辭》,不言曾作長短句樂章。
近人又謂《菩薩蠻》曲,明皇時尚未入中國,白不應預爲填詞。
然崔令欽《教坊記》已有此曲,懷疑者亦無充分證據。
二詞氣象壯闊,音節高抗,故仍録冠本編雲。
張志和 漁父 西塞山〔一〕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二〕魚肥。
青箬〔三〕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西塞山在浙江吳興縣。
〔二〕鱖讀如厥,魚名。
〔三〕箬音若,楚人謂竹皮曰箬,亦作篛。
張志和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人。
肅宗命待詔翰林,坐貶不復仕,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自稱“煙波釣徒。
”其“西塞山前”一詞,最爲宋人所樂道雲。
韋應物 調笑令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一〕下。
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一〕燕支山,在匈奴境内。
匈奴中謡雲:“奪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顔色!” 又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離。
離别!離别!河漢雖同路絶! 〔一〕河漢,天上銀河也。
韋應物,京兆人。
官左司郎中。
貞元初,歷江州蘇州刺史。
性高潔,所在焚香掃地。
詩最有名。
郭茂倩《樂府詩集近代曲辭》録其《調笑》二首如上。
可知唐中葉,詩人倚曲填詞之風,已漸盛行矣。
王建 調笑令 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
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又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
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
腸斷!腸斷!鷓鴣〔一〕夜飛失伴! 〔一〕鷓音這,(ㄓ)鴣音孤,(ㄍㄨ)鳥名。
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大曆十年(七一五)進士。
太和中,官陝州司馬。
建工新樂府,與張籍齊名,時稱“張王樂府。
”《樂府詩集·近代曲辭》録其《宮中調笑》四首,茲選二首如上。
劉禹錫 憶江南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一〕叢蘭裛〔二〕露似霑巾。
獨坐亦含嚬。
〔一〕袂音妹,(冖)袖也。
〔二〕裛音挹,(一)香襲衣也。
又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一〕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一〕竹葉,酒名。
劉禹錫(七七二—八四二)字夢得,中山人。
貞元中進士,爲監察禦史,坐王叔文黨,貶郎州司馬,召還,復出刺連州,又歷和二州,入爲主客郎,遷太子賓客,會昌初卒。
禹錫與白居易並極注意民間歌曲既,依沅湘間民歌音節,爲《竹枝詞》,又相率爲長短句。
在其詩集中於《憶江南》詞題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爲句。
”近人胡適遂據以爲詩人填詞之始。
雖其言未必可信,而劉白有意採用民歌音節,以開詩人填詞之風氣,則可無疑也。
《樂府詩集》録禹錫長短句詞,有《憶江南·瀟湘神》各二首。
白居易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緑如藍。
能不憶江南? 〔一〕諳音安,(ㄢ)悉也。
又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又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一〕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二〕雙舞醉芙蓉。
早晚得相逢。
〔一〕吳宮謂蘇州有吳王宮。
〔二〕娃(ㄨㄚ),美女也。
吳娃謂吳中美女。
長相思 汴水〔一〕流,泗水〔二〕流,流到瓜洲〔三〕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一〕汴音辨,(ㄅ一ㄢ)水名,由河南境,經徐州合泗入淮。
〔二〕泗音四,()水名,自山東境經徐州至清河縣入淮。
〔三〕瓜洲在今江蘇江都縣南江濱。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徙下邽。
貞元十四年(七九八)進士,元和初,入翰林爲學士,貶江州司馬,徙忠州,復刺杭州蘇州,會昌初,以刑部尚書緻仕卒。
居易亦善爲新樂府,嘗與劉禹錫,唱和,時號“劉白。
”《樂府詩集》録其《憶江南》詞三首。
李昱 菩薩蠻 登樓遙望秦宮殿,〔一〕茫茫隻見雙飛燕!渭水〔二〕一條流,千山與萬立。
遠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内〔三〕中! 〔一〕秦宮殿,謂長安宮殿也。
《中朝故事》:“乾寧三年,李茂貞之變,帝次華州,韓建迎歸郡中,帝鬱鬱不樂,每登城西齊雲樓遠望。
” 〔二〕渭水,在陝西境中。
〔三〕大内,天子所居也。
又 飄飄且在三峯〔一〕下,秋風往往堪霑灑。
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
思夢時時睡,不語長如醉。
早晚是歸期,蒼穹〔二〕知不知? 〔一〕三峯,謂太華三峯也。
〔二〕穹音窮,(ㄑㄩㄥ)天曰穹蒼。
唐昭宗名昱,懿宗第七子,攻書,好文。
嗣位後,爲宦官韓全誨等劫幸鳳翔,後遷洛陽,爲朱全忠所弑。
二詞哀怨沈鬱,風格甚高,與李後主降宋以後之作,皆血淚凝成之文字也。
溫庭筠 憶江南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一〕碧雲斜。
〔一〕曳音意,(一)牽引也。
又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一〕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一〕脈脈,含情慾吐之貌。
遐方怨 憑繡檻,解羅幃。
〔一〕未得君書,斷腸瀟湘〔二〕春鴈飛。
不知征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三〕 〔一〕幃音危,(ㄨ)與帷通。
〔二〕瀟湘二水,在今湖南省境。
〔三〕霏音非,(ㄈ)霏霏,雨雪貌。
玉蝴蝶 秋風淒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鴈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菩薩蠻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一〕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二〕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嗁,緑窗殘夢迷。
〔一〕嫋音鳥,(ㄋ一ㄠ)娜音挪,(ㄋㄨ)嫋娜,柔美貌。
〔二〕萋音欺,(ㄑ一)萋萋,草盛貌。
〔三〕子規,鳥名,即杜鵑也。
更漏子 星鬥〔一〕稀,鐘鼓歇,簾外曉鸎殘月。
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
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一〕鬥,南北鬥,皆星名。
又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