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七言絕句
關燈
小
中
大
南山讌集,歸路作
十裡煙花春近遠,一樽香碧玉東西。
歸時月出重城閉,燈火千家路欲迷 征婦怨 交河霜落雁南飛,九月金城未解圍。
征夫不知郞已沒,夜深猶自擣寒衣。
與子敏夢得,夜登兩宜堂,以西江月分韻,餘得西字 江空水落露凄凄,沙上鳴禽不定棲。
高閣拳簾人夜語,月輪移在海山西。
送義上人之松都〈二首〉 其一 六年辛苦已忘言,萬事都歸不二門。
古寺翻經秋又盡,萬山紅葉自黃昏。
其二 空山水落響寒溪,古寺重來意自迷。
淸坐一番微雨歇,夕陽依舊在吾西。
寒食 城頭春酒賽神歸 城頭春酒賽神歸,城外人家盡掩扉。
小雨霏霏濕枯樹,寒鴉銜得紙錢飛。
祭罷原頭日已斜 祭罷原頭日已斜,紙錢翻處有鳴鴉。
山蹊寂寂人歸去,雨打棠梨一樹花。
寄具容 其一 年年同賞禁城花,別後那堪度歲華。
鴻雁不來春又晩,一船風雨在天涯。
附次韻 春雨冥濛欲放花,客窓癡坐感韶華。
曉星寥落子規歇,夢斷江南天一涯。
宿大津院 夕投孤錧抱鞍眠,破屋疏簷仰見天。
聽得廚人連曉語,艱難各說壬辰年。
〈壬字平聲,此用側,讀乃國音,如杭州十字例。
〉 題金晉卿郊居,次元常丈人韻 孤村感暮雪皚皚,竹下柴扉午未開。
中酒擁衾慵不起,主人扶首勸餘杯。
林下十詠 早春 早春林木澹孤淸,無數山禽下上鳴。
昨夜無端南澗雨,澗邊多少草芽生。
〈右早春〉 暮春 疏籬短短兩三家,水滿池溏吠亂蛙。
山客夢回山鳥語,曉風催發碧桃花。
〈右暮春〉 悶旱 春事闌殘雨不來,野田無水起黃埃。
老農淸曉開門出,山下尋泉午未回。
〈右悶旱〉 喜雨 澗邊靑草漸看長,階上閑花滿意香。
蓬戶拳簾終日雨,小池鳧浴綠汪汪。
〈右喜雨〉 無為 避俗年來不過溪,小堂分與白雲棲。
晴窗日午無人到,唯有山禽樹上啼。
〈右無為〉 觀物 鳶魚飛躍太和中,萬物浮沈一氣融。
春雨歇時庭草綠,這般生意與人同。
〈右觀物〉 溪亭 林下淸溪溪上亭,亭邊無數亂峯靑。
幽人醉臥日西夕,萬壑松風吹自醒。
〈右溪亭〉 獨樂 已將身世寄山樊,俗客年來不到門。
四壁圖書燈一盞,此間眞意欲忘言。
〈右獨樂〉 觀心 此心非色亦非空,方寸之間萬理融。
本地風光誰解得,向來都在寂然中。
〈右觀心〉 存養 世間萬事總相忘,顏氏簞瓢一味長。
淸曉卷書聊合眼,一簾微雨可燒香。
〈右存養〉 馬上得詩 世事如今不管他,隻將詩句了山河。
可憐馬上平生得,持比劉翁果孰多。
過鄭松江墓有感 空山木落雨蕭蕭,相國風流此寂寥? 惆悵一杯難更進,昔年歌曲即今朝! 〈公嘗有短歌,道死後誰勸一杯酒之意。
〉 瓶梅 盡日巡簷意未闌,折來要向靜中看。
孤燈照作橫斜影,水在玉瓶春夜寒。
題仙滄精舍 松下縈回一逕微,竹林高處見巖扉。
山光水色自淸絶,更被斜陽來發揮。
次林子定韻,贈山人 到無知處得眞知,始覺坐忘成坐馳。
報道西湖林處士,本來無笛若爲吹。
〈林詩雲:「歸把祖家無孔笛,碧潭明月盡情吹。
」〉 初春 天邊梅柳又沾衣,意落江南尙未歸。
夢裏茫茫無限事,回頭二十九年非。
效香奩體 雲屛斜掩翠眉顰,不恨紅顏隻怨春。
窗外綠簾簾外路,路中多少斷腸人。
抱兒有感 赤子胡然我念之,曾聞為父止於慈。
白頭永隔趨庭日,忍想吾身似汝時。
書懷 獻賦論兵心事違,此生蓬纍欲何依。
風塵滿眼知音少,海上千峯獨掩扉。
醉贈秋娘 楊州一夢杳難追,此地琴尊本不期。
莫唱江南斷腸曲,向來存沒不勝悲。
送玄翁歸湖南 其一 聽雨江樓淸夜深,離情到此已難禁。
湖南去去一千裡,他日相思何限心。
附次韻 北極迢迢南鬥深,離懷垂老若爲禁。
夜寒鴻海生明月,斟酌玄翁一片心。
旅食鱸膾 長綱擁出碧波間,白雪堆盤解破顏。
巨口細鱗風味好,此行非但為名山。
〈附識:餘之遊湖南也,嘗四月喫蓴,作一絶雲:「湖南佳緻似江東,此物多生野水中。
張翰從來不知味,歸帆何必待秋風。
」今喫鱸魚,偶記此作,因幷錄。
〉 六月初五夜夢,入古寺,賦一絶,覺而記得 滿林霜葉鬧秋聲,咽咽寒蛩到曉鳴。
更有風泉助蕭瑟,便敎歸夢不分明。
〈到曉鳴,本作語夜涼,不協韻,故改之。
〉 夢得一小冊,乃金德齡詩集也。
其首一篇曰《醉時歌》,餘三復得之。
其詞曰:「時歌此曲無人聞,我不要醉花月,我不要樹功勳。
樹功勳也是浮雲,醉花月也是浮雲。
醉時歌無人知我心,隻願長劍奉明君。
」既覺悵然悲之,為作一絶。
將軍昔日把金戈,壯志中摧奈命何? 地下英靈無限恨,分別一曲醉時歌! 捕蠅飼鷄兒,戲作 烏鳶何愛蟻何憎,一視同仁我未能。
不把蟲鷄辨得失,盤中隻喜減秋蠅。
秋日,題宋子淸蓮亭 小塘秋色在枯荷,折藕寒香浸碧波。
好是酒醒欹枕處,一軒寥落雨聲多。
謝五山寄一枝菊 雨後秋花濕滿枝,故人遙寄歲寒姿。
憑渠更覺年華晩,獨嗅淸香有所思。
存歿〈二首〉 其一 尹生〈名尙賓,字觀仲。
〉詩思秋天杳,李子〈名榮元,字子善。
〉淸談玉露繁。
江海幾年音信絶,古墳衰草自黃昏。
其二 形骸礧磈具公受,眉宇淸奇姜子舒。
塵世五年雙眼淚,湖山千裡一封書。
睡起 西窗睡起對斜陽,花影參差柳影長。
深巷閉門無客到,博山終日費都梁。
〈香名〉 寄李楨求畫
歸時月出重城閉,燈火千家路欲迷 征婦怨 交河霜落雁南飛,九月金城未解圍。
征夫不知郞已沒,夜深猶自擣寒衣。
與子敏夢得,夜登兩宜堂,以西江月分韻,餘得西字 江空水落露凄凄,沙上鳴禽不定棲。
高閣拳簾人夜語,月輪移在海山西。
送義上人之松都〈二首〉 其一 六年辛苦已忘言,萬事都歸不二門。
古寺翻經秋又盡,萬山紅葉自黃昏。
其二 空山水落響寒溪,古寺重來意自迷。
淸坐一番微雨歇,夕陽依舊在吾西。
寒食 城頭春酒賽神歸 城頭春酒賽神歸,城外人家盡掩扉。
小雨霏霏濕枯樹,寒鴉銜得紙錢飛。
祭罷原頭日已斜 祭罷原頭日已斜,紙錢翻處有鳴鴉。
山蹊寂寂人歸去,雨打棠梨一樹花。
寄具容 其一 年年同賞禁城花,別後那堪度歲華。
鴻雁不來春又晩,一船風雨在天涯。
附次韻 春雨冥濛欲放花,客窓癡坐感韶華。
曉星寥落子規歇,夢斷江南天一涯。
宿大津院 夕投孤錧抱鞍眠,破屋疏簷仰見天。
聽得廚人連曉語,艱難各說壬辰年。
〈壬字平聲,此用側,讀乃國音,如杭州十字例。
〉 題金晉卿郊居,次元常丈人韻 孤村感暮雪皚皚,竹下柴扉午未開。
中酒擁衾慵不起,主人扶首勸餘杯。
林下十詠 早春 早春林木澹孤淸,無數山禽下上鳴。
昨夜無端南澗雨,澗邊多少草芽生。
〈右早春〉 暮春 疏籬短短兩三家,水滿池溏吠亂蛙。
山客夢回山鳥語,曉風催發碧桃花。
〈右暮春〉 悶旱 春事闌殘雨不來,野田無水起黃埃。
老農淸曉開門出,山下尋泉午未回。
〈右悶旱〉 喜雨 澗邊靑草漸看長,階上閑花滿意香。
蓬戶拳簾終日雨,小池鳧浴綠汪汪。
〈右喜雨〉 無為 避俗年來不過溪,小堂分與白雲棲。
晴窗日午無人到,唯有山禽樹上啼。
〈右無為〉 觀物 鳶魚飛躍太和中,萬物浮沈一氣融。
春雨歇時庭草綠,這般生意與人同。
〈右觀物〉 溪亭 林下淸溪溪上亭,亭邊無數亂峯靑。
幽人醉臥日西夕,萬壑松風吹自醒。
〈右溪亭〉 獨樂 已將身世寄山樊,俗客年來不到門。
四壁圖書燈一盞,此間眞意欲忘言。
〈右獨樂〉 觀心 此心非色亦非空,方寸之間萬理融。
本地風光誰解得,向來都在寂然中。
〈右觀心〉 存養 世間萬事總相忘,顏氏簞瓢一味長。
淸曉卷書聊合眼,一簾微雨可燒香。
〈右存養〉 馬上得詩 世事如今不管他,隻將詩句了山河。
可憐馬上平生得,持比劉翁果孰多。
過鄭松江墓有感 空山木落雨蕭蕭,相國風流此寂寥? 惆悵一杯難更進,昔年歌曲即今朝! 〈公嘗有短歌,道死後誰勸一杯酒之意。
〉 瓶梅 盡日巡簷意未闌,折來要向靜中看。
孤燈照作橫斜影,水在玉瓶春夜寒。
題仙滄精舍 松下縈回一逕微,竹林高處見巖扉。
山光水色自淸絶,更被斜陽來發揮。
次林子定韻,贈山人 到無知處得眞知,始覺坐忘成坐馳。
報道西湖林處士,本來無笛若爲吹。
〈林詩雲:「歸把祖家無孔笛,碧潭明月盡情吹。
」〉 初春 天邊梅柳又沾衣,意落江南尙未歸。
夢裏茫茫無限事,回頭二十九年非。
效香奩體 雲屛斜掩翠眉顰,不恨紅顏隻怨春。
窗外綠簾簾外路,路中多少斷腸人。
抱兒有感 赤子胡然我念之,曾聞為父止於慈。
白頭永隔趨庭日,忍想吾身似汝時。
書懷 獻賦論兵心事違,此生蓬纍欲何依。
風塵滿眼知音少,海上千峯獨掩扉。
醉贈秋娘 楊州一夢杳難追,此地琴尊本不期。
莫唱江南斷腸曲,向來存沒不勝悲。
送玄翁歸湖南 其一 聽雨江樓淸夜深,離情到此已難禁。
湖南去去一千裡,他日相思何限心。
附次韻 北極迢迢南鬥深,離懷垂老若爲禁。
夜寒鴻海生明月,斟酌玄翁一片心。
旅食鱸膾 長綱擁出碧波間,白雪堆盤解破顏。
巨口細鱗風味好,此行非但為名山。
〈附識:餘之遊湖南也,嘗四月喫蓴,作一絶雲:「湖南佳緻似江東,此物多生野水中。
張翰從來不知味,歸帆何必待秋風。
」今喫鱸魚,偶記此作,因幷錄。
〉 六月初五夜夢,入古寺,賦一絶,覺而記得 滿林霜葉鬧秋聲,咽咽寒蛩到曉鳴。
更有風泉助蕭瑟,便敎歸夢不分明。
〈到曉鳴,本作語夜涼,不協韻,故改之。
〉 夢得一小冊,乃金德齡詩集也。
其首一篇曰《醉時歌》,餘三復得之。
其詞曰:「時歌此曲無人聞,我不要醉花月,我不要樹功勳。
樹功勳也是浮雲,醉花月也是浮雲。
醉時歌無人知我心,隻願長劍奉明君。
」既覺悵然悲之,為作一絶。
將軍昔日把金戈,壯志中摧奈命何? 地下英靈無限恨,分別一曲醉時歌! 捕蠅飼鷄兒,戲作 烏鳶何愛蟻何憎,一視同仁我未能。
不把蟲鷄辨得失,盤中隻喜減秋蠅。
秋日,題宋子淸蓮亭 小塘秋色在枯荷,折藕寒香浸碧波。
好是酒醒欹枕處,一軒寥落雨聲多。
謝五山寄一枝菊 雨後秋花濕滿枝,故人遙寄歲寒姿。
憑渠更覺年華晩,獨嗅淸香有所思。
存歿〈二首〉 其一 尹生〈名尙賓,字觀仲。
〉詩思秋天杳,李子〈名榮元,字子善。
〉淸談玉露繁。
江海幾年音信絶,古墳衰草自黃昏。
其二 形骸礧磈具公受,眉宇淸奇姜子舒。
塵世五年雙眼淚,湖山千裡一封書。
睡起 西窗睡起對斜陽,花影參差柳影長。
深巷閉門無客到,博山終日費都梁。
〈香名〉 寄李楨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