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頭明月,今為誰斜 ——蔣春霖詞七首
關燈
小
中
大
,餘為淮南鹽官,梅史自吳來訪,秋窗話舊,清淚盈睫,其飄泊更不餘若也。
怪西風、偏聚斷腸人,相逢又天涯。
似晴空堕葉,偶随寒雁,吹集平沙。
塵世幾番蕉鹿,春夢冷窗紗。
一夜巴山雨,雙鬓都華。
笑指江邊黃鶴,問樓頭明月,今為誰斜?共飄零千裡,燕子尚無家。
且休賣、珊瑚寶玦,看青衫、寫恨入琵琶。
同懷感,把悲秋淚,彈上蘆花。
南宋白石詞多有佳序,鹿潭此序,說明時間、地點、經曆,文筆優美,友情真摯。
起兩句,總述二十年老友忽然會見,一“聚”字顯見斷腸人對斷腸人。
“天涯”點明自己羁栖蘇北,無家可歸。
“怪”、“聚”、“斷”、“又”四字皆去聲,音節響亮。
下面接寫,以“似”字領起下三句,比喻二人如西風落葉、平沙寒雁。
“蕉鹿”用《列子》鄭人得鹿覆蕉忘鹿故事,指二人“秋窗話舊”,正如一場春夢。
白石慣用“冷”字,如“波心蕩、冷月無聲”、“淮南皓月冷千山”,鹿潭用“冷”字顯然是受白石影響。
仇遠詩:“蕉鹿夢回天地枕,莼鲈興到水雲舟。
”鹿潭詞集名《水雲樓》,用來恰到好處。
“一夜”句用李義山“巴山夜雨漲秋池”詩。
“雙鬓都華”,說明兩人經亂飄泊,都已衰老,自不免“清淚盈睫”了。
下片回憶十五歲時與劉梅史登黃鶴樓的歡樂情景,當年歡笑與今天流淚對照,何等警動!下面五句兩韻,更加層深。
發端“笑”、“問”、“共”、“燕”四字皆去聲,再點無家,頗似老杜的《無家别》,沉哀入骨。
篇末不雲彈琵琶寫恨,對蘆花灑淚,而雲寫恨入琵琶,灑淚上蘆花,語不質實,極生動活潑之緻。
白石詠荷詞有句雲“冷香飛上詩句”,可見鹿潭于琢句、用韻、取法,受白石影響很深。
此詞直抒性靈,純用賦體白描,不施粉澤鉛華,與白石異曲同工。
台城路 金麗生自金陵圍城出,為述沙洲避雨光景,感成此解。
時畫角咽秋,燈焰慘綠,如有鬼聲在紙上也。
驚飛燕子魂無定,荒洲墜如殘葉。
樹影疑人,鸮聲幻鬼,欹側春冰途滑。
頹雲萬疊。
又雨擊寒沙,亂鳴金鐵。
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滅。
江間奔浪怒湧,斷笳時隐隐,相和嗚咽。
野渡舟危,空村草濕,一飯蘆中凄絕。
孤城霧結。
剩網離鴻,怨啼昏月。
險夢愁題,杜鵑枝上血。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六月,洪秀全自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與清政府鬥争,勢如破竹,所向無敵。
鹹豐三年(一八五三)二月二十一日攻克南京,詞序雲“金麗生自金陵圍城出”,正是此時,鹿潭在東台,三十六歲,聽到他述沙洲避雨光景,因賦此詞,這是當時曆史實錄。
起兩句重筆寫居民驟經此變,驚慌萬狀,不知所措,有的逃往蘇北,有的扶老攜幼,逃往窮鄉僻壤,有的甚至因恐懼而自裁。
加之腐朽的清王朝趕派湘軍、淮軍來圍攻,兩軍争戰激烈,南京所遭的苦難也很深重。
“驚飛”、“魂無定”、“荒洲”、“殘葉”寫逃難居民的心情,字字深刻。
以下四字對仗句多,寫心情處境,也極深刻。
見樹影疑人來行兇,聽鳥鳴疑鬼來作祟;春初冰尚未消,走起來搖搖晃晃;天上黑雲密布,雨降如注;到了晚上,處處聽到金戈鐵馬之聲;隻有隔溪的磷火,時明時滅地引人前行。
全片一氣貫串,描摹逼真。
下片推開闡述遠避空江野村情景。
“江間奔浪怒湧”音節響亮,有東坡“亂石崩雲,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氣概,此時聽到城中隐隐畫角之聲,動人心弦。
“舟危”、“草濕”、蘆叢旅食,恐怖、憂愁、辛苦一時交集。
“野渡”三句,寫避雨光景,何等悲慘。
回顧城中,一片茫茫煙霧,自己像被系的哀鴻,暗中流淚。
結尾說明這不是淚,而是杜鵑啼血。
通篇情景交融,精警逾恒。
怪西風、偏聚斷腸人,相逢又天涯。
似晴空堕葉,偶随寒雁,吹集平沙。
塵世幾番蕉鹿,春夢冷窗紗。
一夜巴山雨,雙鬓都華。
笑指江邊黃鶴,問樓頭明月,今為誰斜?共飄零千裡,燕子尚無家。
且休賣、珊瑚寶玦,看青衫、寫恨入琵琶。
同懷感,把悲秋淚,彈上蘆花。
南宋白石詞多有佳序,鹿潭此序,說明時間、地點、經曆,文筆優美,友情真摯。
起兩句,總述二十年老友忽然會見,一“聚”字顯見斷腸人對斷腸人。
“天涯”點明自己羁栖蘇北,無家可歸。
“怪”、“聚”、“斷”、“又”四字皆去聲,音節響亮。
下面接寫,以“似”字領起下三句,比喻二人如西風落葉、平沙寒雁。
“蕉鹿”用《列子》鄭人得鹿覆蕉忘鹿故事,指二人“秋窗話舊”,正如一場春夢。
白石慣用“冷”字,如“波心蕩、冷月無聲”、“淮南皓月冷千山”,鹿潭用“冷”字顯然是受白石影響。
仇遠詩:“蕉鹿夢回天地枕,莼鲈興到水雲舟。
”鹿潭詞集名《水雲樓》,用來恰到好處。
“一夜”句用李義山“巴山夜雨漲秋池”詩。
“雙鬓都華”,說明兩人經亂飄泊,都已衰老,自不免“清淚盈睫”了。
下片回憶十五歲時與劉梅史登黃鶴樓的歡樂情景,當年歡笑與今天流淚對照,何等警動!下面五句兩韻,更加層深。
發端“笑”、“問”、“共”、“燕”四字皆去聲,再點無家,頗似老杜的《無家别》,沉哀入骨。
篇末不雲彈琵琶寫恨,對蘆花灑淚,而雲寫恨入琵琶,灑淚上蘆花,語不質實,極生動活潑之緻。
白石詠荷詞有句雲“冷香飛上詩句”,可見鹿潭于琢句、用韻、取法,受白石影響很深。
此詞直抒性靈,純用賦體白描,不施粉澤鉛華,與白石異曲同工。
台城路 金麗生自金陵圍城出,為述沙洲避雨光景,感成此解。
時畫角咽秋,燈焰慘綠,如有鬼聲在紙上也。
驚飛燕子魂無定,荒洲墜如殘葉。
樹影疑人,鸮聲幻鬼,欹側春冰途滑。
頹雲萬疊。
又雨擊寒沙,亂鳴金鐵。
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滅。
江間奔浪怒湧,斷笳時隐隐,相和嗚咽。
野渡舟危,空村草濕,一飯蘆中凄絕。
孤城霧結。
剩網離鴻,怨啼昏月。
險夢愁題,杜鵑枝上血。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六月,洪秀全自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與清政府鬥争,勢如破竹,所向無敵。
鹹豐三年(一八五三)二月二十一日攻克南京,詞序雲“金麗生自金陵圍城出”,正是此時,鹿潭在東台,三十六歲,聽到他述沙洲避雨光景,因賦此詞,這是當時曆史實錄。
起兩句重筆寫居民驟經此變,驚慌萬狀,不知所措,有的逃往蘇北,有的扶老攜幼,逃往窮鄉僻壤,有的甚至因恐懼而自裁。
加之腐朽的清王朝趕派湘軍、淮軍來圍攻,兩軍争戰激烈,南京所遭的苦難也很深重。
“驚飛”、“魂無定”、“荒洲”、“殘葉”寫逃難居民的心情,字字深刻。
以下四字對仗句多,寫心情處境,也極深刻。
見樹影疑人來行兇,聽鳥鳴疑鬼來作祟;春初冰尚未消,走起來搖搖晃晃;天上黑雲密布,雨降如注;到了晚上,處處聽到金戈鐵馬之聲;隻有隔溪的磷火,時明時滅地引人前行。
全片一氣貫串,描摹逼真。
下片推開闡述遠避空江野村情景。
“江間奔浪怒湧”音節響亮,有東坡“亂石崩雲,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氣概,此時聽到城中隐隐畫角之聲,動人心弦。
“舟危”、“草濕”、蘆叢旅食,恐怖、憂愁、辛苦一時交集。
“野渡”三句,寫避雨光景,何等悲慘。
回顧城中,一片茫茫煙霧,自己像被系的哀鴻,暗中流淚。
結尾說明這不是淚,而是杜鵑啼血。
通篇情景交融,精警逾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