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鹿潭評傳
關燈
小
中
大
命鳥。
臨死的時候,曾向他的好友陳百生再拜,請他将來作一佳傳,然後從容而死,這也太可憐了。
他死過之後,何人埋葬,葬于何地,那就不能詳知了。
《潛廬揮麈錄》載:鹿潭死後,談詞一則,很為奇怪,特錄于下,以資談助。
江陰李菊仙言:“友某夜醉歸,路經荒冢間,斜月冥蒙,樹陰披拂,足疲坐磐石望月,忽聞二人共語。
其一曰:‘吾與子同遊北固,今閱世廿年,子“暈波心、月影蕩江圓”,甚是名句。
’一雲:‘吾為倚聲,在離亂之際,感事之筆,故多可傳,不過聲律諧合耳。
’一雲:‘本朝樂府,直接入南宋姜、張之室。
潘四農好為高論,謂北宋諸老,比之詩家,妙度盛唐,蓋反竹垞之論,吾意未必。
’一雲:‘聲律之義,非博觀約取,不能一得。
人言繁興,諸可勿論。
’一雲:‘白石能自度腔,脫盡畦畛,仙乎仙乎!詩家可配李白,以為何如?’一曰:‘白石天才,非人力所至,弁陽、樂笑兩翁,差有畦徑,夢窗好為堆砌,贻誤後學匪淺。
’一曰:‘淮海、清真,高處有不可及;大晟設官,音律總未諧合,似不及南宋諸家。
東坡愛淮海“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自是詩家高語。
所作《次韻章質夫楊花》“春色三分”句,才子吐屬,究竟不凡。
’一雲:‘二百年來,主張南宋,朱先生實創斯議,所作甚高,紅豆作“恐透入茜裙,欲尋無處”,豈讓楊花句。
’一雲:‘樂府似宜清空曲折,深入音律,乾、嘉〔以〕來,吾總以樊榭為正聲。
’一雲:‘樊榭為南宋所囿,未入高遠,然人才難得,伊自有獨到處。
’一雲:‘成容若殊佳,短調真似南唐二主,長調稍遜。
’一雲:‘太講聲律,不求意度,如張宛鄰昆弟、淩仲子輩,讀其詞杳無神氣,學人所為,情緻終隔,吾曆此數十年,深恐不逮古人。
湘文刊吾續稿四十八首,皆當日删去者。
詞求工,實不在多,湘文意不惡,亦殊可感。
子前贈吾詞,吾感庋巾箧,未知有傳本否?’某工為詞,聞言喜,正拟究問姓氏,忽鄰雞鳴,二人扶杖去。
次日訪裡人,言此荒冢,絕無能詞者,即鹿潭葬地也。
”菊仙又言:“二人論詞,以命意為先,次選詞,選調,選韻,總要虛實兼到,婉轉峭拔,第一無俗氣。
大抵所言,與玉田翁《樂府指迷》相仿佛。
”餘以為蔣詞工妙,實罕俦匹,其靈氣所聚,久積不化,必有異乎恒流者。
其一人不知誰何矣,諒非俗士。
惜忘菊仙友姓氏。
鹿潭死後,有子子璠落拓淮上,幸虧一揚州名妓,感當年鹿潭的恩遇,替他納粟,求得一雜職,以維持生活。
鹿潭從子玉棱有《冰紅詞》,倒能承鹿潭的家學。
他在詩上,也很緻力過。
李冰叔說他的《東淘雜詩》二十首,不減少陵《秦州》之作。
鄭師雄也說他的《無題》諸詩,可直追李義山。
不過他在中年的時候,曾經把他所作的詩統同燒掉。
他對他的朋友說:“吾能詩匪難,特窮老盡氣,無以蕲勝于古人之外。
作者衆矣,吾甯别取徑焉。
”他所謂别取的途徑,就在于詞。
詞名《水雲樓》,是慕納蘭容若的《飲水詞》和項蓮生的《憶雲詞》而取的。
生平善吹箫,每得新詞,就叫黃婉君歌唱,大有白石“小紅低唱我吹箫”的風韻。
在他生前的時候,《水雲樓詞》曾刻于東台,不知若幹卷,一時詞人,都斂手俯首。
鹹豐十一年,秀水杜文瀾又刻于《曼陀羅華閣叢書》中,厘為二卷,一共一百零六首。
他死後,他的朋友于漢卿,搜集他的未刻之詞,合之宗湘文所藏的未刻詞,共四十九首,刻于嚴州。
後江陰缪筱珊又重刻他的詞,近本刊又載其未刻詞九首,共得一百七十三首。
其他必還有佚詞。
至于詩,有江陰金武祥《粟香室叢書》所刻的《水雲樓剩稿》,一共還不及百首呢。
三 我們一打開他的《水雲樓詞》來看,就覺得滿紙辛酸,傷感無限。
他的詞說: 愁減腰圍添鬓雪。
慵戀寒花,病似殘秋蝶。
(《蝶戀花》) 病來身似瘦梧桐。
覺道一枝一葉怕秋風。
(《虞美人》) 可以看出他貧病而
臨死的時候,曾向他的好友陳百生再拜,請他将來作一佳傳,然後從容而死,這也太可憐了。
他死過之後,何人埋葬,葬于何地,那就不能詳知了。
《潛廬揮麈錄》載:鹿潭死後,談詞一則,很為奇怪,特錄于下,以資談助。
江陰李菊仙言:“友某夜醉歸,路經荒冢間,斜月冥蒙,樹陰披拂,足疲坐磐石望月,忽聞二人共語。
其一曰:‘吾與子同遊北固,今閱世廿年,子“暈波心、月影蕩江圓”,甚是名句。
’一雲:‘吾為倚聲,在離亂之際,感事之筆,故多可傳,不過聲律諧合耳。
’一雲:‘本朝樂府,直接入南宋姜、張之室。
潘四農好為高論,謂北宋諸老,比之詩家,妙度盛唐,蓋反竹垞之論,吾意未必。
’一雲:‘聲律之義,非博觀約取,不能一得。
人言繁興,諸可勿論。
’一雲:‘白石能自度腔,脫盡畦畛,仙乎仙乎!詩家可配李白,以為何如?’一曰:‘白石天才,非人力所至,弁陽、樂笑兩翁,差有畦徑,夢窗好為堆砌,贻誤後學匪淺。
’一曰:‘淮海、清真,高處有不可及;大晟設官,音律總未諧合,似不及南宋諸家。
東坡愛淮海“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自是詩家高語。
所作《次韻章質夫楊花》“春色三分”句,才子吐屬,究竟不凡。
’一雲:‘二百年來,主張南宋,朱先生實創斯議,所作甚高,紅豆作“恐透入茜裙,欲尋無處”,豈讓楊花句。
’一雲:‘樂府似宜清空曲折,深入音律,乾、嘉〔以〕來,吾總以樊榭為正聲。
’一雲:‘樊榭為南宋所囿,未入高遠,然人才難得,伊自有獨到處。
’一雲:‘成容若殊佳,短調真似南唐二主,長調稍遜。
’一雲:‘太講聲律,不求意度,如張宛鄰昆弟、淩仲子輩,讀其詞杳無神氣,學人所為,情緻終隔,吾曆此數十年,深恐不逮古人。
湘文刊吾續稿四十八首,皆當日删去者。
詞求工,實不在多,湘文意不惡,亦殊可感。
子前贈吾詞,吾感庋巾箧,未知有傳本否?’某工為詞,聞言喜,正拟究問姓氏,忽鄰雞鳴,二人扶杖去。
次日訪裡人,言此荒冢,絕無能詞者,即鹿潭葬地也。
”菊仙又言:“二人論詞,以命意為先,次選詞,選調,選韻,總要虛實兼到,婉轉峭拔,第一無俗氣。
大抵所言,與玉田翁《樂府指迷》相仿佛。
”餘以為蔣詞工妙,實罕俦匹,其靈氣所聚,久積不化,必有異乎恒流者。
其一人不知誰何矣,諒非俗士。
惜忘菊仙友姓氏。
鹿潭死後,有子子璠落拓淮上,幸虧一揚州名妓,感當年鹿潭的恩遇,替他納粟,求得一雜職,以維持生活。
鹿潭從子玉棱有《冰紅詞》,倒能承鹿潭的家學。
他在詩上,也很緻力過。
李冰叔說他的《東淘雜詩》二十首,不減少陵《秦州》之作。
鄭師雄也說他的《無題》諸詩,可直追李義山。
不過他在中年的時候,曾經把他所作的詩統同燒掉。
他對他的朋友說:“吾能詩匪難,特窮老盡氣,無以蕲勝于古人之外。
作者衆矣,吾甯别取徑焉。
”他所謂别取的途徑,就在于詞。
詞名《水雲樓》,是慕納蘭容若的《飲水詞》和項蓮生的《憶雲詞》而取的。
生平善吹箫,每得新詞,就叫黃婉君歌唱,大有白石“小紅低唱我吹箫”的風韻。
在他生前的時候,《水雲樓詞》曾刻于東台,不知若幹卷,一時詞人,都斂手俯首。
鹹豐十一年,秀水杜文瀾又刻于《曼陀羅華閣叢書》中,厘為二卷,一共一百零六首。
他死後,他的朋友于漢卿,搜集他的未刻之詞,合之宗湘文所藏的未刻詞,共四十九首,刻于嚴州。
後江陰缪筱珊又重刻他的詞,近本刊又載其未刻詞九首,共得一百七十三首。
其他必還有佚詞。
至于詩,有江陰金武祥《粟香室叢書》所刻的《水雲樓剩稿》,一共還不及百首呢。
三 我們一打開他的《水雲樓詞》來看,就覺得滿紙辛酸,傷感無限。
他的詞說: 愁減腰圍添鬓雪。
慵戀寒花,病似殘秋蝶。
(《蝶戀花》) 病來身似瘦梧桐。
覺道一枝一葉怕秋風。
(《虞美人》) 可以看出他貧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