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韋詞之比較

關燈
莺聲歇。

    綠楊滿院中庭月”,皆寫境如畫,韻味隽永。

    《苕溪漁隐叢話》謂飛卿之詞,工于造語,極為绮麗。

    《人間詞話》謂飛卿之詞“句秀”,皆不虛也。

    玉田評夢窗詞雲:“夢窗詞如七寶樓台,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

    ”餘則謂飛卿詞亦如七寶樓台,眩人眼目,但碎拆下來,亦皆為零金剩璧,眩人眼目如故耳。

     端己詞抒情為主,境系于情而寫,故不着力于運詞堆飾,而惟自将一絲一縷之深在内心,曲曲寫出,其秀氣空行處,自然沁人心脾,與飛卿詞之令人沉醉者異矣。

    其寫人、寫境,又自與飛卿不同,茲先述之: (一)寫人 端己寫人,不似飛卿就人一一刻畫,而隻是為約略寫出一美人豐姿綽約之狀态,如《浣溪沙》雲“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

    滿身香霧簇朝霞”,《天仙子》雲“金似衣裳玉似身。

    眼如秋水鬓如雲”,皆提空寫人,潇灑出塵之态,與飛卿所寫矜貴雍容之态,各不相同。

     (二)寫境 端己所寫境界,與飛卿亦有不同。

    飛卿所寫境,多沉着凄涼,十四首《菩薩蠻》有八首寫月夜境界,此外,寫落花,寫孤燈,寫暗雨,寫更漏之處亦多。

    至端己寫境,則有興會标舉、熱鬧閑适之作,如《河傳》雲“春晚。

    風暖。

    錦城花滿”,寫得何等如火如荼。

    又如《菩薩蠻》雲“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寫得何等暢适。

    又如《應天長》雲“綠槐陰裡黃莺語。

    深院無人春晝午”,寫得何等清閑。

     複次論端己之抒情詞,其寫别離之情,最為深刻。

    如《應天長》雲“别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上行杯》雲“芳草灞陵春岸。

    柳煙深,滿樓弦管。

    一曲離腸寸寸斷”,《木蘭花》雲“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皆能将深情寫透。

    其寫閨情,如《思帝鄉》雲:“春日遊。

    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拟将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此寫少女心思,纏綿妩媚。

    又如《女冠子》雲:“四月十七。

    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時。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随。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純用白描,明晰如話,而自情深一往。

    此類抒情之詞,求之于飛卿詞中,不得而見也。

     綜上所述,可知飛卿寫人多刻畫,端己則臨空。

    飛卿寫境多沉郁凄涼,端己則有興會閑暢之作。

    飛卿寫情,多不顯露,言下有諷;端己則深入淺出,心曲畢吐。

    至二人用辭之區異,亦處處可見。

    飛卿顯用力痕迹,如《楊柳枝》雲“六宮眉黛惹香愁”、“袅枝啼露動芳音”,《女冠子》雲“宿翠殘紅窈窕”,皆字字錘煉,端己則信手拈來,毫不着力,如《菩薩蠻》雲“人人盡說江南好。

    遊人隻合江南老”、“洛陽城裡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其間無一字雕琢。

    周止庵《介存齋論詞》曰“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雲”,觀此愈可信矣。

     (《東南論衡》第1卷第26期,192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