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昭公

關燈


     (傳)何言乎王室亂?言不及外也。

     (經二二·八)劉子、單子以王勐居于皇。

     (傳)其稱王勐何?當國也。

     (經二二·九)秋,劉子、單子以王勐入于王城。

     (傳)王城者何?西周也。

    其言入何?篡辭也。

     (經二二·十)冬,十月,王子勐卒。

     (傳)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稱王子勐卒何?不與當也。

    不與當者,不與當父死子繼、兄死弟及之辭也。

     (經二二·十一)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昭公(經二三·一)二十有三年 春,王正月,叔孫舍如晉。

     (經二三·二)癸醜,叔鞅卒。

     (經二三·三)晉人執我行人叔孫舍。

     (經二三·四)晉人圍郊。

     (傳)郊者何?天子之邑也。

    曷為不系于周?不與伐天子也。

     (經二三·五)夏,六月,蔡侯東國卒于楚。

     (經二三·六)秋,七月,莒子庚輿來奔。

     (經二三·七)戊辰,吳敗頓、胡、沉、蔡、陳、許之師于雞父。

    胡子髡、沉子楹滅,獲陳夏齧。

     (傳)此偏戰也,曷為以詐戰之辭言之?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

    然則曷為不使中國主之?中國亦新夷狄也。

    其言滅獲何?别君臣也, 君死于位曰滅,生得曰獲,大夫生死皆曰獲。

    不與夷狄之主中國,則其言獲陳夏齧何?吳少進也。

     (經二三·八)天王居于狄泉。

     (傳)此未三年,其稱天王何?着有天子也。

     (經二三·九)尹氏立王子朝。

     (經二三·十)八月乙未,地震。

     (經二三·十一)冬,公如晉,至河,公有疾,乃複。

    (傳)何言乎公有疾乃複?殺恥也。

     昭公(經二四·一)二十有四年 春,王二月丙戌,仲孫貜卒。

     (經二四·二)叔孫舍至自晉。

     (經二四·三)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經二四·四)秋,八月,大雩。

     (經二四·五)丁酉,杞伯郁厘卒。

     (經二四·六)冬,吳滅巢。

     (經二四·七)葬杞平公。

     昭公(經二五·一)二十有五年 春,叔孫舍如宋。

     (經二五·二)夏,叔倪會晉趙鞅、宋樂世心、衛北宮喜、鄭遊吉、曹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于黃父。

     (經二五·三)有鹳鹆來巢。

     (傳)何以書?記異也。

    何異爾?非中國之禽也,宜穴又巢也。

     (經二五·四)秋,七月上辛,大雩。

    季辛,又雩。

     (傳)又雩者何?又雩者非雩也,聚衆以逐季氏也。

     (經二五·五)九月己亥,公孫于齊,次于楊州。

     (經二五·六)齊侯唁公于野井。

     (傳)唁公者何?昭公将弑季氏,告子家駒曰:「季氏為無道,僭于公室久矣,吾欲弑之,何如?」子家駒曰:「諸侯僭于天子,大 夫僭于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子家駒曰:「設兩觀,乘大路,朱幹,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 皆天子之禮也。

    且夫牛馬維婁,委己者也,而柔焉。

    季氏得民衆久矣,君無多辱焉!」昭公不從其言,終弑之而敗焉。

    走之齊,齊侯 唁公于野井,曰:「奈何君去魯國之社稷?」昭公曰:「喪人不佞,失守魯國之社稷,執事以羞。

    」再拜颡,慶子家駒曰:「慶子免 君于大難矣。

    」子家駒曰:「臣不佞,陷君于大難,君不忍加之以鈇锧,賜之以死。

    」再拜颡。

    高子執箪食與四脡脯,國子執壺漿, 曰:「吾寡君聞君在外,餕饔未就,敢緻糗于從者。

    」昭公曰:「君不忘吾先君,延及喪人,錫之以大禮。

    」再拜稽首,以衽受。

    高 子曰:「有夫不祥,君無所辱大禮。

    」昭公蓋祭而不嘗。

    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 敢以請。

    」昭公曰:「喪人不佞,失守魯國之社稷,執事以羞,敢辱大禮?敢辭。

    」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 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敢固以請。

    」昭公曰:「以吾宗廟之在魯地,有先君之服,未之能以服;有先君之器,未之能以出,敢固 辭。

    」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請以飨乎從者。

    」昭公曰:「喪人其何稱?」景公 曰:「孰君而無稱?」昭公于是噭然而哭,諸大夫皆哭。

    既哭以人為菑,以幦為席,以鞍為,以遇禮相見。

    孔子曰:「其禮與!其 辭足觀矣!」 (經二五·七)冬,十月戊辰,叔孫舍卒。

     (經二五·八)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

     (傳)曲棘者何?宋之邑也。

    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憂内也。

     (經二五·九)十有二月,齊侯取運。

     (傳)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為公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