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昭公

關燈
葬衛襄公。

     昭公(經八·一)八年 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

     (經八·二)夏,四月辛醜,陳侯溺卒。

     (經八·三)叔弓如晉。

     (經八·四)楚人執陳行人于徵師殺之。

     (經八·五)陳公子留出奔鄭。

     (經八·六)秋,搜于紅。

     (傳)搜者何?簡車徒也。

    何以書?蓋以罕書也。

     (經八·七)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

     (經八·八)大雩。

     (經八·九)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執陳公子招,放之于越,殺陳孔瑗。

     (經八·十)葬陳哀公。

     昭公(經九·一)九年 春,叔弓會楚子于陳。

     (經九·二)許遷于夷。

     (經九·三)夏,四月,陳火。

     (傳)陳已滅矣,其言陳火何?存陳也,曰存陳悕矣!曷為存陳?滅人之國,執人之罪人,殺人之賊,葬人之君,若是則陳存悕矣! (經九·四)秋,仲孫貜如齊。

     (經九·五)冬,築郎囿。

     昭公(經十·一)十年 春,王正月。

     (經十·二)夏,晉栾施來奔。

     (經十·三)秋,七月,季孫隐如、叔弓、仲孫貜帥師伐莒。

     (經十·四)戊子,晉侯彪卒。

     (經十·五)九月,叔孫舍如晉。

     (經十·六)葬晉平公。

     (經十·七)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戍卒。

     昭公(經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叔弓如宋。

     (經十一·二)葬宋平公。

     (經十一·三)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于申。

     (傳)楚子虔何以名?絕也。

    曷為絕之?為其誘封也。

    此讨賊也,雖誘之則曷為絕之?懷惡而讨不義,君子不予也。

     (經十一·四)楚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經十一·五)五月甲申,夫人歸氏薨。

     (經十一·六)大搜于比蒲。

     (傳)大搜者何?簡車徒也。

    何以書?蓋以罕書也。

     (經十一·七)仲孫貜會邾婁子,盟于侵羊。

     (經十一·八)秋,季孫隐如會晉韓起、齊國酌、宋華亥、衛北宮佗、鄭軒虎、曹人、杞人于屈銀。

     (經十一·九)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齊歸。

     (傳)齊歸者何?昭公之母也。

     (經十一·十)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師滅蔡,執蔡世子有以歸,用之。

     (傳)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稱世子何?不君靈公,不成其子也。

    不君靈公,則曷為不成其子?誅君之子不立,非怒也,無繼也。

    惡乎 用之?用之防也。

    其用之防奈何?蓋以築防也。

     昭公(經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齊高偃師師納北燕伯于陽。

     (傳)伯于陽者何?公子陽生也。

    子曰:「我乃知之矣。

    」在側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爾所不知何?《春秋》之 信史也,其序則齊桓、晉文,其會則主會者為之也,其詞則丘有罪焉耳!」 (經十二·二)三月壬申,鄭伯嘉卒。

     (經十二·三)夏,宋公使華定來聘。

     (經十二·四)公如晉,至河乃複。

     (經十二·五)五月,葬鄭簡公。

     (經十二·六)楚殺其大夫成然。

     (經十二·七)秋,七月。

     (經十二·八)冬,十月,公子整出奔齊。

     (經十二·九)楚子伐徐。

     (經十二·十)晉伐鮮虞。

     昭公(經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叔弓帥師圍費。

     (經十三·二)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晉歸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傳)此弑其君,其言歸何?歸無惡于弑立也。

    歸無惡于弑立者何?靈王為無道,作乾溪之台,三年不成,楚公子棄疾脅比而立之。

     然後令于乾溪之役曰:「比已立矣,後歸者不得複其田裡。

    」衆罷而去之,靈王經而死。

    楚公子棄疾弑公子比,比已立矣,其稱公子 何?其意不當也。

    其意不當,則曷為加弑焉爾?比之義宜乎效死不立。

    大夫相殺稱人,此其稱名氏以弑何?言将自是為君也。

     (經十三·三)秋,公會劉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于平丘。

    八月 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與盟,晉人執季孫隐如以歸。

    公至自會。

     (傳)公不與盟者何?公不見與盟也。

    公不見與盟,大夫執,何以緻會?不恥也。

    曷為不恥?諸侯遂亂,反陳、蔡,君子不恥不與焉 ! (經十三·四)蔡侯廬歸于蔡。

    陳侯吳歸于陳。

     (傳)此皆滅國也,其言歸何?不與諸侯專封也。

     (經十三·五)冬,十月,葬蔡靈公。

     (經十三·六)公如晉,至河乃複。

     (經十三·七)吳滅州來。

     昭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隐如至自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