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襄公
關燈
小
中
大
襄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經一·二)仲孫蔑會晉栾黡、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
(傳)宋華元曷為與諸侯圍宋彭城?為宋誅也。
其為宋誅奈何?魚石走之楚,楚為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魚石。
魚石之罪奈何?以入是 為罪也。
楚已取之矣,曷為系之宋?不與諸侯專封也。
(經一·三)夏,晉韓屈帥師伐鄭。
(經一·四)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婁人、杞人次于合。
(經一·五)秋,楚公子壬夫帥師侵宋。
(經一·六)九月辛酉,天王崩。
(經一·七)邾婁子來朝。
(經一·八)冬,衛侯使公孫剽來聘。
(經一·九)晉侯使荀罃來聘。
襄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葬簡王。
(經二·二)鄭師伐宋。
(經二·三)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經二·四)六月庚辰,鄭伯睔卒。
(經二·五)晉師、宋師、衛甯殖侵鄭。
(經二·六)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婁人于戚。
(經二·七)己醜,葬我小君齊姜。
(傳)齊姜者何?齊姜與缪姜,則未知其為宣夫人與?成夫人與? (經二·八)叔孫豹如宋。
(經二·九)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于戚,遂城虎牢。
(傳)虎牢者何?鄭之邑也。
其言城之何?取之也。
取之則曷為不言取之?為中國諱也。
曷為為中國諱?諱伐喪也。
曷為不系乎鄭? 為中國諱也。
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歸惡乎大夫也。
(經二·十)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襄公(經三·一)三年 春,楚公子嬰齊帥師伐吳。
(經三·二)公如晉。
(經三·三)夏,四月壬戌,公及晉侯盟于長樗。
(經三·四)公至自晉。
(經三·五)六月,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鄭伯、莒子、邾婁子、齊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雞澤。
陳侯使袁僑如會。
(傳)其言如會何?後會也。
(經三·六)戊寅,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
(傳)曷為殊及陳袁僑?為其與袁僑盟也。
(經三·七)秋,公至自會。
(經三·八)冬,晉荀罃帥師伐許。
襄公(經四·一)四年 春,王三月己酉,陳侯午卒。
(經四·二)夏,叔孫豹如晉。
(經四·三)秋,七月戊子,夫人弋氏薨。
(經四·四)葬陳成公。
(經四·五)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弋。
(傳)定弋者,襄公之母也。
(經四·六)冬,公如晉。
(經四·七)陳人圍頓。
襄公(經五·一)五年 春,公至自晉。
(經五·二)夏,鄭伯使公子發來聘。
(經五·三)叔孫豹、鄫世子巫如晉。
(傳)外相如不書,此何以書?為叔孫豹率而與之俱也。
叔孫豹則曷為率而與之俱?蓋舅出也。
莒将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
莒将 滅之,則曷為相與往殆乎晉?取後乎莒也。
其取後乎莒奈何?莒女有為鄫夫人者,蓋欲立其出也。
(經五·四)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于善稻。
(經五·五)秋,大雩。
(經五·六)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
(經五·七)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鄫人于戚。
(傳)吳何以稱人?吳、鄫人雲則不辭。
(經五·八)公至自會。
(經五·九)冬,戍陳。
(傳)孰戍之?諸侯戍之。
曷為不言諸侯戍之?離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經五·十)楚公子貞帥師伐陳。
(經五·十一)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陳。
(經五·十二)辛未,季孫行父卒。
襄公(經六·一)六年 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經六·二)夏,宋華弱來奔。
(經六·三)秋,葬杞桓公。
(經六·四)滕子來朝。
(經六·五)莒人滅鄫。
(經六·六)冬,叔孫豹如邾婁。
(經六·七)季孫宿如晉。
(經六·八)十有二月,齊侯滅萊。
(傳)曷為不言萊君出奔?國滅,君死之,正也。
襄公(經七·一)七年 春,郯子來朝。
(經七·二)夏,四月,三蔔郊,不從,乃免牲。
(經七·三)小邾婁子來朝。
(經七·四)城費。
(經七·五)秋,季孫宿如衛。
(經七·六)八月,螽。
(經七·七)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經七·八)壬戌,及孫林父盟。
(經七·九)楚公子貞帥師圍陳。
(經一·二)仲孫蔑會晉栾黡、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
(傳)宋華元曷為與諸侯圍宋彭城?為宋誅也。
其為宋誅奈何?魚石走之楚,楚為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魚石。
魚石之罪奈何?以入是 為罪也。
楚已取之矣,曷為系之宋?不與諸侯專封也。
(經一·三)夏,晉韓屈帥師伐鄭。
(經一·四)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婁人、杞人次于合。
(經一·五)秋,楚公子壬夫帥師侵宋。
(經一·六)九月辛酉,天王崩。
(經一·七)邾婁子來朝。
(經一·八)冬,衛侯使公孫剽來聘。
(經一·九)晉侯使荀罃來聘。
襄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葬簡王。
(經二·二)鄭師伐宋。
(經二·三)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經二·四)六月庚辰,鄭伯睔卒。
(經二·五)晉師、宋師、衛甯殖侵鄭。
(經二·六)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婁人于戚。
(經二·七)己醜,葬我小君齊姜。
(傳)齊姜者何?齊姜與缪姜,則未知其為宣夫人與?成夫人與? (經二·八)叔孫豹如宋。
(經二·九)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于戚,遂城虎牢。
(傳)虎牢者何?鄭之邑也。
其言城之何?取之也。
取之則曷為不言取之?為中國諱也。
曷為為中國諱?諱伐喪也。
曷為不系乎鄭? 為中國諱也。
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歸惡乎大夫也。
(經二·十)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襄公(經三·一)三年 春,楚公子嬰齊帥師伐吳。
(經三·二)公如晉。
(經三·三)夏,四月壬戌,公及晉侯盟于長樗。
(經三·四)公至自晉。
(經三·五)六月,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鄭伯、莒子、邾婁子、齊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雞澤。
陳侯使袁僑如會。
(傳)其言如會何?後會也。
(經三·六)戊寅,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
(傳)曷為殊及陳袁僑?為其與袁僑盟也。
(經三·七)秋,公至自會。
(經三·八)冬,晉荀罃帥師伐許。
襄公(經四·一)四年 春,王三月己酉,陳侯午卒。
(經四·二)夏,叔孫豹如晉。
(經四·三)秋,七月戊子,夫人弋氏薨。
(經四·四)葬陳成公。
(經四·五)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弋。
(傳)定弋者,襄公之母也。
(經四·六)冬,公如晉。
(經四·七)陳人圍頓。
襄公(經五·一)五年 春,公至自晉。
(經五·二)夏,鄭伯使公子發來聘。
(經五·三)叔孫豹、鄫世子巫如晉。
(傳)外相如不書,此何以書?為叔孫豹率而與之俱也。
叔孫豹則曷為率而與之俱?蓋舅出也。
莒将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
莒将 滅之,則曷為相與往殆乎晉?取後乎莒也。
其取後乎莒奈何?莒女有為鄫夫人者,蓋欲立其出也。
(經五·四)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于善稻。
(經五·五)秋,大雩。
(經五·六)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
(經五·七)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鄫人于戚。
(傳)吳何以稱人?吳、鄫人雲則不辭。
(經五·八)公至自會。
(經五·九)冬,戍陳。
(傳)孰戍之?諸侯戍之。
曷為不言諸侯戍之?離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經五·十)楚公子貞帥師伐陳。
(經五·十一)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陳。
(經五·十二)辛未,季孫行父卒。
襄公(經六·一)六年 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經六·二)夏,宋華弱來奔。
(經六·三)秋,葬杞桓公。
(經六·四)滕子來朝。
(經六·五)莒人滅鄫。
(經六·六)冬,叔孫豹如邾婁。
(經六·七)季孫宿如晉。
(經六·八)十有二月,齊侯滅萊。
(傳)曷為不言萊君出奔?國滅,君死之,正也。
襄公(經七·一)七年 春,郯子來朝。
(經七·二)夏,四月,三蔔郊,不從,乃免牲。
(經七·三)小邾婁子來朝。
(經七·四)城費。
(經七·五)秋,季孫宿如衛。
(經七·六)八月,螽。
(經七·七)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經七·八)壬戌,及孫林父盟。
(經七·九)楚公子貞帥師圍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