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桓公

關燈


     (經五·九)冬,州公如曹。

     (傳)外相如不書,此何以書?過我也。

     桓公(經六·一)六年 春,正月,寔來。

     (傳)寔來者何?猶曰是人來也。

    孰謂?謂州公也。

    曷為謂之寔來?慢之也。

    曷為慢之?化我也。

     (經六·二)夏,四月,公會紀侯于成。

     (經六·三)秋,八月壬午,大閱。

     (傳)大閱者何?簡車徒也。

    何以書?蓋以罕書也。

     (經六·四)蔡人殺陳佗。

     (傳)陳佗者何?陳君也。

    陳君則曷為謂之陳佗?絕也。

    曷為絕之?賤也。

    其賤奈何?外淫也。

    惡乎淫?淫于蔡,蔡人殺之。

     (經六·五)九月丁卯,子同生。

     (傳)子同生者孰謂?謂莊公也。

    何言乎子同生?喜有正也。

    未有言喜有正者,此其言喜有正何?久無正也。

    子公羊子曰:「其諸以 病桓與?」 (經六·六)冬,紀侯來朝。

     桓公(經七·一)七年 春,二月己亥,焚鹹丘。

     (傳)焚之者何?樵之也。

    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

    鹹丘者何?邾婁之邑也。

    曷為不系乎邾婁?國之也 。

    曷為國之?君存焉爾。

     (經七·二)夏,穀伯綏來朝。

    鄧侯吾離來朝。

     (傳)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

    其稱侯朝何?貴者無後,待之以初也。

     桓公(經八·一)八年 春,正月己卯,烝。

     (傳)烝者何?冬祭也。

    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

    常事不書,此何以書?譏。

    何譏爾?譏亟也。

    亟則黩,黩則不敬。

    君子 之祭也,敬而不黩。

    疏則怠,怠則忘。

    士不及茲四者,則冬不裘,夏不葛。

     (經八·二)天王使家父來聘。

     (經八·三)夏,五月丁醜,烝。

     (傳)何以書?譏亟也。

     (經八·三)秋,伐邾婁。

     (經八·四)冬,十月,雨雪。

     (傳)何以書?記異也。

    何異爾?不時也。

     (經八·五)祭公來,遂逆王後于紀。

     (傳)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

    何以不稱使?婚禮不稱主人。

    遂者何?生事也。

    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

    其成使乎 我奈何?使我為媒可,則因用是往逆矣。

    女在其國稱女,此其稱王後何?王者無外,其辭成矣。

     桓公(經九·一)九年 春,紀季姜歸于京師。

     (傳)其辭成矣,則其稱紀季姜何?自我言,紀父母之于子,雖為天王後,猶曰吾季姜。

    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

    京者何?大也。

    師 者何?衆也。

    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經九·二)夏,四月。

     (經九·三)秋,七月。

     (經九·四)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

     (傳)諸侯來曰朝。

    此世子也,其言朝何?《春秋》有譏父老子代從政者,則未知其在齊與?曹與? 桓公(經十·一)十年 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

     (經十·二)夏,五月,葬曹桓公。

     (經十·三)秋,公會衛侯于桃丘,弗遇。

     (傳)會者何?期辭也。

    其言弗遇何?公不見要也。

     (經十·四)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侯、鄭伯來戰于郎。

     (傳)郎者何?吾近邑也。

    吾近邑則其言來戰于郎何?近也。

    惡乎近?近乎圍也。

    此偏戰也,何以不言師敗績?内不言戰,言戰乃敗 矣。

     桓公(經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正月,齊人、衛人、鄭人盟于惡曹。

     (經十一·二)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

     (經十一·三)秋,七月,葬鄭莊公。

    九月,宋人執鄭祭仲。

     (傳)祭仲者何?鄭相也。

    何以不名?賢也。

    何賢乎祭仲?以為知權也。

    其為知權奈何?古者鄭國處于留。

    先鄭伯有善于郐公者,通 乎夫人,以取其國而遷鄭焉,而野留。

    莊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塗出于宋,宋人執之,謂之曰:「為我出忽而立突。

    」祭仲不 從其言,則君必死、國必亡;從其言,則君可以生易死,國可以存易亡。

    少遼緩之,則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則病,然後 有鄭國。

    古人之有權者,祭仲之權是也。

    權者何?權者反于經,然後有善者也。

    權之所設,舍死亡無所設。

    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 ,不害人以行權。

    殺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為也。

     (經十一·四)突歸于鄭。

     (傳)突何以名?挈乎祭仲也。

    其言歸何?順祭仲也。

     (經十一·五)鄭忽出奔衛。

     (傳)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辭無所貶。

     (經十一·六)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

     (傳)柔者何?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