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除授三
關燈
小
中
大
勤慎,今情願注銷同知仍補中書,系屬以大改小。
可否準将該員接算前俸,仍以中書補用,伏候欽定。
謹奏。
奉旨:知道了。
嘉慶四年二月十一日旨:長齡、鄂靈、多容安、德克津布、明舒、德克精阿、齊嘉紹、姚文田、傅淦、趙佩湘、胡枚、吳光悅、顔允璨、蔡炯、茅豫,俱著充補軍機章京,富綿、伊興阿、瑞麟、伊誠額、金齊香阿、吉祥、武爾通阿、錫齡、興科、昌宜泰、覺羅景祿、任ピ、何元娘、糜奇瑜、熊方受、盧蔭溥、張志緒、黃躍之、汪玉林、楊懋恬,俱著記名,俟有缺出挨次補用。
謹按:此次汪玉林一名未經行走。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旨:何金、姚祖同、盛悼大、葉繼雯、袁煦、貴征、萬雲、吳應鹹、龔麗正、蔣繼輝、康紹镛、汪彥博、張之屏,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遇有缺出挨次充補。
謹按:是年正月三十日本處奏:上年正月退出軍機之内閣中書何金、姚祖同,經臣等奏請,俟下次保送軍機章京,将該二員一并帶領引見。
奉旨:原在軍機處行走之内閣中書何金、姚祖同,俟下次保送軍機章京時,帶領引見。
又按:此次貴征、蔣繼輝二名俱未經行走。
七月二十六日谕:裘行簡已補授太仆寺少卿,著仍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旨:明安泰、祥臨、穆馨阿、聯奎、;保英、吉朗阿、重倫、花連布、榮昌、德蔭、瑞麟、伊博格圖,俱著記名。
謹按:此次保英、榮昌、德蔭、瑞麟四名俱未經行走。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谕:郎中錢楷向在軍機處行走,今學政任滿回京,仍著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九年四月十六日谕:本日禦門,已将玉凝補授大理寺少卿,職分較大,無庸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十年十月二十九日旨:童槐、梁承福、王厚慶、王風翰、李芳梅、戴聰、餘霈元、陳鐘麟、牛坤、程同文、聶鏡敏、趙盛奎、楊振麟、朱渌、秦繩曾、陸蕖、吳書城、張光勳、漲允垂、吳頤,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俟有缺出挨次充補。
謹按:此次李芳梅、戴聰、牛坤、朱渌、張光勳五名俱未經行走。
十二年七月十一日旨:禮部主事覺羅克星額、内閣中書松長、兵部筆帖式珠滿、内閣中書誠端、戶部筆帖式覺羅成貴、内閣學習中書玉彰、内閣學習中書續齡、禮部筆帖式蘇誠額,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挨次補用。
謹按:此次松長、續齡、蘇誠額三名未經行走。
十四年四月二十日旨:劄清阿、企善、昌熾、誠安、成麟、那丹珠、祥惠、劄勒杭阿、容海、敏慧,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
謹按:此次祥惠、敏慧二名俱未經行走。
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奏:查原在軍機章京上行走之宗人府主事葉繼雯,前充會典館總纂兼提調事,現在起服到京。
該員學問素優,當差勤慎,實為向來得力之員。
現在趕辦《會典》,并畫一諸務,亟須熟手。
臣等公同商酌,拟先令在館幫辦總纂兼提調事務,仍令在軍機處額外行走。
惟向例部員到京,均須由本衙門奏留方能題缺,宗人府主事從無奏留之例。
該員既無原衙門可歸,而宗人府主事二缺非京察調部不能出缺。
上屆京察時,适該員丁憂回籍,未預保題,今需次無期。
可否仰懇聖恩,将該員掣歸臣等所管缺分較多之戶、刑二部,作為額外主事,遇有缺出,奏請補用。
則該員有衙門可歸,補缺不至無期,當差辦書自必倍加奮勉,臣等亦得收指臂之益。
謹奏。
奉旨:依議。
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旨:嶽齡安、廷勳、安誠、桂明、瑞慶、桂芬、阿成、福兆、達興、布延柏勒格、福升阿、呢克通阿,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
謹按:此次呢克通阿一名未經行走。
十八年七月十五日旨:韓文顯、孫蘭枝、徐镛、吳孝銘、蘇兆登、何增元、聞人熙、趙光祿、沈學廉、李昌平、程采、徐受荃、路德、吳榮光,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俟有缺出挨次充補。
謹按:本處奏,中書韓文顯、孫蘭枝二員—上屆保送軍機引見,未經記名,十七年十二月内因覆校實錄詳慎出力,經大學士慶桂等保奏,請列于考取新班各員之前,一體帶領引見。
理合附奏。
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旨:梁章钜、錢廷熊、陳彬、許乃普、李彥章、喬用遷、鄒錫淳、佘文铨、胡方朔、王啟文、陳孝寬、蔣泰階,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
謹按:此次鄒錫淳一名未經行走。
十月口日命強逢泰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二十三年六月初五日奉旨:阿達順、車旺多爾濟、烏爾恭額、德舒、福甯阿、蘇勒芳阿、伊甯阿、三龍泰、鄂順安、福克薩音、博勒格,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
二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奏:查軍機章京理藩院員外郎昌熾,昨蒙簡放西甯道,出有章京一缺,一時接辦之員,實乏熟手。
查有原任湖北荊宜施道丁憂回旗現在理藩院員外郎上行走之多容安,前充軍機章京,繕寫清字谕旨,頗為熟悉,人亦謹慎。
合無仰懇聖恩,仍令多容安充補軍機章京,俾資熟手。
謹奏。
奉旨:知道了。
道光元年八月二十五日旨:馬光瀾、俞誦芬、傅繩勳、蔡勳、周濤、趙榮、汪元爵、徐基、朱逵吉、張祥河、龍汝言、徐思荃、葉敏昌,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
可否準将該員接算前俸,仍以中書補用,伏候欽定。
謹奏。
奉旨:知道了。
嘉慶四年二月十一日旨:長齡、鄂靈、多容安、德克津布、明舒、德克精阿、齊嘉紹、姚文田、傅淦、趙佩湘、胡枚、吳光悅、顔允璨、蔡炯、茅豫,俱著充補軍機章京,富綿、伊興阿、瑞麟、伊誠額、金齊香阿、吉祥、武爾通阿、錫齡、興科、昌宜泰、覺羅景祿、任ピ、何元娘、糜奇瑜、熊方受、盧蔭溥、張志緒、黃躍之、汪玉林、楊懋恬,俱著記名,俟有缺出挨次補用。
謹按:此次汪玉林一名未經行走。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旨:何金、姚祖同、盛悼大、葉繼雯、袁煦、貴征、萬雲、吳應鹹、龔麗正、蔣繼輝、康紹镛、汪彥博、張之屏,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遇有缺出挨次充補。
謹按:是年正月三十日本處奏:上年正月退出軍機之内閣中書何金、姚祖同,經臣等奏請,俟下次保送軍機章京,将該二員一并帶領引見。
奉旨:原在軍機處行走之内閣中書何金、姚祖同,俟下次保送軍機章京時,帶領引見。
又按:此次貴征、蔣繼輝二名俱未經行走。
七月二十六日谕:裘行簡已補授太仆寺少卿,著仍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旨:明安泰、祥臨、穆馨阿、聯奎、;保英、吉朗阿、重倫、花連布、榮昌、德蔭、瑞麟、伊博格圖,俱著記名。
謹按:此次保英、榮昌、德蔭、瑞麟四名俱未經行走。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谕:郎中錢楷向在軍機處行走,今學政任滿回京,仍著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九年四月十六日谕:本日禦門,已将玉凝補授大理寺少卿,職分較大,無庸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十年十月二十九日旨:童槐、梁承福、王厚慶、王風翰、李芳梅、戴聰、餘霈元、陳鐘麟、牛坤、程同文、聶鏡敏、趙盛奎、楊振麟、朱渌、秦繩曾、陸蕖、吳書城、張光勳、漲允垂、吳頤,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俟有缺出挨次充補。
謹按:此次李芳梅、戴聰、牛坤、朱渌、張光勳五名俱未經行走。
十二年七月十一日旨:禮部主事覺羅克星額、内閣中書松長、兵部筆帖式珠滿、内閣中書誠端、戶部筆帖式覺羅成貴、内閣學習中書玉彰、内閣學習中書續齡、禮部筆帖式蘇誠額,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挨次補用。
謹按:此次松長、續齡、蘇誠額三名未經行走。
十四年四月二十日旨:劄清阿、企善、昌熾、誠安、成麟、那丹珠、祥惠、劄勒杭阿、容海、敏慧,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
謹按:此次祥惠、敏慧二名俱未經行走。
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奏:查原在軍機章京上行走之宗人府主事葉繼雯,前充會典館總纂兼提調事,現在起服到京。
該員學問素優,當差勤慎,實為向來得力之員。
現在趕辦《會典》,并畫一諸務,亟須熟手。
臣等公同商酌,拟先令在館幫辦總纂兼提調事務,仍令在軍機處額外行走。
惟向例部員到京,均須由本衙門奏留方能題缺,宗人府主事從無奏留之例。
該員既無原衙門可歸,而宗人府主事二缺非京察調部不能出缺。
上屆京察時,适該員丁憂回籍,未預保題,今需次無期。
可否仰懇聖恩,将該員掣歸臣等所管缺分較多之戶、刑二部,作為額外主事,遇有缺出,奏請補用。
則該員有衙門可歸,補缺不至無期,當差辦書自必倍加奮勉,臣等亦得收指臂之益。
謹奏。
奉旨:依議。
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旨:嶽齡安、廷勳、安誠、桂明、瑞慶、桂芬、阿成、福兆、達興、布延柏勒格、福升阿、呢克通阿,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
謹按:此次呢克通阿一名未經行走。
十八年七月十五日旨:韓文顯、孫蘭枝、徐镛、吳孝銘、蘇兆登、何增元、聞人熙、趙光祿、沈學廉、李昌平、程采、徐受荃、路德、吳榮光,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俟有缺出挨次充補。
謹按:本處奏,中書韓文顯、孫蘭枝二員—上屆保送軍機引見,未經記名,十七年十二月内因覆校實錄詳慎出力,經大學士慶桂等保奏,請列于考取新班各員之前,一體帶領引見。
理合附奏。
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旨:梁章钜、錢廷熊、陳彬、許乃普、李彥章、喬用遷、鄒錫淳、佘文铨、胡方朔、王啟文、陳孝寬、蔣泰階,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
謹按:此次鄒錫淳一名未經行走。
十月口日命強逢泰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二十三年六月初五日奉旨:阿達順、車旺多爾濟、烏爾恭額、德舒、福甯阿、蘇勒芳阿、伊甯阿、三龍泰、鄂順安、福克薩音、博勒格,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用。
二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奏:查軍機章京理藩院員外郎昌熾,昨蒙簡放西甯道,出有章京一缺,一時接辦之員,實乏熟手。
查有原任湖北荊宜施道丁憂回旗現在理藩院員外郎上行走之多容安,前充軍機章京,繕寫清字谕旨,頗為熟悉,人亦謹慎。
合無仰懇聖恩,仍令多容安充補軍機章京,俾資熟手。
謹奏。
奉旨:知道了。
道光元年八月二十五日旨:馬光瀾、俞誦芬、傅繩勳、蔡勳、周濤、趙榮、汪元爵、徐基、朱逵吉、張祥河、龍汝言、徐思荃、葉敏昌,俱著記名以軍機章京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