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二

關燈
夏商紀 夏,起戊戌,終己酉。

    十七君,一十四世。

    通羿浞四百三十二年。

    夏後氏禹元年,戊戌。

    都安邑,或雲平陽,亦雲晉陽及韓。

    尚黑,其社用松,牲用玄,以黑為徽号。

    朝燕服收冠而黑衣,十寸為尺,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皆為諸侯,作樂曰大夏。

    命臯陶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

    夏,大也,言能大堯舜之德。

    以五音聽治。

    懸鐘鼓磬铎鼗,待四方之士,為銘于簨虡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谕以義者擊鐘,告以事者振铎,語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鼗。

    一饋而十起,一沐三捉發,以勞天下之民。

    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

    左右曰:罪人不順道,君王為何痛之?禹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

    寡人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

    初,舜分天下為十二州,禹複為九州,收天下美銅,鑄為九鼎,以象九州。

    昔黃帝作車,少皞加牛,奚仲加馬。

    禹命奚仲為車正,建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級。

    古有醴酪,禹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禹任臯陶,益以國政。

    臯陶卒,封其後于英、六,或在許、契、後稷、伯夷皆有功,興于虞、夏之際。

    益垂夔龍,其後不知所封。

    是時天雨金三日,亦嘗雨稻。

    禹娶塗山氏女,生子啟,南巡守會諸侯于塗山,承唐虞之盛,執玉帛者萬國。

    濟江,黃龍負舟,舟中人懼,禹仰天而歎曰:吾受命于天,竭力而勞萬民,生寄也,死,歸也,餘何憂于龍焉?視龍猶鼴蜓,顔色不變。

    龍俯耳,低尾而逝。

    禹緻群臣于會稽,防風氏後至,禹戮之。

    防風,汪芒氏之君,漆姓,守封嵎之山,禹崩谥法:淵源流通曰禹。

    馬融曰:禹、湯不在谥法蓋?谥法諸本不同,或後人所加也。

    葬會稽之山。

    陰,在位九年,年百歲。

    案書稱堯舜曰帝,夏殷曰王,詩商頌曰玄王武王,學者言夏殷周稱王,而詩書易春秋未嘗言三王,惟易泰歸妹卦曰帝乙歸妹,書酒诰多士多方曰,自成湯至于帝乙,故司馬遷夏殷之君皆曰帝,曲禮曰:告喪曰,天王登假措之廟,立之主曰帝。

    谯周曰,夏殷之君,生稱王,死稱廟主,皆以帝号配之。

    帝王世紀:夏殷曰帝。

    曲禮、秦漢後書,谯周、皇甫谧之說,出于史記,俱不足為據。

     夏後氏禘黃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劉恕曰:大江之南,前代要服。

    舜禹南巡,崩不返葬。

    禹非不尊而敬舜也,啟非不孝于其父也,時享在乎廟貌,魂氣則無所不之也。

    秦漢以下,崇尚墓祭,違經棄禮,遠事屍柩,難以語乎理矣。

    啟元年丁未,皇甫谧曰甲辰。

    筮享神于大陵之上,是為鈞台之享。

    又筮于晉之墟,作璇台于水之陽。

    有扈氏不服,啟伐之。

    世本曰:有扈,夏同姓,或雲啟之庶兄,以堯舜傳賢,禹獨與子,故伐啟。

    淮南子曰:有扈氏為義而亡。

    啟崩,在位九年。

    皇甫谧曰:十年。

    子太康立。

    太康元年丙辰。

    失德,四夷背叛,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有窮後羿因民弗忍,距于河。

    羿先祖世為射官,帝賜之弓矢,使司射。

    夏衰,自??遷于窮石。

    許慎曰:羿,帝喾射官也。

    淮南子曰:堯時十日并出,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九烏皆死,堕其翼羽。

    又曰: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其妻姮娥竊之,奔月宮,為月精。

    又曰: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

    孟子曰:逢蒙學射于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已,于是殺羿。

    楚辭天問曰:羿焉彈日,烏焉解羽?歸藏易曰:羿彈十日。

    說文曰:彈,射也。

    博物志曰:羿與鑿齒戰于疇華之野,羿持弓,鑿齒持矛,羿殺之。

    或曰:河伯弱,殺人,羿射其左目;風伯壞人屋室,羿射中其膝。

    據此諸說,帝喾、堯時各有羿,夏時又有羿,則羿是善射之号,非人名字。

    不知此羿其名為何。

    太康失國而崩,在位二十九年。

    孔安國曰:太康不得入國,羿遂廢之。

    羿立其弟仲康。

    仲康元年乙酉。

    微弱,政出于羿。

    崩,在位十三年。

    子相立。

    相一作相安元年戊戌。

    征畎夷、黃夷,竹書紀年曰:二年,征黃夷。

    其後幹夷來賓。

    紀年曰:七年。

    東夷有九種,曰畎夷、幹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相為羿所逐,失國,居商丘,依夏同姓諸侯斟灌、斟??。

    在位二十八年。

    呂氏春秋曰:夏後相與有扈戰于甘澤而不勝。

    六卿請複之,相曰:不可。

    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饬,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書稱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而不言勝敗。

    帝相之時,政出于羿已數十年,既能修德以服有扈,豈不能服羿乎?此說近誣。

     有窮後羿因夏民以代夏政。

    元年丙寅。

    樂正後夔之子伯封,實有豕心,貪惏無餍,忿類無期,謂之封豕,羿滅之,夔是以不祀。

    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而淫于原獸。

    棄武羅、伯因、熊髡、龍圉,而用寒浞。

    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

    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已相。

    浞行媚于内,施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外内鹹服。

    羿猶不悛,将歸自田,家衆殺而亨之,以食其子。

    其子不忍食,死于窮門。

    浞自立,羿在位八年。

    寒浞元年甲戌。

    因羿室,不改有窮氏之号,生澆及豷。

    澆長,浞使用師,殺斟灌,代斟??氏,滅夏後相。

    後缗方娠,逃出自窦,歸于有仍,生少康。

    浞處澆于過,處豷于戈。

    少康既長,為仍牧正。

    惎澆能戒之。

    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庖正。

    虞君思妻之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

    浞恃其讒慝詐僞,而不德于民。

    夏遺臣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滅浞而立少康,浞在位三十二年。

    使女艾諜澆,滅澆于過,使子季杼誘豷,滅豷于戈。

    有窮逐亡。

    寒浞殺羿,囚羿室而生澆。

    澆長大,能用師,滅後相。

    相死之後,少康始生。

    及滅浞,少康子杼又長,已堪誘殺豷。

    計太康失邦,及少康紹國向百年,夏亂甚矣。

    而夏本紀不載,最為疏略。

    少康滅浞,還舊都,元年丙午。

    複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夏道複興,方夷來賓。

    崩,在位二十一年。

    子杼立。

    杼一作予,元年丁卯,在位十七年。

    崩,子槐立。

    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

    槐,帝王世紀作芬,或作祖武,亦作魁。

    元年甲申。

    九夷來禦。

    竹書紀年曰:三年。

    崩,在位二十六年。

    子芒立。

    芒元年庚戌,在位十八年。

    帝王本紀雲十三年。

    崩,子洩立。

    洩帝王世紀作世,或作宗。

    元年戊辰。

    畎夷等六夷服從,始加爵命。

    崩,在位十六年。

    紀年曰:帝洩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

    與帝王本紀不同。

    子不降立。

    不降一作江成元年甲申,在位五十九年。

    崩,弟扃立。

    扃帝王世紀作喬,元年癸未,在位二十一年。

    崩,子廑立。

    廑帝王世紀作廣,或作廛。

    元年甲辰,在位二十年。

    崩,不降,子孔甲立。

    孔甲元年甲子。

    淫亂,好鬼神,德衰,諸侯多叛。

    周語曰:孔甲亂夏,四世而隕。

    天降乘龍,河漢各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

    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事孔甲,能飲食之。

    夏後嘉之,賜後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

    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飨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

    孔甲崩,在位三十一年。

    汲蒙紀年曰: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并出。

    其年胤甲陟。

    子臯立。

    臯元年乙未,在位十一年。

    崩,子發立。

    發一作敬元年丙午。

    諸夷賓于王門,獻其樂舞。

    紀年曰:元年。

    崩,在位十三年。

    帝王本紀雲。

    十一年。

    子履癸立,是為桀。

    桀元年己未。

    自孔甲以來,諸侯叛夏。

    桀為無道,暴戾頑貪,政淫荒,武,傷百姓,天下顫恐而患之。

    桀有力,能申鐵鈎索伐有施。

    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妹喜有寵,所言皆從,為傾宮瑤台,殚百姓之财,肉山脯林,酒池可以運船,糟堤可以望。

    十裡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妹喜笑以為樂。

    初,商契卒,子昭明立,居于砥石,遷于商。

    卒,子相土立,相土作乘馬。

    卒,子昌若立。

    卒,子曹圉立。

    卒,子根國立。

    卒,子冥立,為司空,勤其官而水。

    死,子振立。

    卒,子微立。

    卒,子報丁立。

    卒,子報乙立。

    卒,子報丙立。

    卒,子主壬立。

    卒,子主癸立。

    卒,子天乙立,谯周曰:商人尊湯曰天乙,天即帝也。

    是為成湯,名履,母曰扶都。

    長九尺。

    自契至湯八遷。

    商頌曰:帝立子,生商。

    是契居商也。

    鄭玄曰:在太華之陽。

    皇甫谧曰:今上洛商。

    世本曰:昭明居砥石。

    左傳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

    杜預曰:梁國睢陽也。

    及湯居亳,四遷,事見經傳,而不見餘四遷。

    湯始居亳,從先王居。

    鄭玄曰:亳,今河南偃師縣有湯亭。

    漢書音義曰:濟陰亳縣有湯蒙,已氏有伊尹蒙。

    杜預曰:梁國蒙縣北有亳城,城中有湯蒙,其西又有伊尹蒙。

    皇甫谧曰:孟子稱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不祀,湯使亳衆為之耕。

    葛即今梁國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