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門祚一 門祚之靡常,由來尚矣。

    《傳》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三後之季,于今為庶。

    甯特近代為然哉?以予所見,三十餘年之間,廢興顯晦,如浮雲之變幻,俯仰改觀,幾同隔世。

    當其盛也,炙手可熱,及其衰也,門可張羅。

    甚者胥原、栾卻之族,未幾降為皂隸;甕牖繩樞之子,忽而列戟高門。

    氓隸之人,幸邀譽命;朱門之鬼,或類若敖。

    既廢而興,興而複替,如環無端,天耶?人耶?豈盈虛消長之數所必然耶?若曰積善必慶,積惡必殃。

    乃何以有時而然,有時而或不盡然耶?即如吾先大夫東瀛公,以廉吏起家,外高祖賓山宗伯以慎勤獲眷,迄今五世,儒冠未有達者,豈真廉吏可為而不可為耶?要之,樹德積學,譬如居家之布帛粟菽,一日不可暫缺,非遂與天為市也。

    彼積善積不善之說,乃聖賢所以警世,而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吾人所當自勉耳!謹舉見聞所及,略識于後,其他遠不可考,聞不及詳者,大率類此,以俟後之任載筆者,表而出之。

     雲間望族,首推陸氏,昭侯以降,盛衰遞有,不必言矣。

    明嘉靖中,文定公樹聲及弟樹德相繼登進士。

    文定以辛醜會元入詞林,官至大宗伯。

    樹德以會魁官至開府,其後軒冕蟬聯,不一而足。

    以予所見,崇祯壬午一種,應天中式兄弟四人,慶臻、慶衍、慶紹、亮輔。

    亮輔字左臣,慶衍字椒頌,俱癸未聯捷。

    其他明經、茂才異等不下數十餘人,可謂一時極盛。

    自鼎革後,日漸中落。

    順治己醜,族子蘭陔振芳複成進士,官至少參。

    丁酉,裔孫慶曾,順天中式,未幾譴谪,以後未有達者。

     吾郡自嘉、隆以來,簪纓之盛,莫如徐氏。

    徐始文貞太師階、達齋司寇陟,兄弟公卿以後,甲科任子,相繼顯庸。

    崇祯初,文貞之曾孫澹甯本高,以恩襲羽林,曆官都督,晉爵太傅,追褒四代。

    八世一品,同郡罕比。

    易代而後,世蔭既革,科名莫繼。

    孝廉暗公孚遠,遁迹海外,世業遂廢。

    至康熙中,始從越東因潮州守宋尚木歸誠,為之詳清具題,未及抵家而卒。

    嗣後迄今,亦無顯者。

     吾郡張氏,支派甚多,以予所聞,學士裡友鴻、一鴻,其尊人醉石,故孝廉也,家頗殷厚,由邑庠入太學。

    易代後,往往為鄉黨所侮,年逾五十,奮志北上,中順治丁酉順天鄉榜,成戊戌進士,除授南府司理,年将六旬矣,以奏銷議降歸,優遊林下十餘載而卒。

    其以書學起家者,前有大宗伯諱天駿,又有諱翼轸者字三星。

    其後有謀遠籌孫,中崇祯癸酉順天榜,順治末除授直隸大名府司理,亦工八法,年七十餘以疾歸裡卒,無子。

    後有少宗伯賓山公諱電,即餘外翁祗園先生諱儒風之高祖也。

    其在唐行橋者,始有東海公汝弼,以科甲起家,世有兩榜。

    至萬曆辛醜,瀛海以誠大魁天下,予不及見,然而崇祯之際,家聲猶盛。

    至本朝順治丁亥,蓼匪安茂成進士,曆官浙江學憲。

    其兄安豫,字子建,初以府佐投誠,官至杭嘉湖道,二子相繼舉孝廉,亦稱一時之盛。

    今惟一孝廉世绶尚存,家亦中落矣。

    其在亭橋者,始自王屋先生之象,嘉靖中,以文學名天下。

    其後科第數傳不絕,以予及見,孝廉子念荩,崇祯中官南京戶部郎。

    鼎革後,未有達者。

    今其子洮侯彥之、漢度憲俱以詩名,曾孫孝存永貞,亦能詞。

     顧氏自佐山兄弟參政起家,傳子光祿丞清宇正心,增其式廓,助義田以贍役,賜甲第,辟名園。

    萬曆中,又以赈荒高義,賜官光祿,亦一時之盛。

    崇祯末,家僅一孝廉暗生胤光,而故業餘風,猶宛然不改。

    至順治中,子孫以逋賦累萬,馴緻毀家。

    康熙初,遺業蕩然無存矣。

     馮氏自南崗先生以忠孝起家,聲震朝野,遂為雲間望族。

    以予所見,故業雖毀而子孫自号多才,如天垂燧,弟緯臣經世,以書名家。

    紫賢善世以孝廉宮中翰,世澤尚未替也。

     林氏自衡齋太常著望松郡。

    孫仁甫以任子宮郡守,家資钜萬,衣冠甲第,予猶及見也。

    鼎革後,仁甫卒,而家亦廢。

    今諸孫猶能以文望動公卿,所至延為上客,記室參軍,幾遍海内焉。

     錢相國機山先生,諱龍錫,大拜于崇祯之初,時予尚幼,不及見其盛。

    後以譴歸,而地方官長尊禮如故,相國之體,猶未全失也。

    鼎革之際,相國先卒,其後,子孫以逋賦毀家,聞之流離實甚,今幾同孫叔敖之後矣。

     董大宗伯文敏公其昌,少司寇幼海先生傳策,少宰邃初羽宸之叔,而浙撫中丞諱象恒之從祖也。

    幼海立朝大節,予不及見。

    予幼猶識文敏公及少宰、中丞之盛。

    一時大僚,集于一門,聲勢與徐抗衡,而文敏聲望,直薄海外,稱極盛焉。

    崇祯之末,文敏先卒。

    順治初,少宰、中丞相繼而殁,門第漸衰。

    今少宰之孫阆石含,以順治辛醜登進士。

    其弟蒼水俞,庚子舉于鄉,俱以十七年奏銷誤,家居不仕。

    俞于康熙十八年以博學鴻儒薦入京,不售而歸。

    宗伯、中丞之後,尚未有達人。

     杜大司空完三先生,諱士全,上海杜行人也。

    族大衆繁,科第明經孝秀,後先踵接。

    鼎革之際,公年逾八旬,予告歸,家居,仗節而死,其後中落。

    今其族登春由明經任翰林孔目,同春蜀中作令,康熙十三年蜀陷後,未知所之。

     沈少司馬雲升猶龍,登萬曆丙辰進士,曆任閩撫,招降海寇鄭芝龍,升兩廣總督,以征蠻功,遷少司馬,未及抵任,大兵已下南都,宏光帝出走,遂止于家,資财钜萬。

    當乙酉之夏,松城業已歸命,郡紳複謀抗拒,推沈主盟,因與潰帥黃文麓蜚及吳淞總兵官郡人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