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案紀略
關燈
小
中
大
耕讀事,人頗不之重。
讵一旦有警,竟能措置從容,玩賊人于股掌;奠安桑梓,助官救民。
雖家産破耗,而其功誠不可沒也;人烏可因器量淺視之哉!又聞當事之起也,甘仔井及查某潭、湳仔适成鼎足之勢;而查某潭尤沖要,為賊所必争者。
蓋查某潭若失守,則彼二處亦均難保。
是以林、陳、阮三姓聯盟,共負擔軍費;事由陳耀董率,阮、林皆立有約文,付陳掌執。
讵賊至三年始平,軍費計約二十餘萬元;此因彼三姓均意想之外也。
迨事平,林、阮知将攤巨款,竟募偷兒潛盜與陳之約書以去;而此條遂為陳之獨當,計亦狡哉! 林總兵向榮既解嘉義之圍,即思與曾玉明會師以攻彰化;奈糧饷不足,且降賊村莊甚多,知難遽達,拟向就近富戶勸捐,再結聯海口泉人村落為聲援。
兵備道洪毓琛早中蜚語,謂林勒捐百姓,忌之;飛檄促令出師。
林向榮不得已,灑淚進兵。
至六鬥,僞軍師劉仔屘率嚴辨、陳弄、許豐年等衆二萬餘截途劫殺,大戰數日;石榴班賊首張竅嘴、張公毅複率賊四千餘人來助,林不支,敗退鬥六門,就街中都司衙屯紮。
副将王國忠以為不可,請屯街外番社等處以為犄角;林謂分則勢愈孤,不從。
秋七月,戴潮春複遣賊來助,遂将鬥六四面圍困數重;王國忠率部下沖突數次皆不得出,外援斷絕。
洪道台派員調塗庫義首陳澄清帶莊勇數百人來援,杯水車薪,終不濟事。
嘉城紳士王朝輔等亦遣兵護運糧饷來救,賊知糧運重要,争出拒戰,竟不得達。
店仔口吳牆亦思引衆來救,見賊勢大,恐孤掌難鳴,亦懾而止。
林鎮憂憤無地,賴王國忠曉夜親督巡視,尚得支持;而彈藥又将盡矣,乃掘土壁煮硝、燒木為炭,制為火藥以救燃眉之急。
秋七月,候補通判張世英與東勢角羅冠英、翁仔社廖廷鳳、廖細元、林傳生等同結刎頸之盟,練勇殺賊。
見賊方經略南路,乃商議由翁仔社進兵,既為新竹大甲之聲援,且居上流可斷捒東一堡之水,順勢以圖彰化。
所帶之兵皆山内之人,行山路如平地,捷走如飛,非賊可及;且平素與生番鏖戰,鳥铳極準,視戰場如遊戲。
百折不撓之士,林占梅厚币聘緻之,使助世英;羅、廖、林諸人又皆協力,所以所向有功,諸賊鹹畏之,惟林日晟能與角逐而已。
八月十五日,林日晟大會賊渠于彰邑之大聖王廟歃血祭旗,大興賊黨二萬餘人以攻二十四莊;蓋欲報戴、鄭之仇也。
白沙坑有福德祠,其神甚靈;自紅旗起事以來,賊欲來犯,辄先降乩指示莊民,曆驗不爽。
當十六日賊之大舉而來,莊民尚不知。
是早,忽有一白發老人由茄苳腳至三家春等處,鳴鑼讨救。
陳捷魁、李華文、陳宗文等急引壯丁馳至,比到白沙坑,竟寂寂無睹,方群訝其诳;甫少歇,拟午飯而回,突接急報,大股賊分三路而來。
林晟率林貓由大岸頭大路,攻白沙坑;鄭知母欲報其弟玉麟之仇,獨攻口莊;王萬同江有仁由福人坑山路,攻虎山岩:勢甚銳,殺聲震天地。
陳捷魁與陳宗文親出陣頭督戰,鉛子如雨,手中所執令旗凡三易,皆為鉛子所碎;而身體屹無一傷,膽氣亦愈壯。
自辰至申、酉之交,兩邊皆無少辍。
忽葉虎鞭引所部之衆由口莊竹巷橫截殺出,各莊中外來避亂之人不下萬餘人、中有丁壯數千人,亦奮勇助戰。
戆虎晟登觀音山遙望白沙坑,見槟榔樹森列、雜以竹木,參差茸茂,全不見屋宇。
顧江有仁歎曰:『路徑叢雜,守禦得法,無異鐵國;誠未易着手也』!江有仁亦以為然。
會日夕,方鳴金收兵。
越日再戰,不利;議退兵。
獨鄭知母曰:『今茲再退,何日能拔!且此勁敵不拔,終為肘腋之患』。
林晟從之,連攻四日。
忽賊營中毒蛇甚多,騷擾不安,被傷者多死;始退回彰化。
是役,賊人死四百餘人,傷者千餘人,大受創傷;始未敢輕視二十四莊之人。
彰城中有一婦人,忘其姓,人呼之「南嫂」,蓋其夫名南;年已五十餘歲。
夫婦皆以拾字紙為業;夫死,婦猶依舊業彌笃。
見有字紙在穢,必以鐵鉗夾出,于清水滌淨曬幹,然後納于籠中。
及城陷,賊踞諸官衙或民間華屋,常以字紙拭穢蹧蹋四野。
婦見之心傷,挑二布袋各處收拾;無奈多不勝收。
憤甚,罵曰:『輕聖迹、悖道理,如此之賊,不死何待』!語為逆晟所聞,令提之來;令之拜,不屈。
問何惡言相罵?直認不諱;且與辯駁侃侃。
賊怒,以白刃脅之,亦不懼;賊怒,遂殺之。
頭落,而屍猶疾走十餘步;賊盡駭馳。
有陳熊者,苎仔潭莊民也。
立武館,以拳技、槍法教村之少年。
當賊之大侵,陳耀邀之出戰;熊與其弟陳豹并其徒十八人,自當一面。
賊輕之,分數十人與戰,敗退;後隊二百餘人繼至,迤逦圍之。
賊中攜有铳器,陳之徒柯從中铳先亡,餘始駭欲退。
已陷重圍,陳熊當先奪路,手雙刀重十餘斤、長各二尺五寸,當者辄靡;手斬七賊,身被十七傷。
回視其徒未出,複殺入救之。
群賊争前斫殺,陳熊措手不及,被一刀自腮邊而過,頸将半斷,猶回斬其賊而逃。
獲妙藥以療,竟獲全愈。
其弟陳豹沒于陣,賊衆提其頭見潮春獻功;其首級竟怒目張牙作切齒狀,潮春大懼,命覓其屍合葬。
夜有賊經墳旁過者,常有鬼形倏現;遂相戒不敢犯其墳,且緻祭焉。
海外散人曰:神道設教,科學之士每嗤為妄。
觀白沙之役,則誠确然有可信者也。
當賊相持之時,凡有警,必先乩示。
嘗有一次明示「賊排長蛇陣而來;明日,當以蜈蚣陣勝之」。
莊民信仰遵行,遂獲勝仗。
又、賊遣奸細潛入,匿于廢墳荒圹之中,将于夜間縱火内應;神立降乩,令人擡神輿前導,直詣匿處,盡搜擒之。
自是,賊恨神至極,募有能得神像入城者賞五百金。
時有奸人貪利,密盜福德神金身置米籃内,上置他物,再以笠覆之,已将瞞脫;乃行至莊腳斥堠之所,忽大風揚塵,笠先吹去、籃索亦斷,籃傾而神像遂見。
斥堠者拏而訊之,确是賊探,遂囚之付曾軍門處治。
故後賊平,曾上奏其事,賜立匾額。
凡此靈應,人所共知。
予時舞象,避亂莊中,親見其事,則未可謂神道全非也。
又可笑者,賊以福德神之靈顯也,思奉之而不可得,乃異想天開,凡欲出戰亦将南瑤宮之天上聖母裝于神輿,擡之陣頭,妄冀感佑;則其愚,誠有不可及者矣! 菜耘曰:聞白沙坑之土地神像,所服袍帶異于他處之土地;則此拒賊顯靈,有旨褒獎故也。
即賊營之毒蛇縱橫,未必不非土地神之靈也。
請以一事證之:光緒二十二年(丙申)春,勝記與林朝棟合資設置南港山之栲寮,于龍眼林設金萬和公館董栲務之事;伊時毒蛇肆橫,腦丁多被所傷,作業不安。
不得已,徇栲丁之請演「官音」二■〈木台〉,殺豬、羊各二,金錢紙帛稱是,以祭該山之土地神;自是蛇遂潛蹤。
此予親睹而與其事者。
誠如是,則賊營之蛇,即謂白沙坑土地神之靈也,亦無不可。
秋八月,候補道區天民(廣東香山縣舉人)督辦北路軍務。
時内地發逆未平,糧饷不足,谕令就地捐饷;淡水舉人陳維英、竹塹紳士鄭如梁,首倡出捐巨金助饷。
武生陳捷元(乳名陳越獅),英年武勇,曾在内地從征發匪,積功官遊擊,原籍牛牯嶺山人;聞戴逆倡亂,自請回台協剿,部下四百人皆敢戰之士。
故凡武西堡一帶之民,皆深賴之。
提督曾玉明見各處義民已多效順,遂令守備陳毓恩紮侖仔頂、葉虎鞭與陳大戆紮秀水莊,自紮大營于安東,與賊相距咫尺,鹹有戒心。
林晟自危,乃率黃丕建進攻秀水;進戰三日,曾、陳之師皆被别股賊所絆。
八月十五日,虎鞭因賊攻甚力,恐固守受困,乃引衆出戰;賊勢大,葉已不能敵,肩又中铳,血流遍體。
黃丕建本與葉結生死之盟,見葉危迫,率親黨佯為追逐,陰縱之逸,營遂陷。
賊複乘勝攻安東,官兵抵敵不住,得虎鞭敗信,士心不固,将退;毓恩手斬退縮者五人,自挺長矛,奮呼當先。
陳大戆與妻蔡氏圓繼之進,兵勇随後聲援,退者均再反鬥。
俄見二十四莊之義民來救,勢同驟雨;賊乃收兵。
閏八月,快官義省張俊标豎白旗應官兵,賊屢攻之;思山路蠶叢,救兵未能速至,恐緻誤事,乃商于陳捷魁、李華文等,議從虎山岩山後開通快官之路以靈通消息。
陳、李皆然之,遂将工事委白沙坑總理黃開安及五品銜吳登健設法。
吳乃來莊避亂者,雄武多技;年已六十,能舞十八斤大刀旋轉如風,十餘人不能近。
滅賊心急,親率莊丁開路,曉夕督工不懈;嘗手殺十一賊。
林晟恨乏次骨,懸五百金購其首級。
閏八月十四日,羅冠英率義民克寮腳;二十二日,克葫蘆墩。
廖細元進拔圓寶莊,乘勢同攻圳寮。
二十八日,林晟由彰化帶衆來争,乘夜肉薄,圍包營壘,以火藥擲攻;廖細元兵少不能敵,引部下棄圓寶莊,沖圍出,身中十餘槍。
張世英救之歸,至翁仔社而殁。
張世英收其餘衆,以弟江峰領之。
九月,台澎兵備道洪毓琛遣守備許黃邦解饷銀一萬圓欲赴鬥六交林鎮;黃邦分五隊而行,每隊二千元。
行至柳仔林,黃知羔已偵知,率賊伏要路截劫。
外委黃金城骁勇有膽略,先行出哨;遇大股賊與戰,衆寡不敵陣亡,一軍皆痛惜之。
千總許炳見事急,獨帶所部帶銀二千元從間道殺奔嘉義城求救;許黃邦力屈被執,所帶銀盡被所劫。
及嘉義出救,已無所及;林鎮坐是益困矣。
台灣挂印總兵林向榮自坐困鬥六,日久無援,糧食皆盡,草根樹皮雜龍眼核、鞋皮混煮充饑。
一日,集所部議突圍,人皆菜色;林曰:『與其坐以待斃,曷如背城借一,猶冀一濟』!遂殺所乘馬,以充一飽。
屯番把總潘永壽已懷異志,先已潛與賊通;所部屯番見殺馬,鹹思一脔染指。
讵乃不及預,銜之。
九月十三夜,密縱火焚鬥六民居,街闾為燼。
諸軍士無可栖宿,不得已共退守土城;副将王國忠請退守海豐侖,向榮信蔔者之言,謂退守海豐侖不利。
遣弟林向臯突圍求救,自率所部猶死守土城。
向臯沿途轉戰至海豐侖,兵已無多,不能進,暫駐紮;賊大至,力屈被擒。
戴逆命之降,不屈;怒欲殺之。
賴戴逆之妻哀求,暫免一死;遂囚之。
十七日,王國忠知勢危,作死裡求生之計,率所部親随三十二人沖圍而出;被賊包圍。
然此三十二人皆百戰勇士,一以當十;奈衆寡不敵,先後陣亡,所存翁洸等十八人傷重難支,始被擒。
皆以罵賊不屈,盡被寸磔于北鬥溪埔;賊封其屍以為京觀,至今人呼為「十八将軍墳」。
是夜,潘永壽與所部皆叛,與賊約插香為号,引賊入土城;士卒枵腹多日不能抵敵,林鎮仰藥死。
同殉難者,有管理糧台同知淩長敬、遊擊顔常春、署鬥六都司噶瑪蘭都司劉國标、本任建甯守備石必得、北中營千總沈登龍、右營千總王光春、安平水師千總鄭添祿(台灣縣人)、台協左營千總趙基英(诏安人)、艋舺陸路把總黃忠泰、台協中營把總李朝華(彰化人)、台鎮中營把總李青、台協左營把總林朝來(同安人)、蕭壟屯把總段得壽、城守營左營外委葉榮魁、台協中營外委孫朝榮(南澳人)、台協中營外委鄭朝龍(閩縣人)、台協右營額外許祥光、城守營頭司外委黃捷升、外委郭天賜、麻振輝、稿書葉長青等;皆巷戰短兵奮鬥,力竭而亡。
林向榮長子林張成偕勇首陳大舌、陳束初思逃生,及見諸人戰死者狼藉,痛切心髓,義與偕亡;遂皆憤呼殺賊,陣亡。
林向榮之妻在署聞訊,仰藥殉夫盡節。
王飛虎為僞丞相所救,得不死。
米戶林森素為向榮解運糧米,賊恨之切骨;至是被捉,亦盡節。
義首林有才被捉,賊素耳其名,思降之;有才不屈,賊不害,囚之。
幕友黃吉生及從軍參謀舉人王獻瑤皆被執,戴逆愛其才,令襄辦總局事。
瑤及吉生佯狂,不理。
浙江補用同知林廷翰因在原籍,與其子林竣辦理總局練勇等事,亦因赴救鬥六之難,父子殉難。
北路協林得成之子候選同知林上達痛父之亡,募勇報仇;兵敗,亦陣亡。
俠士劉安因欲救劉國标不克,亦同罹于難。
敗耗一傳,全台恐栗。
以王國忠、王飛虎、淩長敬皆表表人物,謀勇素著者;乃一網打盡,精華摧殘,戰士無色,賊人揚眉矣。
嗚呼惜哉!迨事平,範希溥乃據實奏請,奉旨予建專祠。
海外散人曰:鬥六之形勢,東面一帶雄負高山,北則東螺溪以繞其旁,西南則虎尾溪以纏其面,離諸羅縣治四十餘裡。
風俗強悍,故群賊常出沒其間;一旦有警,糧饷難以飛渡、兵勇難以征召。
林鎮手握兵符,為全台之元首,實三軍之司命;烏可拚孤注于一擲,至使瀛島震驚!此古者不明地利,不可為将之過也。
然觀其灑淚出師,亦知鄉村未聯絡、糧饷未充足;無如當道羽檄頻催,軍書趣促。
揣林鎮之心,直以逆賊未平,則己有将帥之職者,亦一日不可虛生;故不顧成敗利鈍,遽興師旅,困守土圍,茹草飯皮,枵腹力戰。
一家之内,子殉其父、妻殉其夫、将殉其帥、兵殉其将、弟殉其兄,忠義萃于一時。
獨王副将身經百戰,胸饒韬略;向使林鎮言聽計從,何至全軍撓敗!乃所謀不遂,猶不忍負其主帥;雖力竭成擒,尚眼眦欲裂,罵賊受害,直以「頭可斷、膝不可屈」也。
其烈矣哉!嗚呼惜哉(此段議論,皆泛詞常談,可以不必;且所叙事處,亦欠氣脈聯絡)! 曾軍門玉明之提師平賊也,兵單饷薄,全賴紳士、郊商為之臂助。
有勇首林老成,常向街市商民賒取貨物、亦嘗挪借銀錢,約饷到清還。
其始數次,卻亦清楚;民漸信用。
讵至後來,遂疊拖欠。
新興街人蔡克昌,排錢櫃棹營生,被林欠百餘元,生機坐是不轉,想到營尋老成索讨;時兵荒馬亂、道德淪亡,有謂之曰:『軍營重地,非索逋之所;恐到彼無益有損』!蔡不聽,貿然往。
林老成無以應,導之見曾帥;曾極口婉慰,約過五日饷到即可付還。
突有藍旗來報:前鋒與賊開仗;曾恐前軍力薄,急引親兵出陣,揮蔡使退。
蔡亦少年有膽勇,欣然願從之出。
方立門旗下觀戰,忽草叢中賊伏發,數十人驟馳出擊;曾揮刀親戰,蔡亦挺長刀助戰。
遊擊隊蔡廷元聞報來救,伏賊皆殪之。
曾公喚蔡克昌來,獎勵備至;飾以五品軍功,欲留帳前聽用。
蔡以親老不能留而回,所該債務盡支以回。
感曾公之知遇,逢人辄道所以然;聞者亦感歎。
故曾平賊之勞,事半功倍,率都此類。
收買人心,曾公得其道焉。
附之以為将兵者勸。
九月,候補知縣淩定國署理彰化縣,權用木戳。
定國乃原任副将淩競光之子,洪道台差其運饷到鹿;以彰化縣久虛其缺,以淩才幹明敏、遇事勇敢,故特委署理。
惟銅章久失,暫以木戳頒行。
定國夙知地方利弊,請于曾玉明:凡有為賊奸細,擒即殺之。
鹿港有奸民施戆東者,枭雄出衆,與賊通聲氣,大為民患。
淩欲捕不得,乃僞誘來見一面,勒施姓族長跟追。
東被迫不過,始出首;然猶懷挾刀铳并其死黨數十人來見,思設有變,即劫奪亦可及。
淩因彰城未複,暫設公館于鹿港福興街;戆東先使人偵視,見公館内毫無動靜,乃怛然入。
比到廳事,淩出見,問『知罪乎』?東答不遜,淩使快役收之;東揮雙刀如雪,門外黨又洶洶然欲入援,與把門兵役戰。
淩見事急,親挺斬馬大刀劈戆東于階前,斬其首擲出;餘衆見首級,方駭散。
又有許朝城、黃九誠,皆悍剽之賊;淩親帶兵勇夜撲其巢,均擒殺之:反側子始斂迹,鹿港近村地方至是方安靜。
同月,鹿港生員楊清時與總理許行義帶義勇四百人欲赴鬥六援林鎮,至半途聞向榮覆沒兇耗,遂停兵不前,屯紮北鬥之小埔心。
大股賊渠陳啞九弄率衆來戰,楊、許之衆雖銳,終是寡不敵衆;嚴辨又引賊來助,義勇力不能支,且退且戰。
至湖仔内,幸楊清時之族傾群出援,擊賊退。
土庫街有五品銜義首陳澄清者,富而俠,識見逾常人。
當戴逆初倡亂時,澄清即令附近鄉村多種地瓜,所有要害路徑皆築土牆,密排莿竹、陷坑、蒺藜皆遍;且于家中積粟數千石,火藥、軍械充足。
及賊勢蔓延,恐自孤立,又結聯鹽水港、埔姜侖等處之義民,互為救應。
于是附近數十莊倚陳為長城,相為犄角。
故土庫街安堵如故,且有外來避亂者;生理比常時倍加鬧熱。
陳之頒約鄉人,首先禁賭。
有少年遊惰者,必苦言勸導。
聯莊規則,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故遠近之人鹹敬憚之,莫敢違其節制者。
當林鎮之困于鬥六,澄清辄為運糧。
又時引兵與賊戰,嘗一日襲賊營三次,殺賊百級;故賊人恨之次骨。
及林鎮覆沒,陳弄、嚴辨率黃丕建等以乘勝之衆來攻土庫莊;衆欲與戰,澄清授以計,使人迎陳弄入街。
澄清之弟陳必湖來見,啞九弄列隊伍,刀戟如林,然後見;必湖面不改色,嘲曰:『吾始以大哥為英雄,故歸思為用。
今乃猜忌張皇,使人觖望,是使豪傑裹足也,将誰與圖大事哉』!弄改容,乃以禮接待,予以将軍銜;授令箭一技,使得提調。
問進取之計,必湖答以『徐當再議』。
僞使人向各村催饷。
賊喜,且以為澄清兄弟既降,可以高枕;遂松兵備。
讵入夜四鼓,突聞喊殺震地,街尾火起,兵壯包擊而來;賊知中計,狼狽争逃,隊伍遂亂。
混戰達旦,各有所傷。
越數日,黃丕建誘新民莊陳廷順之衆七百餘人再攻土庫,澄清領壯士吳阿傳、吳戆獅、吳瑞基、王明、張飛龍(此五人,皆骁勇善戰,時号「土庫五虎」)并各莊丁壯抄包夾擊,賊敗逃。
丕建由海豐奔埔姜侖收餘黨,為複仇計。
澄清再聯埔姜侖生員劉豐慶及鹽水港蔡朝駿、紀萬力等互相為援,藩籬愈固;遂與賊相持三年之久,大小數百戰,終至賊滅而後止。
洪道台詳其功績,授陳澄清以鬥六都司。
海外散人曰:陳澄清之行軍,機事甚密。
偵騎百出,迨得各處報告類集,始集同事人員佥議,詢諸人意見,然後以己意擇妥善而行;故鮮大敗。
且當出兵,非臨陣之際尚未知其所向。
其機警類如此。
故所轄十餘莊,賊不能窺伺;雖屢次來犯,迄不得逞其鋒。
林卓人稱其有古名将之風,洵有所自也。
予嘗造其家,池亭水閣,構造簡潔;台榭屋宇,鮮麗奪目;竹圍堵壁,迤逦盤行。
觀現在之遺址、睹先時之戰績,亦足見其「謀定後戰」之嘉猷。
其子孫亦讀書入泮,蔚然名家。
鄰村故老談昔日之軍興,猶津津稱道弗衰。
使此翁置之大用,必更有大可觀者。
何地無人才,顧其遭遇之如何耳!僅得一都司,似未竟其用;吾為陳君惜,且為國家惜也! 是年冬十月,賊嚴辨引向朝江諸賊攻鹽水港、陳弄同王仔屘等力攻塗庫,不克。
群議先取鹽水港,既可分官兵之勢,且可乘勢以窺郡城;蓋鹽水港距郡城僅五十裡,市街繁昌、居民稠密,故賊深涎之也。
然該地富戶甚多,先已未雨綢缪:市街外周築土墉,環以深濠;分四門出入,各設守備。
入夜,則吊橋提起,瞭望台更番輪值。
糧草充足、軍械整齊,故屢與賊戰,少所失利。
是役因見賊攻甚力,義首陳志寅、李志镛引莊兵開西北二門出戰。
戰二日,麻豆義首李成龍、李朝魁及查某營舉人劉達元各率精兵馳至,遂相夾攻。
向朝江逞勇舞雙刀傷數人,李成龍大怒,舉渾鐵耙重二十斤當頭擊下,朝江招架不住,腦碎立死;賊始駭退。
十一月初十日,林日晟傾群攻大甲。
先遣諜贻南埔莊姓重金,囑勿出救,于是一帶十八莊之人皆叛應之;官兵猶未知也。
十一日開仗,羅冠英先出戰,林占梅遣千總曾捷步來救,大戰于大安莊;吳算、黃腰陣亡,義兵退守入城。
越日,賊詐退,埋伏水尾溪;另一股由頂店以窺北門,守備鄭榮出城追之。
伏發,鄭榮奮勇沖殺,斬賊四十三人;義勇首林生牛、柯宗茂皆陣亡,蔡俊
讵一旦有警,竟能措置從容,玩賊人于股掌;奠安桑梓,助官救民。
雖家産破耗,而其功誠不可沒也;人烏可因器量淺視之哉!又聞當事之起也,甘仔井及查某潭、湳仔适成鼎足之勢;而查某潭尤沖要,為賊所必争者。
蓋查某潭若失守,則彼二處亦均難保。
是以林、陳、阮三姓聯盟,共負擔軍費;事由陳耀董率,阮、林皆立有約文,付陳掌執。
讵賊至三年始平,軍費計約二十餘萬元;此因彼三姓均意想之外也。
迨事平,林、阮知将攤巨款,竟募偷兒潛盜與陳之約書以去;而此條遂為陳之獨當,計亦狡哉! 林總兵向榮既解嘉義之圍,即思與曾玉明會師以攻彰化;奈糧饷不足,且降賊村莊甚多,知難遽達,拟向就近富戶勸捐,再結聯海口泉人村落為聲援。
兵備道洪毓琛早中蜚語,謂林勒捐百姓,忌之;飛檄促令出師。
林向榮不得已,灑淚進兵。
至六鬥,僞軍師劉仔屘率嚴辨、陳弄、許豐年等衆二萬餘截途劫殺,大戰數日;石榴班賊首張竅嘴、張公毅複率賊四千餘人來助,林不支,敗退鬥六門,就街中都司衙屯紮。
副将王國忠以為不可,請屯街外番社等處以為犄角;林謂分則勢愈孤,不從。
秋七月,戴潮春複遣賊來助,遂将鬥六四面圍困數重;王國忠率部下沖突數次皆不得出,外援斷絕。
洪道台派員調塗庫義首陳澄清帶莊勇數百人來援,杯水車薪,終不濟事。
嘉城紳士王朝輔等亦遣兵護運糧饷來救,賊知糧運重要,争出拒戰,竟不得達。
店仔口吳牆亦思引衆來救,見賊勢大,恐孤掌難鳴,亦懾而止。
林鎮憂憤無地,賴王國忠曉夜親督巡視,尚得支持;而彈藥又将盡矣,乃掘土壁煮硝、燒木為炭,制為火藥以救燃眉之急。
秋七月,候補通判張世英與東勢角羅冠英、翁仔社廖廷鳳、廖細元、林傳生等同結刎頸之盟,練勇殺賊。
見賊方經略南路,乃商議由翁仔社進兵,既為新竹大甲之聲援,且居上流可斷捒東一堡之水,順勢以圖彰化。
所帶之兵皆山内之人,行山路如平地,捷走如飛,非賊可及;且平素與生番鏖戰,鳥铳極準,視戰場如遊戲。
百折不撓之士,林占梅厚币聘緻之,使助世英;羅、廖、林諸人又皆協力,所以所向有功,諸賊鹹畏之,惟林日晟能與角逐而已。
八月十五日,林日晟大會賊渠于彰邑之大聖王廟歃血祭旗,大興賊黨二萬餘人以攻二十四莊;蓋欲報戴、鄭之仇也。
白沙坑有福德祠,其神甚靈;自紅旗起事以來,賊欲來犯,辄先降乩指示莊民,曆驗不爽。
當十六日賊之大舉而來,莊民尚不知。
是早,忽有一白發老人由茄苳腳至三家春等處,鳴鑼讨救。
陳捷魁、李華文、陳宗文等急引壯丁馳至,比到白沙坑,竟寂寂無睹,方群訝其诳;甫少歇,拟午飯而回,突接急報,大股賊分三路而來。
林晟率林貓由大岸頭大路,攻白沙坑;鄭知母欲報其弟玉麟之仇,獨攻口莊;王萬同江有仁由福人坑山路,攻虎山岩:勢甚銳,殺聲震天地。
陳捷魁與陳宗文親出陣頭督戰,鉛子如雨,手中所執令旗凡三易,皆為鉛子所碎;而身體屹無一傷,膽氣亦愈壯。
自辰至申、酉之交,兩邊皆無少辍。
忽葉虎鞭引所部之衆由口莊竹巷橫截殺出,各莊中外來避亂之人不下萬餘人、中有丁壯數千人,亦奮勇助戰。
戆虎晟登觀音山遙望白沙坑,見槟榔樹森列、雜以竹木,參差茸茂,全不見屋宇。
顧江有仁歎曰:『路徑叢雜,守禦得法,無異鐵國;誠未易着手也』!江有仁亦以為然。
會日夕,方鳴金收兵。
越日再戰,不利;議退兵。
獨鄭知母曰:『今茲再退,何日能拔!且此勁敵不拔,終為肘腋之患』。
林晟從之,連攻四日。
忽賊營中毒蛇甚多,騷擾不安,被傷者多死;始退回彰化。
是役,賊人死四百餘人,傷者千餘人,大受創傷;始未敢輕視二十四莊之人。
彰城中有一婦人,忘其姓,人呼之「南嫂」,蓋其夫名南;年已五十餘歲。
夫婦皆以拾字紙為業;夫死,婦猶依舊業彌笃。
見有字紙在穢,必以鐵鉗夾出,于清水滌淨曬幹,然後納于籠中。
及城陷,賊踞諸官衙或民間華屋,常以字紙拭穢蹧蹋四野。
婦見之心傷,挑二布袋各處收拾;無奈多不勝收。
憤甚,罵曰:『輕聖迹、悖道理,如此之賊,不死何待』!語為逆晟所聞,令提之來;令之拜,不屈。
問何惡言相罵?直認不諱;且與辯駁侃侃。
賊怒,以白刃脅之,亦不懼;賊怒,遂殺之。
頭落,而屍猶疾走十餘步;賊盡駭馳。
有陳熊者,苎仔潭莊民也。
立武館,以拳技、槍法教村之少年。
當賊之大侵,陳耀邀之出戰;熊與其弟陳豹并其徒十八人,自當一面。
賊輕之,分數十人與戰,敗退;後隊二百餘人繼至,迤逦圍之。
賊中攜有铳器,陳之徒柯從中铳先亡,餘始駭欲退。
已陷重圍,陳熊當先奪路,手雙刀重十餘斤、長各二尺五寸,當者辄靡;手斬七賊,身被十七傷。
回視其徒未出,複殺入救之。
群賊争前斫殺,陳熊措手不及,被一刀自腮邊而過,頸将半斷,猶回斬其賊而逃。
獲妙藥以療,竟獲全愈。
其弟陳豹沒于陣,賊衆提其頭見潮春獻功;其首級竟怒目張牙作切齒狀,潮春大懼,命覓其屍合葬。
夜有賊經墳旁過者,常有鬼形倏現;遂相戒不敢犯其墳,且緻祭焉。
海外散人曰:神道設教,科學之士每嗤為妄。
觀白沙之役,則誠确然有可信者也。
當賊相持之時,凡有警,必先乩示。
嘗有一次明示「賊排長蛇陣而來;明日,當以蜈蚣陣勝之」。
莊民信仰遵行,遂獲勝仗。
又、賊遣奸細潛入,匿于廢墳荒圹之中,将于夜間縱火内應;神立降乩,令人擡神輿前導,直詣匿處,盡搜擒之。
自是,賊恨神至極,募有能得神像入城者賞五百金。
時有奸人貪利,密盜福德神金身置米籃内,上置他物,再以笠覆之,已将瞞脫;乃行至莊腳斥堠之所,忽大風揚塵,笠先吹去、籃索亦斷,籃傾而神像遂見。
斥堠者拏而訊之,确是賊探,遂囚之付曾軍門處治。
故後賊平,曾上奏其事,賜立匾額。
凡此靈應,人所共知。
予時舞象,避亂莊中,親見其事,則未可謂神道全非也。
又可笑者,賊以福德神之靈顯也,思奉之而不可得,乃異想天開,凡欲出戰亦将南瑤宮之天上聖母裝于神輿,擡之陣頭,妄冀感佑;則其愚,誠有不可及者矣! 菜耘曰:聞白沙坑之土地神像,所服袍帶異于他處之土地;則此拒賊顯靈,有旨褒獎故也。
即賊營之毒蛇縱橫,未必不非土地神之靈也。
請以一事證之:光緒二十二年(丙申)春,勝記與林朝棟合資設置南港山之栲寮,于龍眼林設金萬和公館董栲務之事;伊時毒蛇肆橫,腦丁多被所傷,作業不安。
不得已,徇栲丁之請演「官音」二■〈木台〉,殺豬、羊各二,金錢紙帛稱是,以祭該山之土地神;自是蛇遂潛蹤。
此予親睹而與其事者。
誠如是,則賊營之蛇,即謂白沙坑土地神之靈也,亦無不可。
秋八月,候補道區天民(廣東香山縣舉人)督辦北路軍務。
時内地發逆未平,糧饷不足,谕令就地捐饷;淡水舉人陳維英、竹塹紳士鄭如梁,首倡出捐巨金助饷。
武生陳捷元(乳名陳越獅),英年武勇,曾在内地從征發匪,積功官遊擊,原籍牛牯嶺山人;聞戴逆倡亂,自請回台協剿,部下四百人皆敢戰之士。
故凡武西堡一帶之民,皆深賴之。
提督曾玉明見各處義民已多效順,遂令守備陳毓恩紮侖仔頂、葉虎鞭與陳大戆紮秀水莊,自紮大營于安東,與賊相距咫尺,鹹有戒心。
林晟自危,乃率黃丕建進攻秀水;進戰三日,曾、陳之師皆被别股賊所絆。
八月十五日,虎鞭因賊攻甚力,恐固守受困,乃引衆出戰;賊勢大,葉已不能敵,肩又中铳,血流遍體。
黃丕建本與葉結生死之盟,見葉危迫,率親黨佯為追逐,陰縱之逸,營遂陷。
賊複乘勝攻安東,官兵抵敵不住,得虎鞭敗信,士心不固,将退;毓恩手斬退縮者五人,自挺長矛,奮呼當先。
陳大戆與妻蔡氏圓繼之進,兵勇随後聲援,退者均再反鬥。
俄見二十四莊之義民來救,勢同驟雨;賊乃收兵。
閏八月,快官義省張俊标豎白旗應官兵,賊屢攻之;思山路蠶叢,救兵未能速至,恐緻誤事,乃商于陳捷魁、李華文等,議從虎山岩山後開通快官之路以靈通消息。
陳、李皆然之,遂将工事委白沙坑總理黃開安及五品銜吳登健設法。
吳乃來莊避亂者,雄武多技;年已六十,能舞十八斤大刀旋轉如風,十餘人不能近。
滅賊心急,親率莊丁開路,曉夕督工不懈;嘗手殺十一賊。
林晟恨乏次骨,懸五百金購其首級。
閏八月十四日,羅冠英率義民克寮腳;二十二日,克葫蘆墩。
廖細元進拔圓寶莊,乘勢同攻圳寮。
二十八日,林晟由彰化帶衆來争,乘夜肉薄,圍包營壘,以火藥擲攻;廖細元兵少不能敵,引部下棄圓寶莊,沖圍出,身中十餘槍。
張世英救之歸,至翁仔社而殁。
張世英收其餘衆,以弟江峰領之。
九月,台澎兵備道洪毓琛遣守備許黃邦解饷銀一萬圓欲赴鬥六交林鎮;黃邦分五隊而行,每隊二千元。
行至柳仔林,黃知羔已偵知,率賊伏要路截劫。
外委黃金城骁勇有膽略,先行出哨;遇大股賊與戰,衆寡不敵陣亡,一軍皆痛惜之。
千總許炳見事急,獨帶所部帶銀二千元從間道殺奔嘉義城求救;許黃邦力屈被執,所帶銀盡被所劫。
及嘉義出救,已無所及;林鎮坐是益困矣。
台灣挂印總兵林向榮自坐困鬥六,日久無援,糧食皆盡,草根樹皮雜龍眼核、鞋皮混煮充饑。
一日,集所部議突圍,人皆菜色;林曰:『與其坐以待斃,曷如背城借一,猶冀一濟』!遂殺所乘馬,以充一飽。
屯番把總潘永壽已懷異志,先已潛與賊通;所部屯番見殺馬,鹹思一脔染指。
讵乃不及預,銜之。
九月十三夜,密縱火焚鬥六民居,街闾為燼。
諸軍士無可栖宿,不得已共退守土城;副将王國忠請退守海豐侖,向榮信蔔者之言,謂退守海豐侖不利。
遣弟林向臯突圍求救,自率所部猶死守土城。
向臯沿途轉戰至海豐侖,兵已無多,不能進,暫駐紮;賊大至,力屈被擒。
戴逆命之降,不屈;怒欲殺之。
賴戴逆之妻哀求,暫免一死;遂囚之。
十七日,王國忠知勢危,作死裡求生之計,率所部親随三十二人沖圍而出;被賊包圍。
然此三十二人皆百戰勇士,一以當十;奈衆寡不敵,先後陣亡,所存翁洸等十八人傷重難支,始被擒。
皆以罵賊不屈,盡被寸磔于北鬥溪埔;賊封其屍以為京觀,至今人呼為「十八将軍墳」。
是夜,潘永壽與所部皆叛,與賊約插香為号,引賊入土城;士卒枵腹多日不能抵敵,林鎮仰藥死。
同殉難者,有管理糧台同知淩長敬、遊擊顔常春、署鬥六都司噶瑪蘭都司劉國标、本任建甯守備石必得、北中營千總沈登龍、右營千總王光春、安平水師千總鄭添祿(台灣縣人)、台協左營千總趙基英(诏安人)、艋舺陸路把總黃忠泰、台協中營把總李朝華(彰化人)、台鎮中營把總李青、台協左營把總林朝來(同安人)、蕭壟屯把總段得壽、城守營左營外委葉榮魁、台協中營外委孫朝榮(南澳人)、台協中營外委鄭朝龍(閩縣人)、台協右營額外許祥光、城守營頭司外委黃捷升、外委郭天賜、麻振輝、稿書葉長青等;皆巷戰短兵奮鬥,力竭而亡。
林向榮長子林張成偕勇首陳大舌、陳束初思逃生,及見諸人戰死者狼藉,痛切心髓,義與偕亡;遂皆憤呼殺賊,陣亡。
林向榮之妻在署聞訊,仰藥殉夫盡節。
王飛虎為僞丞相所救,得不死。
米戶林森素為向榮解運糧米,賊恨之切骨;至是被捉,亦盡節。
義首林有才被捉,賊素耳其名,思降之;有才不屈,賊不害,囚之。
幕友黃吉生及從軍參謀舉人王獻瑤皆被執,戴逆愛其才,令襄辦總局事。
瑤及吉生佯狂,不理。
浙江補用同知林廷翰因在原籍,與其子林竣辦理總局練勇等事,亦因赴救鬥六之難,父子殉難。
北路協林得成之子候選同知林上達痛父之亡,募勇報仇;兵敗,亦陣亡。
俠士劉安因欲救劉國标不克,亦同罹于難。
敗耗一傳,全台恐栗。
以王國忠、王飛虎、淩長敬皆表表人物,謀勇素著者;乃一網打盡,精華摧殘,戰士無色,賊人揚眉矣。
嗚呼惜哉!迨事平,範希溥乃據實奏請,奉旨予建專祠。
海外散人曰:鬥六之形勢,東面一帶雄負高山,北則東螺溪以繞其旁,西南則虎尾溪以纏其面,離諸羅縣治四十餘裡。
風俗強悍,故群賊常出沒其間;一旦有警,糧饷難以飛渡、兵勇難以征召。
林鎮手握兵符,為全台之元首,實三軍之司命;烏可拚孤注于一擲,至使瀛島震驚!此古者不明地利,不可為将之過也。
然觀其灑淚出師,亦知鄉村未聯絡、糧饷未充足;無如當道羽檄頻催,軍書趣促。
揣林鎮之心,直以逆賊未平,則己有将帥之職者,亦一日不可虛生;故不顧成敗利鈍,遽興師旅,困守土圍,茹草飯皮,枵腹力戰。
一家之内,子殉其父、妻殉其夫、将殉其帥、兵殉其将、弟殉其兄,忠義萃于一時。
獨王副将身經百戰,胸饒韬略;向使林鎮言聽計從,何至全軍撓敗!乃所謀不遂,猶不忍負其主帥;雖力竭成擒,尚眼眦欲裂,罵賊受害,直以「頭可斷、膝不可屈」也。
其烈矣哉!嗚呼惜哉(此段議論,皆泛詞常談,可以不必;且所叙事處,亦欠氣脈聯絡)! 曾軍門玉明之提師平賊也,兵單饷薄,全賴紳士、郊商為之臂助。
有勇首林老成,常向街市商民賒取貨物、亦嘗挪借銀錢,約饷到清還。
其始數次,卻亦清楚;民漸信用。
讵至後來,遂疊拖欠。
新興街人蔡克昌,排錢櫃棹營生,被林欠百餘元,生機坐是不轉,想到營尋老成索讨;時兵荒馬亂、道德淪亡,有謂之曰:『軍營重地,非索逋之所;恐到彼無益有損』!蔡不聽,貿然往。
林老成無以應,導之見曾帥;曾極口婉慰,約過五日饷到即可付還。
突有藍旗來報:前鋒與賊開仗;曾恐前軍力薄,急引親兵出陣,揮蔡使退。
蔡亦少年有膽勇,欣然願從之出。
方立門旗下觀戰,忽草叢中賊伏發,數十人驟馳出擊;曾揮刀親戰,蔡亦挺長刀助戰。
遊擊隊蔡廷元聞報來救,伏賊皆殪之。
曾公喚蔡克昌來,獎勵備至;飾以五品軍功,欲留帳前聽用。
蔡以親老不能留而回,所該債務盡支以回。
感曾公之知遇,逢人辄道所以然;聞者亦感歎。
故曾平賊之勞,事半功倍,率都此類。
收買人心,曾公得其道焉。
附之以為将兵者勸。
九月,候補知縣淩定國署理彰化縣,權用木戳。
定國乃原任副将淩競光之子,洪道台差其運饷到鹿;以彰化縣久虛其缺,以淩才幹明敏、遇事勇敢,故特委署理。
惟銅章久失,暫以木戳頒行。
定國夙知地方利弊,請于曾玉明:凡有為賊奸細,擒即殺之。
鹿港有奸民施戆東者,枭雄出衆,與賊通聲氣,大為民患。
淩欲捕不得,乃僞誘來見一面,勒施姓族長跟追。
東被迫不過,始出首;然猶懷挾刀铳并其死黨數十人來見,思設有變,即劫奪亦可及。
淩因彰城未複,暫設公館于鹿港福興街;戆東先使人偵視,見公館内毫無動靜,乃怛然入。
比到廳事,淩出見,問『知罪乎』?東答不遜,淩使快役收之;東揮雙刀如雪,門外黨又洶洶然欲入援,與把門兵役戰。
淩見事急,親挺斬馬大刀劈戆東于階前,斬其首擲出;餘衆見首級,方駭散。
又有許朝城、黃九誠,皆悍剽之賊;淩親帶兵勇夜撲其巢,均擒殺之:反側子始斂迹,鹿港近村地方至是方安靜。
同月,鹿港生員楊清時與總理許行義帶義勇四百人欲赴鬥六援林鎮,至半途聞向榮覆沒兇耗,遂停兵不前,屯紮北鬥之小埔心。
大股賊渠陳啞九弄率衆來戰,楊、許之衆雖銳,終是寡不敵衆;嚴辨又引賊來助,義勇力不能支,且退且戰。
至湖仔内,幸楊清時之族傾群出援,擊賊退。
土庫街有五品銜義首陳澄清者,富而俠,識見逾常人。
當戴逆初倡亂時,澄清即令附近鄉村多種地瓜,所有要害路徑皆築土牆,密排莿竹、陷坑、蒺藜皆遍;且于家中積粟數千石,火藥、軍械充足。
及賊勢蔓延,恐自孤立,又結聯鹽水港、埔姜侖等處之義民,互為救應。
于是附近數十莊倚陳為長城,相為犄角。
故土庫街安堵如故,且有外來避亂者;生理比常時倍加鬧熱。
陳之頒約鄉人,首先禁賭。
有少年遊惰者,必苦言勸導。
聯莊規則,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故遠近之人鹹敬憚之,莫敢違其節制者。
當林鎮之困于鬥六,澄清辄為運糧。
又時引兵與賊戰,嘗一日襲賊營三次,殺賊百級;故賊人恨之次骨。
及林鎮覆沒,陳弄、嚴辨率黃丕建等以乘勝之衆來攻土庫莊;衆欲與戰,澄清授以計,使人迎陳弄入街。
澄清之弟陳必湖來見,啞九弄列隊伍,刀戟如林,然後見;必湖面不改色,嘲曰:『吾始以大哥為英雄,故歸思為用。
今乃猜忌張皇,使人觖望,是使豪傑裹足也,将誰與圖大事哉』!弄改容,乃以禮接待,予以将軍銜;授令箭一技,使得提調。
問進取之計,必湖答以『徐當再議』。
僞使人向各村催饷。
賊喜,且以為澄清兄弟既降,可以高枕;遂松兵備。
讵入夜四鼓,突聞喊殺震地,街尾火起,兵壯包擊而來;賊知中計,狼狽争逃,隊伍遂亂。
混戰達旦,各有所傷。
越數日,黃丕建誘新民莊陳廷順之衆七百餘人再攻土庫,澄清領壯士吳阿傳、吳戆獅、吳瑞基、王明、張飛龍(此五人,皆骁勇善戰,時号「土庫五虎」)并各莊丁壯抄包夾擊,賊敗逃。
丕建由海豐奔埔姜侖收餘黨,為複仇計。
澄清再聯埔姜侖生員劉豐慶及鹽水港蔡朝駿、紀萬力等互相為援,藩籬愈固;遂與賊相持三年之久,大小數百戰,終至賊滅而後止。
洪道台詳其功績,授陳澄清以鬥六都司。
海外散人曰:陳澄清之行軍,機事甚密。
偵騎百出,迨得各處報告類集,始集同事人員佥議,詢諸人意見,然後以己意擇妥善而行;故鮮大敗。
且當出兵,非臨陣之際尚未知其所向。
其機警類如此。
故所轄十餘莊,賊不能窺伺;雖屢次來犯,迄不得逞其鋒。
林卓人稱其有古名将之風,洵有所自也。
予嘗造其家,池亭水閣,構造簡潔;台榭屋宇,鮮麗奪目;竹圍堵壁,迤逦盤行。
觀現在之遺址、睹先時之戰績,亦足見其「謀定後戰」之嘉猷。
其子孫亦讀書入泮,蔚然名家。
鄰村故老談昔日之軍興,猶津津稱道弗衰。
使此翁置之大用,必更有大可觀者。
何地無人才,顧其遭遇之如何耳!僅得一都司,似未竟其用;吾為陳君惜,且為國家惜也! 是年冬十月,賊嚴辨引向朝江諸賊攻鹽水港、陳弄同王仔屘等力攻塗庫,不克。
群議先取鹽水港,既可分官兵之勢,且可乘勢以窺郡城;蓋鹽水港距郡城僅五十裡,市街繁昌、居民稠密,故賊深涎之也。
然該地富戶甚多,先已未雨綢缪:市街外周築土墉,環以深濠;分四門出入,各設守備。
入夜,則吊橋提起,瞭望台更番輪值。
糧草充足、軍械整齊,故屢與賊戰,少所失利。
是役因見賊攻甚力,義首陳志寅、李志镛引莊兵開西北二門出戰。
戰二日,麻豆義首李成龍、李朝魁及查某營舉人劉達元各率精兵馳至,遂相夾攻。
向朝江逞勇舞雙刀傷數人,李成龍大怒,舉渾鐵耙重二十斤當頭擊下,朝江招架不住,腦碎立死;賊始駭退。
十一月初十日,林日晟傾群攻大甲。
先遣諜贻南埔莊姓重金,囑勿出救,于是一帶十八莊之人皆叛應之;官兵猶未知也。
十一日開仗,羅冠英先出戰,林占梅遣千總曾捷步來救,大戰于大安莊;吳算、黃腰陣亡,義兵退守入城。
越日,賊詐退,埋伏水尾溪;另一股由頂店以窺北門,守備鄭榮出城追之。
伏發,鄭榮奮勇沖殺,斬賊四十三人;義勇首林生牛、柯宗茂皆陣亡,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