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化、丘禾嘉等,屢膺節钺。

    餘錄中有雲:事意而叩阍伏阙,謬出赀郎;功成則開府建牙,半非甲榜。

    語切中,側目寝多。

     司馬梁公廷棟自邊道拔任中樞,方逐寇自功,睹餘《試錄》有「逆冠遁北,為上威靈變化,諸臣無能發一策」等語,怒甚。

    溫公體仁亦銜鲠刺,必欲處餘。

    宗伯李公騰芳為楚人,都谏鐘公炌為同事,持不可。

    鐘為餘言,一日谒見,溫聲色俱厲,雲部科不肯任怨,該參的不參。

    時盛傳溫欲處南直、湖廣試官,指餘及姜公曰廣言也。

    竟不行。

    餘益知行止有命。

     庚午之役,江、浙、閩、楚四省典試,三屬閩人。

    浙黃公道周,江鄭公之玄,楚則餘,頗稱鼎立,閩為同年閃公仲俨。

    先是,閩士或夢題目出《三人行》章,果協。

    閃姓名亦定數也。

     詹事姚公希孟高持清議嶽嶽,少許可于餘。

    初亦淡然耳,自楚歸,遂承獎飾,深以意氣相期。

    公文特精麗,典北闱試,全部《試錄》概出其手。

    副考蕲水姚公明恭謹撰一後序而已,世競推服,公亦頗以善讓亮蕲水雲。

     逆案定,屬蒲州韓公爌當國。

    姚公希孟、侯公恪,其門人也,經二公手,居多中,不無苛濫,惟是書以維持名教,懼後世亂臣賊子。

    當逆奄時,士大夫自不合仕宦,稍有牽染,總屬罪過,即微枉一二人,亦何足惜?聞其時多辇金求脫,往往将稱頌紅本潛匿去,利半歸蒲州姻戚。

     《要典》一書,初議焚,孫之獬忽詣閣,免冠痛哭若風狂。

    然為時姗笑,孫無足責耳。

    乃有當日躬任筆削,仍附聲議毀,緻來秦灰魯壁之譏,而又有陰倩人出脫,如姜逢元投筆一歎雲雲。

    意當姜投筆時,誰見之哉? 宜興周公延儒于同榜中善餘邑莊公奇顯,莊為鄭公之玄兒女姻,因亦善鄭。

    是科江右試題「女為君子儒」,鄭本無心或挑構之,雲題寓意明,以下文「小人儒」為譏詞适湊。

    鄭難自明,緻周怒,遂不可解。

     周公延儒在閣日,雅以文事,知餘躬求餘诰命,餘聞訃歸,特賜吊。

    歸後閱給谏吳公執禦疏雲:「以楚錄砭切異同,欲逐詞臣黃某。

    」周辨揭雲:「詞臣何仇而至欲逐之?」餘愕然。

    當時下石,餘屬烏程,非屬宜興,雖默感給谏意,而亦以其言為失實也。

     桐城何公如寵,辛未出闱,忽邀餘至其邸,手同館某丈所拟表屬改撰。

    餘曰,表具矣,奚改?公詳言不可狀,因代草。

    今刻《試錄》中,公賢倩。

    宮詹方公拱乾,餘素交,自戊辰來,閣臣出處竟當以公為正。

     庶常張公溥,初廷試有巍峨望。

    餘時掌試卷,或為言卷送宗伯,徐公光啟所從之。

    适卷有茶濕痕透累葉,歎科名之有定分如此,僅擢首三甲。

     少詹金公秉乾好谑,為史館。

    假歸,聞某同年過之,戲贈句雲:「君王若問金元甫,正在家中養寶丞。

    」元甫,其字。

    舊例,閣臣得蔭子為尚寶司丞,金意蓋自負也。

    在講筵日,上驟問三物六德雲何,不能對。

    旋卒官,一嗣子得入監讀書,竟孤夙志。

     祭酒陳公仁錫,餘嘗見其邸壁大書雲:「不通私牍,亦不預公書;不赴一席,亦不留一飯。

    」介靜可想。

    公嗜書,恒對客談乾、坤二卦。

    餘嘗輪侍殿班,偶忘持笏,趣号班役得之,公迎笑曰:「笏所以備遺忘,正謂是耶?」 同鄉林文穆公釬好雅談,餘過之,偶及賀公逢聖,公曰:「賀極高明而道中庸」;次及錢公士升,公曰:「錢緻廣大而盡精微」。

    餘不覺失笑,曰:「如老先生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也。

    」公默然。

    少年狂率,念之迄今汗愧。

     方戊辰選起士,餘見李公明睿疏請增江右額數名,引國初「翰林多吉水」為詞,氣甚銳。

    無何江右選二人,李國球遽卒,朱統師以宗室改授中翰,究不得一人。

    始信天下事不可著意,鬼神将弗福。

    朱久之始仍改史館,終祭酒。

    其年北畿以增額疏,侍講張士範、進士張星至有革職,禍可為煙殷鑒。

     宗伯顧公錫疇體弱不勝衣,執持挺然,與餘同記注。

    适冢臣王公永光于禦前有所挑激,公疏詞雲:「至于铨衷之未化,蓋徵聖恐之不遷。

    」餘心服其剀亮。

     太宰王公永光初負賢名,晚乖辣性特深刻。

    省中當例轉,吏都谏陳公良訓以李公覺斯名開送,公不可。

    陳堅不肯,易曰:「不爾,即以某充數可也?」公怒,即外轉。

    陳吏都谏久無例轉矣。

    其特起禦史高捷、史??,至不用選司案呈,選郎徐大相以不得其職去,公亦不顧。

     給谏劉公斯(土來)名,從「來」從「土」,上初呼「來」音,旋改呼「己」音。

    衆茫然,查灰韻,實無「(土來)」字,始深服聖學之博。

    閃仲俨嘗語餘,凡韻本,十四寒内無完字,音即為俗本。

     汰兵議始陶給谏崇道,裁驿遞議始劉給谏懋,皆謾言之耳。

    賊已入口,順撫王元雅猶汰墩台南兵,驿遞裁,諸驿夫無所得食,往往散為盜。

    有「言之娓娓可聽,實窒礙難行」,此類是也。

    聞郵亭中多畫劉懋像射之。

     華亭錢公龍錫以預聞袁崇煥殺毛文龍議逮繋,幾論斬,賴宜興周公力救,得編戍去。

    毛在東江,名牽制,實多虛冒要脅。

    袁此舉,猶有古人入其軍、誅其帥舉動,即閣中密加參決,亦不失大臣謀國之義。

    遽懼重譴,自茲益相戒,藏身容頭過足,無複任天下事者矣。

     尚書王公洽得罪,繇餘同年項公煜,面對痛切言之。

    王偉幹修髯,既下獄,會獄囚夜逸,為首盜貌頗類王。

    喧傳大司馬持刀破獄門遁去矣,久始知非是,竟死獄中。

     召對,着錦衣衛拏人。

    自拏章允儒,都谏始仍谕錦衣衛,拏人何不遵舊例,着回話。

    或疑上安從睹舊例?有雲:當神祖末年拏劉光複禦史,時太子、諸皇孫俱旁侍。

    疑幼嘗睹此,亦可謂作法于涼也。

     有警時,宗伯徐公光啟請自将精兵五千人出戰。

    遇降人,驗其頭髪系新舊剃,以網痕為辨,詞亦落落。

    命協理城守複命,編修李公建泰副之。

    李尊人舊守遼安樂州,幼從宦,頗習邊情,要之席中國廣大氣奮而已。

     北畿密迩帝座,呼吸易通。

    以馀所睹,凡館員,鮮弗大拜者。

    甲辰孫公承宗、黃公立極、魏公廣微,丁未成公基命、李公标,癸醜李公國??、馮公铨,至己未後始寥落矣。

    中邊多警,亦始是。

    昔人《雒陽名園記》語自可思。

     己未春,四路潰師報至,一朝貴予人書雲:「杜将軍已覆師,北騎且抵山海矣。

    」時遼陽、廣甯見在,豈山海容易蹴至?比壬戌遼陷,則計偕士紛紛南下,有甫入都旋幞被出城者。

    缙紳多遣眷歸,公用郵符。

    同鄉蔡公複一為易州道,檄北至郵符概罷給。

    蔡得謗,坐是士大夫無特操,乃爾可歎也。

     甯遠用炮擊退,實袁崇煥功。

    馀見飛卒持紅旗入城,阖都歡動,稍遲數日者,無人色矣。

    時羅師宿兵垣,連上十疏,鹹鑿鑿中窾,内有「兵守城,非城蔽兵」等語,尤曲盡邊将蓄朒狀,為時啧啧。

     滿桂既戰死,麻登雲、黑雲龍二将各降。

    黑夜自拔歸,仍舊職,冀以招徕降人,卒鮮至者,知漢法尚寬。

     一省垣談兵疏雲「雞鳴狗盜之劍客,紅須黑面之神兵」,餘不知所指何物。

    兵垣常某劾某督臣縱敵罪雲「如華容之擋曹乎?而聽其冉冉以去」,其後禦史蔣某疏亦有「張良用三傑,趙普調四将」之語,竟是戲耳。

     同館楊公觀光所著書,如《論諸葛武侯》雲:「草蘆三顧,出師二表,似矣;忽以周瑜三氣,祁山六出配之,餘為怅絕。

    」楊雅自負,豈陳壽《三國志》未寓目乎?抑偶誤欤? 禦史郁公成治疏有竹兜之請。

    時禁乘肩輿,庶僚皆騎馬,請以竹兜代之,坐谪外。

    上召對嘗雲:「郁某欺朕幼沖,辄請竹兜也。

    」郁頗開爽,餘舊識之江右旅中。

     同館楊公汝成每述其尊甫言,谕公辄稱「老官人」。

    性廣交遊,姬侍多,不甚談文字。

    或為口号嘲之雲:「館元能事最通神,夜擁如花畫迓賓。

    開卷便呼怎麼子,傳家賴有老官人。

    」聞者胡盧。

     ?以上一百三十條選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