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我承認,從這時候起,我打算上那兒去闖一闖,去看看我有沒有可能同那些有胡子的人會合。于是,幾天以後,我帶着禮拜五出去幹活兒,在閑談中順便告訴他我一定要給他弄一艘讓他回自己部落去的船。我說完這話,就領他到我藏那艘獨木舟的地方去,那是在島的另一頭。我排盡了船裡的水,因為平時總是把船沉沒在水裡,把船弄出水面,讓他看。我們兩人乘上了船。
我發現他駕船駕得棒極了,幾乎能駕得比我快一倍。所以他在駕船的時候,我對他說:“嗨,禮拜五,咱們到你的部落去,好不好?”他聽了我的話,臉上沒有表情,看來這是因為他認為船太小,沒法走得那麼遠。我接着告訴他,我有一艘大一些的船。第二天,我就來到我造好以後一直停在老地方,沒法下水的那第一艘船前。他說,這船夠大了。但是,我一直沒有去照管它,它在那兒擱了二十二三年,給陽光曝曬得幹裂開了,看樣子腐朽了。禮拜五告訴我,這樣大小的一艘船挺管用,能裝上“多多足夠的食物、飲用水、面餅”,這是他的說話方式。
總的說來,這時候,我已經打定主意,要同他渡海到對面的大陸去了。因此,我和禮拜五不再耽擱,馬上找到一棵合适砍倒的大樹,來造一艘承擔這次航行的大獨木舟。島上多的是樹,甭說造一小隊獨木舟,就是造一支由上好的大船組成的船隊也足夠。但是,我主要關心的是,要找一棵靠水邊很近的樹。這樣,船造好後,可以下水,免得重犯第一回的錯誤。
最後,禮拜五挑中了一棵樹,因為我發現在什麼樹最适宜造船這事上,他比我要懂得多。直到今天,我也說不上我們砍下的那棵樹叫什麼名字,隻知道它很像我們叫黃木的那種樹,或者介乎黃木和紅木兩者之間,因為在顔色和氣味上都很相像。禮拜五要用火燒空樹心部分;我做給他看,不如用工具把它挖空好。我教他怎樣使用工具後,他就幹得很利索。約莫辛辛苦苦地幹了一個月光景,我們就完工了,而且制作得很漂亮,尤其是我教他怎樣擺弄斧子以後,我們把船的外形砍砍修修,修成一艘真正的艇子的模樣。然後,船造好以後,我們都花了将近兩個禮拜的工夫,才把一段段的大圓木墊在船底下,硬是一英寸一英寸地撬動它,把它挪到水裡。不過,它下水以後,卻能接納二十個人,還覺得挺寬敞。
船下水以後,雖然它是那麼大,我驚奇地看到,我的仆人禮拜五把船操縱得那麼靈活,航行的速度那麼快,船一會兒掉頭,一會兒随着他劃動的槳向前直駛。我随即問他,他願不願意冒險渡海,我們能不能乘這艘船渡海。“行,”他說,“乘它冒險渡海很好,刮大風也不怕。”不過,我還有一個他毫不知情的計劃,就是制造桅杆和帆,還要配上錨和錨鍊。
我花了将近兩個月的工夫做完了最後一道工作,這就是,裝配桅杆和帆,因為我把工作做得着實周到,做了一條小支索和一張前帆,在我們轉向頂風的時候可以派上用處。最要緊的是,我在船尾裝了一個可以操縱方向的舵。盡管我是個蹩腳的造船工,卻也知道這東西有用處,所以不嫌辛苦地硬着頭皮要做一個,最後,到底做成了,如果把我失敗了的都算在内的話,我想,做舵和造船幾乎花了一樣的工夫。
這一切都完工以後,我得教我的仆人禮拜五怎樣駕駛我的艇子去航海的技術了。因為他雖然懂得怎樣得心應手地駕駛一艘獨木舟,對帆和舵這方面的事卻是一竅不通的。他看到我在海上怎樣用舵操縱着我的艇子來來回回;在我們改變航線的時候,帆也怎樣鼓足了風力随着轉動,一會兒往這面轉,一會兒往那面轉,簡直看得着了迷;我說,他站着,完全像一個驚訝和着迷的人。
盡管這樣,我稍微花了一點兒工夫,就教得他對這一切都熟悉了。他成了一個技藝高明的船工,隻是對羅盤,盡管我一再教他,他卻懂得很少。不過,在那一帶很少見到陰沉沉的天氣,霧茫茫的日子更少得幾乎沒有,需要使用羅盤的機會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因為夜晚總是可以看星星,白天可以看海岸,隻有雨季除外,不過在雨季,沒有人喜愛外出,不管在陸地上,還是到海上去活動。
我現在困在這地方已經進入第二十七個年頭了。不過,最近三年來,我有那個小夥子陪伴,我的生活同以前那些年的生活完全不一樣了,所以确切地說,不應該把那三年也包括在内。
這時候,雨季來了。在雨季裡,我總是出去得比别的時候少。我盡可能妥善地保護好我們的新船,把它挪到小河裡。我關照我的仆人禮拜五挖一個小船塢,大小要正好容得下這艘艇子,水的深度要正好讓它可以漂進去。等到落潮後,我們在船塢的口子上築了一道堅固的堤壩,把潮水擋在壩外。這樣,不管海裡的潮水漲落,它總是幹的。為了不讓艇子被雨淋濕,我們在艇子上鋪了許許多多樹枝,樹枝鋪得那麼厚,簡直像造房子那樣蓋了一個草屋頂。做了這樣的準備,我們隻等十一月和十二月了。在那兩個月裡,我打算要冒險闖一闖了。
我發現他駕船駕得棒極了,幾乎能駕得比我快一倍。所以他在駕船的時候,我對他說:“嗨,禮拜五,咱們到你的部落去,好不好?”他聽了我的話,臉上沒有表情,看來這是因為他認為船太小,沒法走得那麼遠。我接着告訴他,我有一艘大一些的船。第二天,我就來到我造好以後一直停在老地方,沒法下水的那第一艘船前。他說,這船夠大了。但是,我一直沒有去照管它,它在那兒擱了二十二三年,給陽光曝曬得幹裂開了,看樣子腐朽了。禮拜五告訴我,這樣大小的一艘船挺管用,能裝上“多多足夠的食物、飲用水、面餅”,這是他的說話方式。
總的說來,這時候,我已經打定主意,要同他渡海到對面的大陸去了。因此,我和禮拜五不再耽擱,馬上找到一棵合适砍倒的大樹,來造一艘承擔這次航行的大獨木舟。島上多的是樹,甭說造一小隊獨木舟,就是造一支由上好的大船組成的船隊也足夠。但是,我主要關心的是,要找一棵靠水邊很近的樹。這樣,船造好後,可以下水,免得重犯第一回的錯誤。
最後,禮拜五挑中了一棵樹,因為我發現在什麼樹最适宜造船這事上,他比我要懂得多。直到今天,我也說不上我們砍下的那棵樹叫什麼名字,隻知道它很像我們叫黃木的那種樹,或者介乎黃木和紅木兩者之間,因為在顔色和氣味上都很相像。禮拜五要用火燒空樹心部分;我做給他看,不如用工具把它挖空好。我教他怎樣使用工具後,他就幹得很利索。約莫辛辛苦苦地幹了一個月光景,我們就完工了,而且制作得很漂亮,尤其是我教他怎樣擺弄斧子以後,我們把船的外形砍砍修修,修成一艘真正的艇子的模樣。然後,船造好以後,我們都花了将近兩個禮拜的工夫,才把一段段的大圓木墊在船底下,硬是一英寸一英寸地撬動它,把它挪到水裡。不過,它下水以後,卻能接納二十個人,還覺得挺寬敞。
船下水以後,雖然它是那麼大,我驚奇地看到,我的仆人禮拜五把船操縱得那麼靈活,航行的速度那麼快,船一會兒掉頭,一會兒随着他劃動的槳向前直駛。我随即問他,他願不願意冒險渡海,我們能不能乘這艘船渡海。“行,”他說,“乘它冒險渡海很好,刮大風也不怕。”不過,我還有一個他毫不知情的計劃,就是制造桅杆和帆,還要配上錨和錨鍊。
我花了将近兩個月的工夫做完了最後一道工作,這就是,裝配桅杆和帆,因為我把工作做得着實周到,做了一條小支索和一張前帆,在我們轉向頂風的時候可以派上用處。最要緊的是,我在船尾裝了一個可以操縱方向的舵。盡管我是個蹩腳的造船工,卻也知道這東西有用處,所以不嫌辛苦地硬着頭皮要做一個,最後,到底做成了,如果把我失敗了的都算在内的話,我想,做舵和造船幾乎花了一樣的工夫。
這一切都完工以後,我得教我的仆人禮拜五怎樣駕駛我的艇子去航海的技術了。因為他雖然懂得怎樣得心應手地駕駛一艘獨木舟,對帆和舵這方面的事卻是一竅不通的。他看到我在海上怎樣用舵操縱着我的艇子來來回回;在我們改變航線的時候,帆也怎樣鼓足了風力随着轉動,一會兒往這面轉,一會兒往那面轉,簡直看得着了迷;我說,他站着,完全像一個驚訝和着迷的人。
盡管這樣,我稍微花了一點兒工夫,就教得他對這一切都熟悉了。他成了一個技藝高明的船工,隻是對羅盤,盡管我一再教他,他卻懂得很少。不過,在那一帶很少見到陰沉沉的天氣,霧茫茫的日子更少得幾乎沒有,需要使用羅盤的機會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因為夜晚總是可以看星星,白天可以看海岸,隻有雨季除外,不過在雨季,沒有人喜愛外出,不管在陸地上,還是到海上去活動。
我現在困在這地方已經進入第二十七個年頭了。不過,最近三年來,我有那個小夥子陪伴,我的生活同以前那些年的生活完全不一樣了,所以确切地說,不應該把那三年也包括在内。
這時候,雨季來了。在雨季裡,我總是出去得比别的時候少。我盡可能妥善地保護好我們的新船,把它挪到小河裡。我關照我的仆人禮拜五挖一個小船塢,大小要正好容得下這艘艇子,水的深度要正好讓它可以漂進去。等到落潮後,我們在船塢的口子上築了一道堅固的堤壩,把潮水擋在壩外。這樣,不管海裡的潮水漲落,它總是幹的。為了不讓艇子被雨淋濕,我們在艇子上鋪了許許多多樹枝,樹枝鋪得那麼厚,簡直像造房子那樣蓋了一個草屋頂。做了這樣的準備,我們隻等十一月和十二月了。在那兩個月裡,我打算要冒險闖一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