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海島考察

關燈
季再來,它們才成長起來,好像是播下去才不久似的。

     發現我的第一批種子沒有長出來,我認為,不問可知,這是幹旱的原因,我另外找了一片比較潮濕的土地,再做一次嘗試。

    我在新蓋的小屋附近挖了一片地,在二月裡,稍微比春分早一些日子,把其餘的種子播下去。

    這樣,在三月和四月下雨的月份裡,就有雨水滋養它們了,它們長得欣欣向榮,收成也十分可觀,但是我隻剩下那一點兒種子,而且還不敢把我所有的全都種下去,我終于收得也不多,我的整個收成兩樣都沒有超過一加侖。

    但是,經過這次試驗,我掌握了種莊稼的本事,已經确切地知道,什麼時候播種最好,我就可以摸準一年兩回的播種期和一年兩回的收獲期。

     這些莊稼在生長的時候,我卻有了一個小小的發現,這個發現以後對我倒挺有用處。

    雨季一過,天氣開始穩定,這約莫是在十一月吧,我到原野上去看我的小屋,盡管我已經有幾個月不去了,然而我發現一切未變,跟我離開的時候一模一樣。

    那一圈我修建的雙層栅欄不但仍然牢固和完整,而且我從長在附近一些樹上砍下來的樹枝做的木樁竟然全都又活了,還長出了長長的枝條,就像柳樹被剪去樹冠後第一年通常會長出的枝條那樣。

    我從那些樹上砍下了枝條做木樁,但是我卻說不上它們叫什麼樹。

    我感到驚奇,但是非常高興地看到那些幼樹在成長;我給它們修枝剪葉,使它們的形狀盡可能地長得一模一樣。

    這真是叫人難以相信,三年以後,它們組成了一幅多麼美麗的景緻。

    雖然這些栅欄組成的圈子直徑有二十五碼長,而那些樹——我現在可以管它們叫樹了——很快就籠罩着圍在栅欄内的那片土地。

    樹蔭遮天,毫無縫隙,整個旱季待在它的下面,好不舒坦。

     這使我打定主意,再砍一些木樁,做一個半圓形的栅欄,圍着我的牆(我是指我的第一個住所)。

    我幹成了。

    我把那些樁子,或者叫樹吧,排成兩排,離我原來的栅欄約莫八碼光景。

    它們很快地生長,起先成為我的住所的一個巧妙的遮蓋,後來變成一道防禦工事。

    有關情況,我将在下文中按次序一一交代。

     我現在發現,一年中的季節,可以大緻分成,不像在歐洲那樣,夏季和冬季,而是分成雨季和旱季。

    情況大緻如下: 二月半三月四月半四月半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半八月半九月十月十月半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半雨季受陣風的影響,有時候長一些,有時候短一些。

    不過,這就是我大體上的觀察。

    我根據經驗發現在雨中外出對身體有害以後,就注意在事前準備好食物,這樣就可以不冒雨出門了。

    我在雨季盡可能多地待在戶内。

     在這段時間裡,我發現有許多事情要幹,而且在這時候幹,也挺合适,因為我發現有許多東西我非常需要,但是隻有靠辛苦和持久的勞動才能做出來;除此以外,别無他法。

    尤其是,我嘗試了許多辦法,試圖做成一個籮筐。

    我砍了一些比較細小的樹枝,發現它們完全中意,正是好得不可能再好了。

    因此,我下一次去的時候帶了一把短柄斧,準備砍上一批。

    我很快就找到了一批,因為那種樹那兒很多。

    我把那些細樹枝堆在我那圈栅欄裡面曬幹。

    等到它們适合使用的時候,我才把它們運回洞去,下一個雨季,就在那兒,盡我所能編出許許多多籮筐,用來運土,或者用來搬運或者存放我需要的任何東西。

    盡管我編的那些籮筐不怎麼漂亮,然而相當合用,我很中意。

    就這樣,我以後一直很注意,不讓我的籮筐一個不剩。

    我的哪個柳條筐一壞,我就再編一些,尤其是我編造了一些牢固的深籮筐,等我後來有了一定數量的谷物的時候,就拿它們代替袋子,把谷物放在裡面。

     我克服了這個困難,花了不知多少時間來幹好這份活兒,接下來,就動腦筋,想辦法,要是可能的話,怎樣來滿足我的兩個需要。

    我沒有任何可以盛液體的容器,隻有兩個幾乎裝滿朗姆酒的桶和幾個玻璃瓶,有幾個是普通尺寸的,還有幾個是盛水、盛酒和帶盒的方瓶。

    我沒有一個可以煮東西的像鍋那樣的器皿,隻有一把大壺,那是我從船上取出來的。

    它太大了,沒法用來派我想要派的用處,這就是,給我自己煮或者炖一點兒肉湯。

    第二件我想要的東西是一個煙鬥,但是我造不出來。

    不過,我還是終于也想出了一個辦法。

     在整個夏季或者說旱季裡,我一直在用木樁建造我的第二個栅欄和編造柳條筐;不過,又冒出了另一件事情,它耗去了不少時間,真叫人難以想象,我能節省出這麼多的時間。

     我前面叙述過,我有一個大心願,巴不得踏看遍全島,曾經沿着小溪往上遊走,一直走到我造小屋的地方,在那兒我可以在一片空地上遠眺在島另一面的大海。

    現在我決定穿過那片土地,一直走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