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奴隸等等
關燈
小
中
大
她的意志而強行和她分離。
在一個人最需要安慰時而将其遺棄,或在容易生病而本身即是病的老年竟遭到違背信義的待遇,這些在烏托邦人看來都是殘酷不仁的。
然而有時夫婦性情不十分融洽,雙方又都有可望共同愉快生活的意中人,就可以在互願的情況下離異并另行婚嫁,當然事先經過議事會批準。
隻有當議事會成員及他們的夫人對案子作了深入的調查,離婚才得到批準。
即使有了深入的調查,也不是那麼輕易批準,因為議事會深知,如果輕易地可望重新婚嫁,這對于鞏固夫妻之間的愛情将是不利的。
破壞夫婦關系的人罰充最苦的奴隸。
如雙方均系已婚,則一雙受害者在自願的情況下可離異犯有奸行的對方而彼此結合,或可以和自己喜愛的對象結婚。
但如受害者之一對于不義的對方仍然依依不舍,并不禁止他們的婚姻繼續生效,隻要一方對罰充奴隸的一方願意共同生活及勞動。
有時一方有痛悔表示,而另一方則認真操作,為此兩人得到總督的憐憫,又有自由。
但重犯前罪者判處死刑。
對其他罪行,未制出有固定處分的法律,而是由議事會按個别罪行的兇惡程度或可恕性酌量懲處。
凡嚴重的罪過則公開處分以利于促進社會道德,否則丈夫糾正妻子,父母糾正兒女。
對于罪大惡極的人,一般罰令充當奴隸。
烏托邦人認為這種處罰既使犯人害怕,又有利于國家,勝于匆匆處死犯人,使其立刻消滅掉。
使他們勞動比處死他們更有益,他們作為反面教員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内阻止别人犯罪。
如果他們鬧事違抗,不服從這樣的處理,那就視同野性難馴的想越檻脫鍊的獸一般被殺死。
如他們忍受這樣的處理,那麼,他們并非斷絕了一切希望。
如他們經過長期艱苦的勞作而變成柔順,從所表示的悔悟可以證明使得他們痛心的不是自己受懲罰,而是自己有罪過,于是他們可因總督運用特權或國民發表公意而減輕奴隸應服的苦役或獲得全赦。
企圖誘奸與實際奸污受同樣處分。
在每種罪行中,蓄意圖謀與真正行為被視同一律,因為烏托邦人覺得,力求犯罪必遂的人不能因為終于未遂而取得解脫。
他們很欣賞扮演醜角的人。
侮辱醜角是極不體面的事,但從醜角的說笑打诨中取樂是不禁止的。
如此取樂被看做大有益于醜角們自己。
倘有人一本正經,郁郁寡歡,對醜角的動作和言談竟毫不感興趣,就不會有醜角委托給這種人了。
醜角的唯一職能是逗笑,而這種人覺得醜角對他無用,甚至沒有什麼可以逗笑的,那就唯恐他對醜角不夠寬容了。
非笑某人外形毀損或肢體殘缺,烏托邦人認為這對于被非笑者沒有什麼可恥,對于非笑者倒是卑鄙可恥的,因為這是愚蠢地責備一個人如何如何,好象有毛病,而其實那是他無力避免的。
雖然不珍惜天然美被看作懶而愚的标志,可是塗脂抹粉的打扮據他們的意見是不光彩的裝模作樣。
經驗告訴烏托邦人,妻子無論怎樣貌美總不及其賢淑虔誠更能獲得丈夫的恩愛。
有些男人所向往的僅僅是漂亮面孔,但唯一能永遠保持丈夫的愛情的還是貞操和柔順。
他們既用刑罰禁阻人犯罪,又給有善行的人以榮譽。
因此,對為本國建立顯異功勳的偉人,他們在廣場上樹立雕像,紀念其崇高業績,希望後人能景仰前人的榮譽而奮發上進。
凡奔走運動謀求官爵的人總是完全希望落空。
烏托邦人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彼此相處。
官長不傲慢,不令人望而生畏。
老百姓稱官長為父,官長也力盡父職。
官長受到老百姓出于自願的尊敬,這是理所當然,絕不勉強老百姓尊敬。
總督不同于老百姓的标志并非身上着袍,頭上加冕,而是手上有一束谷穗,如同主教的标志是他前面有人拿着一支蠟燭。
他們的法令很少,因為對于受過這樣教育的人民,很少的法令已經夠用了。
他們發現其他民族的主要缺點是,幾乎無數卷的法令和釋文還是不夠。
用浩繁到無人能卒讀以及晦澀到無人能理解的法令去約束人民,烏托邦人覺得這是極不公正的。
而且他們把巧于操縱案情和曲解律文的全部律師逐出。
他們認為一個當事人最好把拟告知律師的事由直接向法官陳述,為自己的案件辯護。
當一個人未經律師欺騙手法的教唆,自理訟事,而法官則善于權衡各種陳詞,幫助老實人挫敗狡狯分子的誣告,這樣,事實真相易于明白,不容任何含糊。
其他國家難以獲
在一個人最需要安慰時而将其遺棄,或在容易生病而本身即是病的老年竟遭到違背信義的待遇,這些在烏托邦人看來都是殘酷不仁的。
然而有時夫婦性情不十分融洽,雙方又都有可望共同愉快生活的意中人,就可以在互願的情況下離異并另行婚嫁,當然事先經過議事會批準。
隻有當議事會成員及他們的夫人對案子作了深入的調查,離婚才得到批準。
即使有了深入的調查,也不是那麼輕易批準,因為議事會深知,如果輕易地可望重新婚嫁,這對于鞏固夫妻之間的愛情将是不利的。
破壞夫婦關系的人罰充最苦的奴隸。
如雙方均系已婚,則一雙受害者在自願的情況下可離異犯有奸行的對方而彼此結合,或可以和自己喜愛的對象結婚。
但如受害者之一對于不義的對方仍然依依不舍,并不禁止他們的婚姻繼續生效,隻要一方對罰充奴隸的一方願意共同生活及勞動。
有時一方有痛悔表示,而另一方則認真操作,為此兩人得到總督的憐憫,又有自由。
但重犯前罪者判處死刑。
對其他罪行,未制出有固定處分的法律,而是由議事會按個别罪行的兇惡程度或可恕性酌量懲處。
凡嚴重的罪過則公開處分以利于促進社會道德,否則丈夫糾正妻子,父母糾正兒女。
對于罪大惡極的人,一般罰令充當奴隸。
烏托邦人認為這種處罰既使犯人害怕,又有利于國家,勝于匆匆處死犯人,使其立刻消滅掉。
使他們勞動比處死他們更有益,他們作為反面教員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内阻止别人犯罪。
如果他們鬧事違抗,不服從這樣的處理,那就視同野性難馴的想越檻脫鍊的獸一般被殺死。
如他們忍受這樣的處理,那麼,他們并非斷絕了一切希望。
如他們經過長期艱苦的勞作而變成柔順,從所表示的悔悟可以證明使得他們痛心的不是自己受懲罰,而是自己有罪過,于是他們可因總督運用特權或國民發表公意而減輕奴隸應服的苦役或獲得全赦。
企圖誘奸與實際奸污受同樣處分。
在每種罪行中,蓄意圖謀與真正行為被視同一律,因為烏托邦人覺得,力求犯罪必遂的人不能因為終于未遂而取得解脫。
他們很欣賞扮演醜角的人。
侮辱醜角是極不體面的事,但從醜角的說笑打诨中取樂是不禁止的。
如此取樂被看做大有益于醜角們自己。
倘有人一本正經,郁郁寡歡,對醜角的動作和言談竟毫不感興趣,就不會有醜角委托給這種人了。
醜角的唯一職能是逗笑,而這種人覺得醜角對他無用,甚至沒有什麼可以逗笑的,那就唯恐他對醜角不夠寬容了。
非笑某人外形毀損或肢體殘缺,烏托邦人認為這對于被非笑者沒有什麼可恥,對于非笑者倒是卑鄙可恥的,因為這是愚蠢地責備一個人如何如何,好象有毛病,而其實那是他無力避免的。
雖然不珍惜天然美被看作懶而愚的标志,可是塗脂抹粉的打扮據他們的意見是不光彩的裝模作樣。
經驗告訴烏托邦人,妻子無論怎樣貌美總不及其賢淑虔誠更能獲得丈夫的恩愛。
有些男人所向往的僅僅是漂亮面孔,但唯一能永遠保持丈夫的愛情的還是貞操和柔順。
他們既用刑罰禁阻人犯罪,又給有善行的人以榮譽。
因此,對為本國建立顯異功勳的偉人,他們在廣場上樹立雕像,紀念其崇高業績,希望後人能景仰前人的榮譽而奮發上進。
凡奔走運動謀求官爵的人總是完全希望落空。
烏托邦人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彼此相處。
官長不傲慢,不令人望而生畏。
老百姓稱官長為父,官長也力盡父職。
官長受到老百姓出于自願的尊敬,這是理所當然,絕不勉強老百姓尊敬。
總督不同于老百姓的标志并非身上着袍,頭上加冕,而是手上有一束谷穗,如同主教的标志是他前面有人拿着一支蠟燭。
他們的法令很少,因為對于受過這樣教育的人民,很少的法令已經夠用了。
他們發現其他民族的主要缺點是,幾乎無數卷的法令和釋文還是不夠。
用浩繁到無人能卒讀以及晦澀到無人能理解的法令去約束人民,烏托邦人覺得這是極不公正的。
而且他們把巧于操縱案情和曲解律文的全部律師逐出。
他們認為一個當事人最好把拟告知律師的事由直接向法官陳述,為自己的案件辯護。
當一個人未經律師欺騙手法的教唆,自理訟事,而法官則善于權衡各種陳詞,幫助老實人挫敗狡狯分子的誣告,這樣,事實真相易于明白,不容任何含糊。
其他國家難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