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關燈
第四十七章 第二天事态一時顯得鮮活起來。

    地方檢察官施普林格召開早場記者招待會,發表了一份聲明。

    他是一個滿面紅光、黑眉毛、早生華發的大塊頭,永遠在耍高明的政治手腕。

     我讀到那份據稱是最近自殺的不幸女子所寫的自白&mdash&mdash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就算是真的,顯然也是神志錯亂的産物。

    我願意假定《新聞報》是善意發表這份文件的,盡管内容有很多荒謬和矛盾的地方,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假如這些話是艾琳·韋德寫的&mdash&mdash我的辦公室和我敬重的助手彼得森警長的手下會很快聯手查出是不是她寫的&mdash&mdash那我要告訴你們:她寫時頭腦一定不清楚,手也不穩。

    幾周前,可憐的夫人才發現丈夫自殺,倒在自己的血泊中。

    想想這麼劇烈的慘禍會給她帶來多大的震撼、絕望和完全的孤寂!現在她已追随他赴死。

    攪動死者的骨灰有什麼好處呢?朋友們,除了賣出幾份嚴重滞銷的報紙,還會有什麼?什麼好處都沒有,朋友們,什麼好處都沒有。

    我們就到此為止吧。

    就像不朽文豪莎士比亞寫的戲劇傑作《哈姆雷特》中的奧菲莉亞一樣,艾琳·韋德懷着與衆不同的悔恨。

    我的政敵想好好利用那份與衆不同,但我的朋友和選民不會上當的。

    他們知道本辦公室一向代表精明又成熟的執法,代表恩威并用的正義,代表堅實、穩定又保守的政府。

    《新聞報》不知道代表什麼,它代表什麼我不太關心。

    請通情達理的大衆自己來判斷。

     《新聞報》在早版上刊出這段廢話(那是一家二十四小時出刊的報紙),總編輯亨利·舍爾曼立刻用一篇署名的評論反擊施普林格。

     地方檢察官施普林格先生今天早上很有禮貌。

    他是個優雅的大人物,說話聲如洪鐘,很好聽。

    他沒提出一堆事實來煩我們。

    施普林格先生什麼時候希望我們證實那份文件的真實性,《新聞報》随時樂意幫忙。

    我們不敢指望施普林格先生采取行動重審他批準或指揮下正式結束的案子,正如我們不敢指望施普林格先生倒立在市政府高塔上一樣。

    施普林格先生說得不錯,攪動死者的骨灰有什麼好處呢?或者,《新聞報》甯願說得粗俗一點,被殺的人都已經死了,查命案是誰幹的能得到什麼?除了正義和真相當然什麼好處都沒有。

     《新聞報》要代表已故的莎士比亞,謝謝施普林格先生好意提到《哈姆雷特》,也謝謝他雖不正确卻頻頻地提及奧菲莉亞。

    &ldquo你必須懷着與衆不同的悔恨&rdquo不是形容奧菲莉亞,而是她說的話,我們這些沒那麼博學的人始終不太明白她的意思。

    但這就不再多談了。

    那句話聽來不錯,有助于使問題更混淆。

    也許我們可以同樣引一句《哈姆雷特》中的話,一句恰由壞人說出的好話:&ldquo讓巨斧落在罪愆的所在吧。

    &rdquo 朗尼·摩根中午時分打電話給我,問我感想如何。

    我說我覺得對施普林格不會有什麼傷害。

     &ldquo隻有那些書呆子才會有興趣,&rdquo朗尼·摩根說,&ldquo而他們已經知道了他那兩下子。

    我是指你呢?&rdquo &ldquo我沒什麼。

    我正坐在這兒等一塊錢的紙鈔揉到我臉上。

    &rdquo &ldquo我不是那個意思。

    &rdquo &ldquo我還很健康,别吓我啦,我得到了我要的。

    如果倫諾克斯還活着,他會直接走到施普林格面前,對他的眼睛吐口水。

    &rdquo &ldquo你是為了他,這時候施普林格已經知道了,他們有一百種方法陷害他們不喜歡的人。

    我想不通你何苦浪費時間,倫諾克斯也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人物。

    &rdquo &ldquo跟他有什麼關系?&rdquo 他沉默片刻,然後說:&ldquo抱歉,馬洛。

    算我多嘴。

    祝你好運。

    &rdquo 道聲尋常的再見後,我們挂斷了電話。

     下午兩點左右,琳達·洛林打電話給我。

    &ldquo别罵人,拜托。

    &rdquo她說,&ldquo我剛從北邊那個大湖飛來。

    昨天晚上那兒有一個人為《新聞報》上的一篇報道氣得要命。

    我的準前夫兜頭挨了一記。

    我走的時候,可憐他正在哭呢。

    他飛過去報告的。

    &rdquo &ldquo準前夫是什麼意思?&rdquo &ldquo别傻了。

    這回我爸爸批準了。

    巴黎是靜悄悄離婚的好地方。

    所以我馬上要動身去那兒。

    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