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器的種類時,都得小心翼翼地應付。
幸運的是,人們總是喜歡别人一聲不響,認真地聽自己講話。
在波恩斯福特-瓊斯博士和理查德講話時,她是再認真不過了。
于是,她就這樣小心翼翼地聽着,聽着,不怎麼費力地學會了不少考古學術語。
而每當她獨自一人在房間裡時,就偷偷摸摸地拼命看書。
考察隊駐地有一大批考古學方面的書籍和雜志。
她很快就學到了這門學科的一些隻言片語。
她感到這裡的生活十分令人入迷,這的确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每天清晨,有人給她送來茶點,然後,她就爬上發掘場。
她有時幫理查德照像,有時把陶器收集到一起,貼上标簽,有時站在旁邊看着人們幹活,十分贊賞他們的技術和細緻的動作;有時看着小孩子們跑來跑去,提着籃子把土倒在土堆上,欣賞着他們的歌聲和笑聲。
她掌握了曆史時期的劃分,在挖掘工作中,她認得出不同年代的遺物,對前一期的挖掘工作她也都熟悉了。
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挖出墓葬來。
她被人們當做一個人類學家,人們期待她進行工作。
可是她讀的那些書籍和雜志,都沒有涉及這門學科。
“如果真地挖出骨頭或是墓葬來,”維多利亞自言自語地說,“我就得生一場大病,重感冒一下,是嚴重的膽病發作——然後就馬上卧床不起。
” 但是,一直沒有挖出墓葬來,倒是慢慢地挖出來一座宮殿的牆壁。
維多利亞對挖掘工作着了迷,而且,這兒也沒有機會要她來表示自己是否有才能,或是表示有無特殊技能。
理查德-貝克爾有時還是用懷疑的目光瞧着她,而且她感覺到,雖然他沒有說什麼,目光中卻含着挑剔的意味。
但是,他情緒上倒是很高興,态度上也很友好,而且對她的熱情表現感到愉快。
“你從英國到這兒來,對你來說,一切都是很新鮮的,”有一天理查德說道,“我還記得我第一次搞發掘工作的時候是多麼激動。
” “那是什麼時候?” “時間很久了。
那是十五年——不,是十八年前的事兒了。
” “你對伊拉克一定很了解喽?” “噢,我不光是在伊拉克搞發掘,還有叙利亞——還有波斯。
” “你的阿拉伯語講得很好,是吧?你如果穿上阿拉伯服裝,能裝扮成一個阿拉伯人嗎?” 他搖了搖頭。
“噢,不行——那還差得多。
我懷疑是否有哪個英國人曾經裝扮成阿拉伯人而不受懷疑──不論裝扮多長時間都不行。
” “勞倫斯①行嗎?”—— ①英國著名演員,——譯者注 “依我看,他根本不行。
一個英國人裝扮成當地人而确實看不出差别來,據我所知,隻有一個人。
這個人是在本地出生的,他父親擔任過駐喀什的領事,也擔任過駐其他偏僻地方的領事。
他從小就會講各種古怪的地區方言,而且我相信,他以後也沒有忘記。
” “他後來怎麼樣了?” “畢業以後再沒見面。
我們是在一起上學的。
大家都叫他行者,因為他能一動不動地打坐入定。
不知道他現在在幹什麼工作——雖然我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
” “你畢業以後再沒見着他嗎?” “說也奇怪,幾天以前就那麼湊巧碰上了他——是在巴士拉碰見的。
這件事兒太奇怪了。
” “你是說很奇怪嗎?” “是的。
我開始沒認出他來。
他打扮成一個阿拉伯人,裹着頭巾,身穿長條紋布袍,外罩一件舊軍衣。
他戴着一串阿拉伯人有時戴着的琥珀珠子,用手指頭象一般阿拉伯人那樣撥弄着珠子——不過,你知道,他實際上是在用軍隊裡的密碼發送訊号,是用摩爾斯電碼。
他在對我發報。
” “他說什麼了?” “先是我的名字——噢,是我的綽号——還有他的綽号,然後是随時準備行動的信号,因為可能發生危險。
” “那麼,後來發生什麼危險了嗎?” “果然發生了。
他站起來往門外走的時候,一個很安詳、很不顯眼、看起來象個做生意的旅遊者拔出一支左輪手槍來。
我朝他胳臂上打了一拳,卡米凱爾就逃走了。
” “卡米凱爾?” 他一聽到維多利亞的口氣,立刻把頭轉了過來。
“這是他的真名字。
你為什麼——你認識他嗎?” 維多利亞點了點頭。
“是的,”她說,“他已經死了。
” “什麼時候?” “是在巴格達,在蒂歐旅館。
”她很快補充說,“這件事情一被隐瞞了下來,沒人知道。
” 理查德緩緩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是那麼回事兒。
但是,你——”他看了看維多利亞,“你怎麼知道的?” “我被卷進去了——完全是個十分偶然的機會卷進去的。
” 他若有所思地盯着維多利亞看了一會兒。
維多利亞突然問道: “你上學的時候綽号是叫魔鬼嗎?” 理查德有些吃驚。
“魔鬼?不是叫魔鬼。
他們叫我貓頭鷹——因為我總戴着閃閃發光的眼鏡。
” “在巴士拉你認識的人當中,有沒有叫魔鬼的?” 理查德搖了搖頭。
“魔鬼,黎明女神之子——死去的神仙。
” 他接着
幸運的是,人們總是喜歡别人一聲不響,認真地聽自己講話。
在波恩斯福特-瓊斯博士和理查德講話時,她是再認真不過了。
于是,她就這樣小心翼翼地聽着,聽着,不怎麼費力地學會了不少考古學術語。
而每當她獨自一人在房間裡時,就偷偷摸摸地拼命看書。
考察隊駐地有一大批考古學方面的書籍和雜志。
她很快就學到了這門學科的一些隻言片語。
她感到這裡的生活十分令人入迷,這的确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每天清晨,有人給她送來茶點,然後,她就爬上發掘場。
她有時幫理查德照像,有時把陶器收集到一起,貼上标簽,有時站在旁邊看着人們幹活,十分贊賞他們的技術和細緻的動作;有時看着小孩子們跑來跑去,提着籃子把土倒在土堆上,欣賞着他們的歌聲和笑聲。
她掌握了曆史時期的劃分,在挖掘工作中,她認得出不同年代的遺物,對前一期的挖掘工作她也都熟悉了。
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挖出墓葬來。
她被人們當做一個人類學家,人們期待她進行工作。
可是她讀的那些書籍和雜志,都沒有涉及這門學科。
“如果真地挖出骨頭或是墓葬來,”維多利亞自言自語地說,“我就得生一場大病,重感冒一下,是嚴重的膽病發作——然後就馬上卧床不起。
” 但是,一直沒有挖出墓葬來,倒是慢慢地挖出來一座宮殿的牆壁。
維多利亞對挖掘工作着了迷,而且,這兒也沒有機會要她來表示自己是否有才能,或是表示有無特殊技能。
理查德-貝克爾有時還是用懷疑的目光瞧着她,而且她感覺到,雖然他沒有說什麼,目光中卻含着挑剔的意味。
但是,他情緒上倒是很高興,态度上也很友好,而且對她的熱情表現感到愉快。
“你從英國到這兒來,對你來說,一切都是很新鮮的,”有一天理查德說道,“我還記得我第一次搞發掘工作的時候是多麼激動。
” “那是什麼時候?” “時間很久了。
那是十五年——不,是十八年前的事兒了。
” “你對伊拉克一定很了解喽?” “噢,我不光是在伊拉克搞發掘,還有叙利亞——還有波斯。
” “你的阿拉伯語講得很好,是吧?你如果穿上阿拉伯服裝,能裝扮成一個阿拉伯人嗎?” 他搖了搖頭。
“噢,不行——那還差得多。
我懷疑是否有哪個英國人曾經裝扮成阿拉伯人而不受懷疑──不論裝扮多長時間都不行。
” “勞倫斯①行嗎?”—— ①英國著名演員,——譯者注 “依我看,他根本不行。
一個英國人裝扮成當地人而确實看不出差别來,據我所知,隻有一個人。
這個人是在本地出生的,他父親擔任過駐喀什的領事,也擔任過駐其他偏僻地方的領事。
他從小就會講各種古怪的地區方言,而且我相信,他以後也沒有忘記。
” “他後來怎麼樣了?” “畢業以後再沒見面。
我們是在一起上學的。
大家都叫他行者,因為他能一動不動地打坐入定。
不知道他現在在幹什麼工作——雖然我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
” “你畢業以後再沒見着他嗎?” “說也奇怪,幾天以前就那麼湊巧碰上了他——是在巴士拉碰見的。
這件事兒太奇怪了。
” “你是說很奇怪嗎?” “是的。
我開始沒認出他來。
他打扮成一個阿拉伯人,裹着頭巾,身穿長條紋布袍,外罩一件舊軍衣。
他戴着一串阿拉伯人有時戴着的琥珀珠子,用手指頭象一般阿拉伯人那樣撥弄着珠子——不過,你知道,他實際上是在用軍隊裡的密碼發送訊号,是用摩爾斯電碼。
他在對我發報。
” “他說什麼了?” “先是我的名字——噢,是我的綽号——還有他的綽号,然後是随時準備行動的信号,因為可能發生危險。
” “那麼,後來發生什麼危險了嗎?” “果然發生了。
他站起來往門外走的時候,一個很安詳、很不顯眼、看起來象個做生意的旅遊者拔出一支左輪手槍來。
我朝他胳臂上打了一拳,卡米凱爾就逃走了。
” “卡米凱爾?” 他一聽到維多利亞的口氣,立刻把頭轉了過來。
“這是他的真名字。
你為什麼——你認識他嗎?” 維多利亞點了點頭。
“是的,”她說,“他已經死了。
” “什麼時候?” “是在巴格達,在蒂歐旅館。
”她很快補充說,“這件事情一被隐瞞了下來,沒人知道。
” 理查德緩緩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是那麼回事兒。
但是,你——”他看了看維多利亞,“你怎麼知道的?” “我被卷進去了——完全是個十分偶然的機會卷進去的。
” 他若有所思地盯着維多利亞看了一會兒。
維多利亞突然問道: “你上學的時候綽号是叫魔鬼嗎?” 理查德有些吃驚。
“魔鬼?不是叫魔鬼。
他們叫我貓頭鷹——因為我總戴着閃閃發光的眼鏡。
” “在巴士拉你認識的人當中,有沒有叫魔鬼的?” 理查德搖了搖頭。
“魔鬼,黎明女神之子——死去的神仙。
” 他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