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般不願打擾他。
這兒有份表格,我告訴你怎麼填,然後再簽上你的名字。
請交兩個第納爾。
” “我還沒決定下來是不是來這兒工作呢,”維多利亞聽說需要交兩個弟納爾,吓了一跳,馬上說道,“我想見見賴斯波恩博士——或是他的秘書。
見見他的秘書就可以了。
” “你聽我說,我把情況都告訴你。
我們在這兒都是朋友,朋友們在一起,将來也是朋友——一起讀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一一-一起背誦詩歌。
” “我要見見賴斯波恩博士的秘書,”維多利亞一字一字地大聲說道,“他特意告訴我要我來找他的。
” 這位年輕婦女的臉上呈現出一種執拗的悶悶不樂的表情。
“今天不行,”她說。
“我告訴過你了——” “為什麼今天不行?他不在這兒嗎?賴斯波恩博士在嗎?” “是的,賴斯波恩博士在這兒。
他在樓上。
我們一般不願打擾他。
” 這時,一種盎格魯一撒克遜人對外國人無法容忍的情緒湧上維多利亞的心頭。
對她來說,橄榄枝協會非但沒有建立各國人民間的友好感情,而且恰恰相反。
“我剛剛從英國來到這兒,”她說,此時她說話的腔調就象卡狄歐-特倫奇大人一樣,“我給賴斯波恩博士帶來一個十分重要的口信,必須當面告訴他本人。
請馬上帶我去見他!對不起,我得打擾他一會兒,我必須得見他。
” “馬上見他!”她又補上一句,表示她的要求是不能拒絕的。
在一個打定了主意要做某件事的驕橫的英國人面前,障礙往往都是會被清除的。
這個年輕婦女立即轉過身去,帶着她來到屋子的後面,走上樓梯,又沿着走廊往前走去,從這條走廊可以看到下面的院子。
然後,她在一扇門前停了下來,敲了敲門。
一個男人的聲音從門内傳了出來,“請進。
” 維多利亞的向導把門推開,請維多利亞進去。
“這個從英國來的小姐要見您。
” 維多利亞走進屋去。
屋内一張大桌子上放滿了文件,一位男子從桌子後面站起身來向她打招呼。
這是一位很有風度的另子,年紀約六十歲左右,前額高大,頭發花白。
從外表觀察,此人最突出的特點是忠厚、善良、富有吸引力。
話劇導演會毫不猶豫地安排他扮演大慈善家的角色。
他熱情地微笑着對維多利亞打着招呼,并仲出了手。
“剛從英國來的,”他說,“是第一次到東方來嗎?” “是的。
” “我真想知道你有什麼感想……有時間一定告訴我。
噢,讓我想想看,我以前見過你嗎?我眼睛近視得很厲害,而且,你還沒告訴我你的名字呢。
” “你不認識我,”維多利亞說,“我是愛德華的朋友。
” “你是愛德華的朋友,”賴斯波恩博士說,“啊,那太好了。
愛德華知道你在巴格達嗎?” “還不知道,”維多利亞說。
“噢,等他回來的時候,一定會大吃一驚的。
” “回來的時候?”維多利亞說,聲音低沉了下去。
“是的,愛德華現在在巴士拉。
給我們運來了很多箱書,我隻好派他去處理這件事。
海關辦事情拖拖拉拉的,真叫人惱火,手續就是辦不完。
隻有通過個人接觸來想法解決,而愛德華在這方面很能幹。
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說奉承話,什麼時候該來點硬的,而且,事情不妥善辦好,他是不會罷休的。
他這個人,不論做什麼事情,總是有始有終的。
年輕人有這個優點是很可貴的。
愛德華真是個能幹人。
” 他的眼睛閃動着。
“我看我用不着對你說愛德華的好話吧,小姐?” “愛德華什麼一……什麼時候回來?”維多利亞含含糊糊地問道。
“噢,目前還不大好說。
那邊的工作都幹完了才會回來——而且,在這個國家,辦事情沒法兒跟他們着急。
把你在這兒的地址告訴我,等他一回來,我保證讓他馬上跟你聯系。
” “我在考慮——”維多利亞孤注一擲地說,因為她知道自己經濟上的艱難處境。
“我在考慮我能不能在您這兒做點工作?” “我當然十分高興啦,”賴斯波恩博士熱情地說,“你當然可以在我們這兒做些工作啦。
能找到多少人,我們就需要多少人,能找到多少人幫忙,我們就需要多少人幫忙,特别是需要英國姑娘。
我們的工作進行得挺出色的,進行得十分出色,但是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不過,人們對我們的工作都很感興趣。
我們這兒已經有三十個人義務幫忙——三十個人——他們對我們這兒的工作都非常感興趣!如果你真正願意,你能幫我們做非常有用的工作。
” 義務這兩個字,維多利亞聽起來很不舒服。
“我是想找個有報酬的工作,”她說。
“哎呀!”賴斯波恩博士的臉沉了下來。
“那就困難得多了。
我們
這兒有份表格,我告訴你怎麼填,然後再簽上你的名字。
請交兩個第納爾。
” “我還沒決定下來是不是來這兒工作呢,”維多利亞聽說需要交兩個弟納爾,吓了一跳,馬上說道,“我想見見賴斯波恩博士——或是他的秘書。
見見他的秘書就可以了。
” “你聽我說,我把情況都告訴你。
我們在這兒都是朋友,朋友們在一起,将來也是朋友——一起讀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一一-一起背誦詩歌。
” “我要見見賴斯波恩博士的秘書,”維多利亞一字一字地大聲說道,“他特意告訴我要我來找他的。
” 這位年輕婦女的臉上呈現出一種執拗的悶悶不樂的表情。
“今天不行,”她說。
“我告訴過你了——” “為什麼今天不行?他不在這兒嗎?賴斯波恩博士在嗎?” “是的,賴斯波恩博士在這兒。
他在樓上。
我們一般不願打擾他。
” 這時,一種盎格魯一撒克遜人對外國人無法容忍的情緒湧上維多利亞的心頭。
對她來說,橄榄枝協會非但沒有建立各國人民間的友好感情,而且恰恰相反。
“我剛剛從英國來到這兒,”她說,此時她說話的腔調就象卡狄歐-特倫奇大人一樣,“我給賴斯波恩博士帶來一個十分重要的口信,必須當面告訴他本人。
請馬上帶我去見他!對不起,我得打擾他一會兒,我必須得見他。
” “馬上見他!”她又補上一句,表示她的要求是不能拒絕的。
在一個打定了主意要做某件事的驕橫的英國人面前,障礙往往都是會被清除的。
這個年輕婦女立即轉過身去,帶着她來到屋子的後面,走上樓梯,又沿着走廊往前走去,從這條走廊可以看到下面的院子。
然後,她在一扇門前停了下來,敲了敲門。
一個男人的聲音從門内傳了出來,“請進。
” 維多利亞的向導把門推開,請維多利亞進去。
“這個從英國來的小姐要見您。
” 維多利亞走進屋去。
屋内一張大桌子上放滿了文件,一位男子從桌子後面站起身來向她打招呼。
這是一位很有風度的另子,年紀約六十歲左右,前額高大,頭發花白。
從外表觀察,此人最突出的特點是忠厚、善良、富有吸引力。
話劇導演會毫不猶豫地安排他扮演大慈善家的角色。
他熱情地微笑着對維多利亞打着招呼,并仲出了手。
“剛從英國來的,”他說,“是第一次到東方來嗎?” “是的。
” “我真想知道你有什麼感想……有時間一定告訴我。
噢,讓我想想看,我以前見過你嗎?我眼睛近視得很厲害,而且,你還沒告訴我你的名字呢。
” “你不認識我,”維多利亞說,“我是愛德華的朋友。
” “你是愛德華的朋友,”賴斯波恩博士說,“啊,那太好了。
愛德華知道你在巴格達嗎?” “還不知道,”維多利亞說。
“噢,等他回來的時候,一定會大吃一驚的。
” “回來的時候?”維多利亞說,聲音低沉了下去。
“是的,愛德華現在在巴士拉。
給我們運來了很多箱書,我隻好派他去處理這件事。
海關辦事情拖拖拉拉的,真叫人惱火,手續就是辦不完。
隻有通過個人接觸來想法解決,而愛德華在這方面很能幹。
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說奉承話,什麼時候該來點硬的,而且,事情不妥善辦好,他是不會罷休的。
他這個人,不論做什麼事情,總是有始有終的。
年輕人有這個優點是很可貴的。
愛德華真是個能幹人。
” 他的眼睛閃動着。
“我看我用不着對你說愛德華的好話吧,小姐?” “愛德華什麼一……什麼時候回來?”維多利亞含含糊糊地問道。
“噢,目前還不大好說。
那邊的工作都幹完了才會回來——而且,在這個國家,辦事情沒法兒跟他們着急。
把你在這兒的地址告訴我,等他一回來,我保證讓他馬上跟你聯系。
” “我在考慮——”維多利亞孤注一擲地說,因為她知道自己經濟上的艱難處境。
“我在考慮我能不能在您這兒做點工作?” “我當然十分高興啦,”賴斯波恩博士熱情地說,“你當然可以在我們這兒做些工作啦。
能找到多少人,我們就需要多少人,能找到多少人幫忙,我們就需要多少人幫忙,特别是需要英國姑娘。
我們的工作進行得挺出色的,進行得十分出色,但是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不過,人們對我們的工作都很感興趣。
我們這兒已經有三十個人義務幫忙——三十個人——他們對我們這兒的工作都非常感興趣!如果你真正願意,你能幫我們做非常有用的工作。
” 義務這兩個字,維多利亞聽起來很不舒服。
“我是想找個有報酬的工作,”她說。
“哎呀!”賴斯波恩博士的臉沉了下來。
“那就困難得多了。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