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第三十章 不謀私利的朋友怎樣把英尺賣掉我們不再打坑道愛絲梅拉達之行我的同伴一個印第安預言家洪水那期間我們的住處 我們經常遇見在未開發的銀礦中擁有一千到三萬英尺的人,他們相信他們的每一英尺馬上就會價值五十到一千美元但通常他們連二十五美元也拿不出。

    你遇到的每個人都有值得吹牛的新礦,并且随時都準備着樣品;一有機會他一定會把你拉到一個角落去,給你一些好處,并不是要占你的便宜,把黃金時代,莎拉簡或别的什麼不知名的露頭礦床分幾英尺給你,代價隻是湊夠大吃一頓的錢,看情形說話。

    你絕不要露出他給你的好處會使你付出傾家蕩産的代價,因為完全是出于對你的友誼,他才肯作出這種犧牲。

    然後,他會從衣袋裡掏出一塊岩石,神秘地往四周看了看,好象害怕他這筆财産會給人搶去似的,他會舔一舔那塊岩石,用眼鏡蓋在上面,激動地說: 看這個!就在那塊紅色的泥土上頭!看見了嗎!看見這金斑點了嗎?還有那條銀線?這是從艾貝大叔礦裡采來的,那裡有十萬噸這種東西呢!眼都看得見。

    注意!當我們挖到礦脈,礦石集中的地方,它就是世界上最富的礦!看這張化驗結果吧!我并不要你相信我說的,看看這化驗報告吧! 接着,他摸出一張油漬漬的紙,上面寫明這塊化驗過的岩石确實含有金銀,按比例折算每噸礦石價值幾百美元或幾千美元。

    當時,我還不知道那時的習慣作法是選一塊最富的岩石拿去化驗!一般說來,這塊棒子果一樣大小的礦石是一噸礦石中唯一含有點金屬的那一塊,而化驗結果卻弄得好象它代表那一噸廢物的平均價值! 由幹這種檢驗制度,洪堡地區變得瘋瘋癫癫。

    由于這種檢驗的權威性,這裡的報紙記者們唾沫四濺,大吹大擂每噸值四到七千美兀! 讀者是否還記得幾頁前摘引的那一段報道?照這樣計算,采出礦石要用船運往英國提煉,礦主可以收回金銀作為純利潤,礦石中的銅、銻和其它副産品就足以償付一切費用。

    每個人滿腦子都是這種計算,這倒不如說是在發癡。

    很少有人去實施這種計算,或者拿錢去支付費用,除非人家出錢,人家幹活。

     我們再也沒有去碰一下我們那個坑道或豎井。

    為什麼?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已經知道了開發銀礦的奧秘那就是,不是靠自己額頭上的汗水和雙手上的氣力去開發銀礦,而是把礦脈賣給那些呆頭呆腦的股東,讓他們去開發!。

     在離開卡森之前,州務秘書和我從幾個愛絲梅拉達來的人手裡買了英尺。

    我們原來希望不久就會得到金塊銀錠,萬萬沒有想到反而給定期交納的、沒完沒了的應繳股款弄得十分苦惱要錢開發上述名礦。

    這些應繳的股款成了沉重的負擔,似乎有必要親自去過問一下。

    因此,我制定了個經卡森去愛絲梅拉達的計劃,買了匹馬就出發了,同行的還有巴婁先生,一個叫奧倫多夫的普魯士紳士。

    這家夥不象别的外國人那樣給自己的糟糕的外國語法弄得狼狽不堪,而是沒完沒了地重複人在談話中從未發生過的、今後也不象有可能要發生的語法問題。

    我們冒着風雪走了兩三天,來到了蜜湖史密斯旅館,一家開設在卡森河畔的孤獨的小客棧。

    這是一座二層樓的木房子,座落在一塊大盆地或沙漠中央的小山丘上,醜陋的卡森河凄凄涼涼,彎彎曲曲地穿過這塊沙漠。

    房子附近就是大陸驿站的土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