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永遠别跟生人攀談
關燈
小
中
大
,我還想問一下,如果不保密的話,您能告訴我今天晚上您想做什麼嗎?”
“不保密。
我這就回花園街的私宅,然後,晚上十點鐘,‘莫文聯’有個會議,會議要由我主持。
” “不,不行了。
這些事情都絕對不會發生了。
”外國人以堅定的語氣說。
“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外國人眯起眼望着空中,空中正有幾隻預感到涼爽的夜晚即将來臨的黑烏在他們頭上無聲地飛來飛去,“因為安奴什卡已經買了葵花于油,不僅買了,而且已經把它灑了。
所以,您那個會議是開不成了。
” 于是,很自然,椴樹蔭下的三個人全都不做聲了。
過了一會兒,柏遼茲才盯着胡言亂語的外國佬的臉問道: “對不起,葵花子油跟這事有什麼關系?……再說,安奴什卡是什麼人?” “葵花子油跟這事的關系嘛,我可以告訴你。
”無家漢再也憋不住,從旁插話了。
他決心向身旁這位不速之客宣戰,便問道:“我說,您這位公民,您從前沒在精神病院裡住過嗎?” “伊萬!”柏遼茲又趕緊小聲制止他。
但外國人不僅毫未介意,反而極其開心地笑起來。
他一邊笑,一邊用一隻不笑的眼睛盯着詩人高聲說: “住過,住過,還不止一次呢!我什麼地方都呆過!可惜我一直沒有得空兒去問問教授什麼叫做‘精神分裂’。
所以,伊萬-尼古拉耶維奇,這個問題您就自己去問他吧!” “您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和父稱?” “得啦,伊萬-尼古拉耶維奇,誰不認識您!” 外國人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昨天的《文學報》。
詩人看到:頭版上登着自己的照片,下面是自己的詩。
但是,昨日曾使詩人感到十分得意的這件光榮的事,此時此地卻沒有給詩人帶來絲毫的愉快,他的臉色暗淡了。
“對不起,”詩人說,“您能稍等一下嗎?我要和我的朋友講兩句話。
” “啊,很好!”來曆不明的外國人大聲說,“這椴樹蔭下多舒适!再說,我也沒什麼要辦的急事。
” 詩人把米哈伊爾-亞曆山大羅維奇拉到一旁,悄聲說: “我告訴你,米沙①,這家夥根本不是什麼旅遊者,是個特務!準是個逃出國外的白俄,又回到咱國内來啦。
你去跟他要證件看看,不然他會溜掉……” ①米哈伊爾的愛稱。
“你這麼想?”柏遼茲壓低聲音問,他也感到有些不安了,心想:“伊萬說的也有道理!” “相信我吧,沒錯兒!”詩人對着柏遼茲的耳朵說,“這家夥裝瘋賣傻,就是想從話裡套出點什麼去。
你聽他的俄語講得多好!”詩人邊說邊用眼角掃着來曆不明的人,唯恐他溜掉,“走,咱們去扣住他,别叫他跑了……” 詩人拉着柏遼茲的胳臂朝長椅走去。
陌生人這時并沒有坐在長椅上,他站在長椅旁邊,手裡拿着一個深灰皮小本子、一個上等牛皮紙信封和一張名片。
見兩入走過來,便用銳利的目光直視着他們,鄭重地說: “請二位原諒,剛才我隻顧争論,竟忘了向二位作個自我介紹。
這是鄙人的名片和護照,還有他們請我來莫斯科擔任顧問的邀請信。
” 兩位文學家反而窘住了。
柏遼茲想,“鬼東西,全讓他聽見了……”他急忙做了個很有禮貌的姿勢向對方表示沒有必要出示證件。
當外國人伸着手要把證件遞給柏遼茲時,詩人瞟見了名片上的一個外文詞“教授”和姓氏的頭一個字母“B”。
柏遼茲隻好尴尬地嘟哝說: “能認識您,我很高興。
” 外國人把證件裝進衣袋。
這樣,雙方算是恢複了關系,三個人重新坐到長椅上。
“教授,您是應邀到我們這裡來擔任顧問的?”米哈伊爾-亞曆山大羅維奇問道。
“是的,擔任顧問。
” “您是德國人吧?”無家漢問道。
“我嗎?”教授反問了一句,忽然沉思起來。
停了一下才說:“是啊,看來是德國人……” “您的俄語講得可真好。
”無家漢說。
“噢,我是個多種語言學家。
我懂很多很多種語言。
”教授說。
“那您專攻哪一方面?”柏遼茲問。
“我最擅長魔術。
” 柏遼茲腦子裡轟的一聲響,心想:“嘿,瞧這事兒!”于是便又結結巴巴地問道: “那麼……那麼,請您來就是搞這一專業的?” “對,就是搞這一專業。
”教授首肯,接着又解釋道:“是這麼回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一批手稿,據說是十世紀一位叫赫伯特-阿裡拉夫斯基的巫師的手迹。
所以便請我來進行鑒定。
這方面的專家世界上隻剩我一個了。
” “啊!這麼說,您是曆史學家?”柏遼茲像是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畢恭畢敬地問。
“是研究曆史的,”教授肯定說,但接着又莫名其妙地補充了一句,“今天傍晚,在這牧首湖畔就要發生一段有趣的史話!” 主編和詩人又一次被驚呆了。
于是教授示意兩人靠近自己。
待他們附耳過來時,他低聲說: “請你們記住:耶稣這個人還是存在過的。
” “不瞞您說,教授,”柏遼茲強作笑容說,“您博古通今,我們十分敬佩。
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持另一種觀點的。
” “什麼觀點都不需要!”古怪的教授回答說,“這個人存在過,如此而已!” “但總該有某種證明吧……”柏遼茲還想争辯。
“并不需要任何證明,”教授回答說。
接着他便小聲念叨起來,而且一點外國口音都沒有了:“一切都很簡單:他穿着白色披風……”
我這就回花園街的私宅,然後,晚上十點鐘,‘莫文聯’有個會議,會議要由我主持。
” “不,不行了。
這些事情都絕對不會發生了。
”外國人以堅定的語氣說。
“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外國人眯起眼望着空中,空中正有幾隻預感到涼爽的夜晚即将來臨的黑烏在他們頭上無聲地飛來飛去,“因為安奴什卡已經買了葵花于油,不僅買了,而且已經把它灑了。
所以,您那個會議是開不成了。
” 于是,很自然,椴樹蔭下的三個人全都不做聲了。
過了一會兒,柏遼茲才盯着胡言亂語的外國佬的臉問道: “對不起,葵花子油跟這事有什麼關系?……再說,安奴什卡是什麼人?” “葵花子油跟這事的關系嘛,我可以告訴你。
”無家漢再也憋不住,從旁插話了。
他決心向身旁這位不速之客宣戰,便問道:“我說,您這位公民,您從前沒在精神病院裡住過嗎?” “伊萬!”柏遼茲又趕緊小聲制止他。
但外國人不僅毫未介意,反而極其開心地笑起來。
他一邊笑,一邊用一隻不笑的眼睛盯着詩人高聲說: “住過,住過,還不止一次呢!我什麼地方都呆過!可惜我一直沒有得空兒去問問教授什麼叫做‘精神分裂’。
所以,伊萬-尼古拉耶維奇,這個問題您就自己去問他吧!” “您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和父稱?” “得啦,伊萬-尼古拉耶維奇,誰不認識您!” 外國人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昨天的《文學報》。
詩人看到:頭版上登着自己的照片,下面是自己的詩。
但是,昨日曾使詩人感到十分得意的這件光榮的事,此時此地卻沒有給詩人帶來絲毫的愉快,他的臉色暗淡了。
“對不起,”詩人說,“您能稍等一下嗎?我要和我的朋友講兩句話。
” “啊,很好!”來曆不明的外國人大聲說,“這椴樹蔭下多舒适!再說,我也沒什麼要辦的急事。
” 詩人把米哈伊爾-亞曆山大羅維奇拉到一旁,悄聲說: “我告訴你,米沙①,這家夥根本不是什麼旅遊者,是個特務!準是個逃出國外的白俄,又回到咱國内來啦。
你去跟他要證件看看,不然他會溜掉……” ①米哈伊爾的愛稱。
“你這麼想?”柏遼茲壓低聲音問,他也感到有些不安了,心想:“伊萬說的也有道理!” “相信我吧,沒錯兒!”詩人對着柏遼茲的耳朵說,“這家夥裝瘋賣傻,就是想從話裡套出點什麼去。
你聽他的俄語講得多好!”詩人邊說邊用眼角掃着來曆不明的人,唯恐他溜掉,“走,咱們去扣住他,别叫他跑了……” 詩人拉着柏遼茲的胳臂朝長椅走去。
陌生人這時并沒有坐在長椅上,他站在長椅旁邊,手裡拿着一個深灰皮小本子、一個上等牛皮紙信封和一張名片。
見兩入走過來,便用銳利的目光直視着他們,鄭重地說: “請二位原諒,剛才我隻顧争論,竟忘了向二位作個自我介紹。
這是鄙人的名片和護照,還有他們請我來莫斯科擔任顧問的邀請信。
” 兩位文學家反而窘住了。
柏遼茲想,“鬼東西,全讓他聽見了……”他急忙做了個很有禮貌的姿勢向對方表示沒有必要出示證件。
當外國人伸着手要把證件遞給柏遼茲時,詩人瞟見了名片上的一個外文詞“教授”和姓氏的頭一個字母“B”。
柏遼茲隻好尴尬地嘟哝說: “能認識您,我很高興。
” 外國人把證件裝進衣袋。
這樣,雙方算是恢複了關系,三個人重新坐到長椅上。
“教授,您是應邀到我們這裡來擔任顧問的?”米哈伊爾-亞曆山大羅維奇問道。
“是的,擔任顧問。
” “您是德國人吧?”無家漢問道。
“我嗎?”教授反問了一句,忽然沉思起來。
停了一下才說:“是啊,看來是德國人……” “您的俄語講得可真好。
”無家漢說。
“噢,我是個多種語言學家。
我懂很多很多種語言。
”教授說。
“那您專攻哪一方面?”柏遼茲問。
“我最擅長魔術。
” 柏遼茲腦子裡轟的一聲響,心想:“嘿,瞧這事兒!”于是便又結結巴巴地問道: “那麼……那麼,請您來就是搞這一專業的?” “對,就是搞這一專業。
”教授首肯,接着又解釋道:“是這麼回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一批手稿,據說是十世紀一位叫赫伯特-阿裡拉夫斯基的巫師的手迹。
所以便請我來進行鑒定。
這方面的專家世界上隻剩我一個了。
” “啊!這麼說,您是曆史學家?”柏遼茲像是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畢恭畢敬地問。
“是研究曆史的,”教授肯定說,但接着又莫名其妙地補充了一句,“今天傍晚,在這牧首湖畔就要發生一段有趣的史話!” 主編和詩人又一次被驚呆了。
于是教授示意兩人靠近自己。
待他們附耳過來時,他低聲說: “請你們記住:耶稣這個人還是存在過的。
” “不瞞您說,教授,”柏遼茲強作笑容說,“您博古通今,我們十分敬佩。
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持另一種觀點的。
” “什麼觀點都不需要!”古怪的教授回答說,“這個人存在過,如此而已!” “但總該有某種證明吧……”柏遼茲還想争辯。
“并不需要任何證明,”教授回答說。
接着他便小聲念叨起來,而且一點外國口音都沒有了:“一切都很簡單:他穿着白色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