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鋼筆
關燈
小
中
大
糟糕的手稿的時候,這些想法在我的腦海一再閃過。
有時候他會自言自語幾句,我坐在那裡,耷拉着腦袋。
突然他停下來,坐直身子。
我詫異地看着他。
他的臉上露出了贊許的笑容。
&ldquo太棒了!&rdquo他拍了下桌子,激動地喊了出來。
&ldquo你寫的這個句子就像是一叢雜草中探出的一枝玫瑰,亂石堆中閃光的一顆寶石。
隻要你知道了怎麼寫,你是能寫好的。
這就是我想找到的。
&rdquo 接着他站起身,看了看我書架上寥寥無幾的書。
他搖了搖頭。
&ldquo克裡斯蒂,如果你想用當下的英文寫出好的文章,就要讀當代的作品。
狄更斯當然是很棒的,但&hellip&hellip文學的審美就如同其他的審美一樣,也是在變化的。
&rdquo 他給我展示他帶來的書,把它們都在桌子上攤開。
有一本是倫納德·斯特朗[1]的小說集,兩本西恩·奧法良[2]的書,還有幾本他的兄弟約翰·科利斯[3]和莫裡斯·科利斯[4]的書,以及六卷世界文學名著。
&ldquo讀了這些書,你會知道英語可以寫得多麼美。
&rdquo他說。
他告訴我,如果我想成為作家,就要學習怎麼寫作。
寫作是一門像畫畫一樣并不容易的藝術,要想掌握它,就要不斷練習,逐漸形成個人風格。
他告訴我,不管我覺得這件事有多難,有一點是最難能可貴的&mdash&mdash我想要寫作,我有這種意願,這與形成自己的風格是一樣重要的,而風格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一個人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得完美,那就要熱愛它。
如果好的文風背後沒有什麼做支撐,那也是徒有其表。
這樣的寫作就像是隻聞味道而不見食物。
然後,他坐下來,拿起手稿,又若有所思地看了起來。
有那麼一段時間,他一直沉默着。
我聽到爐火噼啪的聲響,鐘表在壁爐台上沉重的滴答聲,甚至隔着院子從另一頭隐約傳來的廚房裡的聲響。
終于,他說話了。
&ldquo克裡斯蒂,&rdquo他說,他的胳膊肘靠在桌上,身體前傾,&ldquo所有這些&mdash&mdash&rdquo他指着那一摞稿紙,&ldquo并沒有白費。
也許它不怎麼讀得通,但并不全是浪費精力。
即使沒有沒有别的用處,這也幫你做了很多思考練習。
如果你依然想寫自己的故事&mdash&mdash&rdquo他停頓了一下,疑問地看着我。
我用力地點點頭。
我想寫這個故事,勝過做其他一切事情。
&ldquo好的,那麼,&rdquo他接着說,&ldquo如果是這樣,你必須完全重新開始!&rdquo現在他開始教我。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個老師,并且有很多學生。
&ldquo不管寫哪類故事,都有兩條必須遵循的準則,&rdquo他說,&ldquo首先,你要有一個要講述的故事;其次,你講故事的方式,必須讓讀者有置身其中的感受。
現在我來告訴你一些具體的方法:隻要能用短句,就不要用長句。
你用過刷子畫畫,現在你試着用筆做類似的事情。
你可以練習。
描述一下現在的這個房間:你的這把特殊的椅子,那面有污迹的牆上挂着的畫,破碎的鏡子,書&mdash&mdash還有彩色的照片&hellip&hellip&rdquo 我認真地聽着,在那個晚上之前,從沒有人這樣教過我,後來的很多日子裡,他也常常這樣教我寫作。
我從沒忘記過他說的任何一句話。
最後他走過來,握了握我的手。
我知道我要開始一件最為艱難的事情,但有他在我的身後,我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完成&hellip&hellip當他握住我的手時,我就知道了。
*** [1]倫納德·斯特朗(LeonardAlfredGeorgeStrong,1896&mdash1958),英國著名作家,評論家,曆史學家,詩人,父母是愛爾蘭人。
斯特朗是一位非常高産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二十餘部,中短篇小說、劇作集等多部。
[2]西恩·奧法良(SeánÓFaoláin,1900&mdash1991),愛爾蘭短篇小說家。
[3]約翰·科利斯(JohnStewartCollis,1900&mdash1984),愛爾蘭傳記作家、鄉村作家,生态運動的倡導者。
[4]莫裡斯·科利斯(MauriceStewartCollis,1889&mdash1973),于1929&mdash1930年任緬甸仰光的英屬殖民地官員,後成為作家,主要以東南亞、中國為題材進行小說、傳記、曆史書籍等的創作。
有時候他會自言自語幾句,我坐在那裡,耷拉着腦袋。
突然他停下來,坐直身子。
我詫異地看着他。
他的臉上露出了贊許的笑容。
&ldquo太棒了!&rdquo他拍了下桌子,激動地喊了出來。
&ldquo你寫的這個句子就像是一叢雜草中探出的一枝玫瑰,亂石堆中閃光的一顆寶石。
隻要你知道了怎麼寫,你是能寫好的。
這就是我想找到的。
&rdquo 接着他站起身,看了看我書架上寥寥無幾的書。
他搖了搖頭。
&ldquo克裡斯蒂,如果你想用當下的英文寫出好的文章,就要讀當代的作品。
狄更斯當然是很棒的,但&hellip&hellip文學的審美就如同其他的審美一樣,也是在變化的。
&rdquo 他給我展示他帶來的書,把它們都在桌子上攤開。
有一本是倫納德·斯特朗[1]的小說集,兩本西恩·奧法良[2]的書,還有幾本他的兄弟約翰·科利斯[3]和莫裡斯·科利斯[4]的書,以及六卷世界文學名著。
&ldquo讀了這些書,你會知道英語可以寫得多麼美。
&rdquo他說。
他告訴我,如果我想成為作家,就要學習怎麼寫作。
寫作是一門像畫畫一樣并不容易的藝術,要想掌握它,就要不斷練習,逐漸形成個人風格。
他告訴我,不管我覺得這件事有多難,有一點是最難能可貴的&mdash&mdash我想要寫作,我有這種意願,這與形成自己的風格是一樣重要的,而風格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一個人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得完美,那就要熱愛它。
如果好的文風背後沒有什麼做支撐,那也是徒有其表。
這樣的寫作就像是隻聞味道而不見食物。
然後,他坐下來,拿起手稿,又若有所思地看了起來。
有那麼一段時間,他一直沉默着。
我聽到爐火噼啪的聲響,鐘表在壁爐台上沉重的滴答聲,甚至隔着院子從另一頭隐約傳來的廚房裡的聲響。
終于,他說話了。
&ldquo克裡斯蒂,&rdquo他說,他的胳膊肘靠在桌上,身體前傾,&ldquo所有這些&mdash&mdash&rdquo他指着那一摞稿紙,&ldquo并沒有白費。
也許它不怎麼讀得通,但并不全是浪費精力。
即使沒有沒有别的用處,這也幫你做了很多思考練習。
如果你依然想寫自己的故事&mdash&mdash&rdquo他停頓了一下,疑問地看着我。
我用力地點點頭。
我想寫這個故事,勝過做其他一切事情。
&ldquo好的,那麼,&rdquo他接着說,&ldquo如果是這樣,你必須完全重新開始!&rdquo現在他開始教我。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個老師,并且有很多學生。
&ldquo不管寫哪類故事,都有兩條必須遵循的準則,&rdquo他說,&ldquo首先,你要有一個要講述的故事;其次,你講故事的方式,必須讓讀者有置身其中的感受。
現在我來告訴你一些具體的方法:隻要能用短句,就不要用長句。
你用過刷子畫畫,現在你試着用筆做類似的事情。
你可以練習。
描述一下現在的這個房間:你的這把特殊的椅子,那面有污迹的牆上挂着的畫,破碎的鏡子,書&mdash&mdash還有彩色的照片&hellip&hellip&rdquo 我認真地聽着,在那個晚上之前,從沒有人這樣教過我,後來的很多日子裡,他也常常這樣教我寫作。
我從沒忘記過他說的任何一句話。
最後他走過來,握了握我的手。
我知道我要開始一件最為艱難的事情,但有他在我的身後,我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完成&hellip&hellip當他握住我的手時,我就知道了。
*** [1]倫納德·斯特朗(LeonardAlfredGeorgeStrong,1896&mdash1958),英國著名作家,評論家,曆史學家,詩人,父母是愛爾蘭人。
斯特朗是一位非常高産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二十餘部,中短篇小說、劇作集等多部。
[2]西恩·奧法良(SeánÓFaoláin,1900&mdash1991),愛爾蘭短篇小說家。
[3]約翰·科利斯(JohnStewartCollis,1900&mdash1984),愛爾蘭傳記作家、鄉村作家,生态運動的倡導者。
[4]莫裡斯·科利斯(MauriceStewartCollis,1889&mdash1973),于1929&mdash1930年任緬甸仰光的英屬殖民地官員,後成為作家,主要以東南亞、中國為題材進行小說、傳記、曆史書籍等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