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異軍栒邑,祭遵軍汧,賢曰:汧,水名,因以名縣,屬右扶風,故城在今隴州汧城縣南。
汧,苦堅翻。
〕吳漢等還屯長安。
馮異引軍未至栒邑,隗嚣乘勝使王元、行巡将二萬餘人下隴,〔行,姓也。
姓譜:周有大行人之官,其後氏焉。
〕分遣巡取栒邑,異即馳兵欲先據之。
諸将曰:「虜兵盛而乘勝,不可與争鋒,宜止軍便地徐思方略。
」異曰:「虜兵臨境,忸饧小利,〔賢曰:忸饧,猶慣習也,謂慣習前事而複為之。
爾雅曰:忸,複也。
郭景純曰:謂慣忸複為之也。
忸,尼醜翻。
饧,音逝。
〕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輔動搖。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
〔孫武子之言。
〕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争也。
」潛往,閉城,偃旗鼓。
行巡不知,馳赴之。
異乘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
〔卒,讀曰猝。
〕巡軍驚亂奔走,追擊,大破之。
祭遵亦破王元于汧。
于是北地諸豪長耿定等悉畔隗嚣降。
〔長,知兩翻。
〕诏異進軍義渠,義渠縣,屬北地郡,古義渠戎地也。
〕擊破盧芳将賈覽、匈奴奧鞬日逐王,北地、上郡、安定皆降。
〔奧,音郁,鞬,居言翻。
〕 窦融複遣其弟友上書曰:「臣幸得托先後末屬,〔謂孝文窦皇後之親屬也。
複,扶又翻。
〕累世二千石,臣複假曆将帥,守持一隅,〔複,扶又翻。
〕故遣劉鈞口陳肝膽,〔事見上卷上年。
〕自以底裡上露,長無纖介。
〔賢曰:底裡皆露,言無藏隐。
〕而玺書盛稱蜀、漢二主三分鼎足之權,任嚣、尉佗之謀;竊自痛傷。
臣融雖無識無知,利害之際,順逆之分,豈可背真舊之王,事奸僞之人,〔分,扶問翻。
背,蒲妹翻。
〕廢忠貞之節,為傾覆之事,棄已成之基,求無冀之利!此三者,雖問狂夫,猶知去就,而臣獨何以用心!謹遣弟友詣阙,口陳至誠。
」友至高平,〔賢曰:高平縣屬安定,後改為平高,今原州縣。
〕會隗嚣反,道不通,乃遣司馬席封間道通書。
〔姓譜:席,其先姓籍,避項羽諱,改姓席氏。
〕帝複遣封賜融、友書,所以尉藉之甚厚。
〔尉,與慰同;尉,安也。
藉,薦也。
尉以安于身上,藉以安于身下。
融乃與隗嚣書曰:「将軍親遇厄會之際,國家不利之時,〔賢曰:謂漢遭王莽奪也。
〕守節不回,承事本朝;融等所以欣服高義,願從役于将軍者,良為此也!〔為,于僞翻。
〕而忿悁之間,〔悁,恚也,吉縣翻,躁急也。
〕改節易圖,委成功,造難就,〔委,棄也。
就,成也。
〕百年累之,一朝毀之,豈不迫,民兵離散,易以輔人,〔易,以鼓翻;下同。
〕難以自建。
計若失路不反,聞道猶迷,不南合子陽,則北入文伯耳。
夫負虛交而易強禦,〔負,恃也。
易,輕也。
〕恃遠救而輕近敵,未見其利也。
自兵起以來,城郭皆為丘墟,生民轉于溝壑。
幸賴天運少還,而将軍複重其難,〔複,扶又翻;下同。
難,乃旦翻。
〕是使積痾不得遂瘳,幼孤将複流離,言之可為酸鼻;庸人且猶不忍,況仁者乎!融聞為忠甚易,得宜實難。
憂人太過,以德取怨,〔謂憂之之過而言之甚切,将以為德而反以取怨也。
〕知且以言獲罪也!」嚣不納。
融乃與五郡太守共砥厲兵馬,上疏請師期;帝深嘉美之。
融即與諸郡守将兵入金城,擊嚣黨先零羌封何等,大破之。
〔更始時,先零羌封合諸種殺金城太守,據其郡。
嚣賂遺封何,與結盟,欲發其衆。
零,音憐。
〕因并河,揚威武,〔賢曰:并,蒲浪翻。
〕伺候車駕。
時大兵未進,融乃引還。
帝以融信效着明,益嘉之,修理融父墳墓,祠以太牢,〔融祖父墳墓在扶風。
〕數馳輕使,緻遺四方珍羞。
〔遺以四方珍羞,既以厚融,且示四方來服,能緻遠物也。
數,所角翻。
遺,于季翻。
〕 先是,馬援聞隗嚣欲貳于漢,〔先,悉薦翻。
〕數以書責譬之,嚣得書增怒。
及嚣發兵反,援乃上書曰:「臣與隗嚣本實交友,初遣臣東,謂臣曰:『本欲為漢,〔為,于僞翻。
〕願足下往觀之,于汝意可,即專心矣。
』及臣還反,報以赤心,實欲導之于善,非敢谲以非義。
而嚣自挾奸心,盜憎主人,〔左傳:晉伯宗妻曰:盜憎主人,民惡其上。
〕怨毒之情,遂歸于臣。
臣欲不言,則無以上聞,願聽詣行在所,極陳滅嚣之術。
」帝乃召之。
援具言謀畫。
帝因使援将突騎五千,往來遊說嚣将高峻、任禹之屬,下及羌豪,為陳禍福,〔說,輸芮翻。
為,于僞翻。
說客,單車往使足矣;光武遣馬援将突騎五千,欲耀兵威以示隴右諸将,使謀而來。
〕以離嚣支黨。
援又為書與嚣将楊廣,使曉勸于嚣曰:「援竊見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閉拒背畔,為天下表的,〔隗嚣,字季孟。
賢曰:表,猶标也;言為标表。
的,謂射的也;言背畔之罪,為天下所指射也。
背,蒲妹翻。
〕常懼海内切齒,思相屠裂,故遺書戀戀,以緻恻隐之計。
〔遺,于季翻。
〕乃聞季孟歸罪于援,而納王遊翁谄邪之說,〔賢曰:王元,字遊翁。
據隗嚣傳,元,字惠孟,遊翁蓋其别字也。
〕因自謂函谷以西,舉足可定。
〔所謂以丸泥封函谷關也。
〕以今而觀,竟何如邪! 援間至河内,〔間,古苋翻。
〕過存伯春,〔存,存問也。
時囚嚣子恂于河内。
伯春,恂字也。
〕見其奴吉從西方還,說伯春小弟仲舒望見吉,欲問伯春無他否,道一能言,曉夕号泣。
〔章:十二行本「泣」下有「宛轉塵中」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号,戶刀翻。
〕又說其家悲愁之狀,不可言也。
夫怨雠可刺不可毀,援聞之,不自知立下也。
援素知季孟孝愛,曾、闵不過。
夫孝于其親,豈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賢曰:三木者,謂桎梏及械也。
分羹,謂樂羊也。
餘謂此正引高帝答項羽之事。
〕 季孟平生自言所以擁兵衆者,欲以保全父母之國而完墳墓也,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即其所常言以感人悟物者,而窮其本情。
〕而今所欲全者将破亡之,所欲完者将傷毀之,所欲厚者将反薄之。
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事見上卷四年。
賢曰:愧,猶辱也。
〕今更共陸陸往〔章:十二行「往」上有「欲」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附之,〔賢曰:陸陸,猶碌碌也。
〕将難為顔乎!〔言将有凓色也。
〕若複責以重質,當安從得子主給是哉!〔言蜀若複責質子,當何從得子以為質也。
複,扶又翻。
質,音緻。
〕往時子陽獨欲以王相待而春卿拒之,今者歸老,更欲低頭與小兒曹共槽枥而食,并肩側身于怨家之朝乎!〔歸,入也,言其年已入老境也。
字林曰:并,音卑正翻。
朝直遙翻。
今國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與諸耆老大人共說季孟,〔牛邯,字孺卿。
說,輸芮翻。
〕若計劃不從,真可引領去矣。
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夏百有四乎!〔二邦,謂隴西、天水。
夏,戶雅翻。
〕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義,内有朋友之道。
言君臣邪,固當谏争;語朋友邪,應有切磋。
〔賢曰:骨曰切,象曰磋。
言朋友之道,如切磋以成器也。
〕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腇咋舌,稲手族乎!〔賢曰:萎腇,耎弱也。
萎,音于罪翻。
腇,音乃罪翻。
咋,士格翻,齧也。
〕及今成計,殊尚善也,過是,欲少味矣!〔賢曰:以食為喻。
少,詩沼翻。
〕且來君叔天下信士,朝廷重之,其意依依,常獨為西州言。
〔為,于僞翻。
〕援商朝廷,尤欲立信于此,〔商,度也。
〕必不負約。
援不得久留,願急賜報。
」廣竟不答。
隗嚣上疏謝曰:「吏民聞大兵卒至,〔卒,讀曰猝。
〕驚恐自救,臣嚣不能禁止。
兵有大利,不敢廢臣子之節,親自追還。
〔此因王元隴坻之捷而有嫚書也。
〕昔虞舜事父,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賢曰:家語,孔子謂曾子之辭。
〕臣雖不敏,敢忘斯義!今臣之事在于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更得洗心,死骨不朽。
」有司以嚣言慢,請誅其子;帝不忍,複使來歙至汧,複使來歙至汧,〔複,扶又翻。
汧,苦堅翻。
〕賜嚣書曰:「昔柴将軍至:『陛下寬仁,諸侯雖有亡叛而後歸,辄複位号,不誅也。
』〔高帝時,柴武與韓王信書之言。
〕今若束手,複遣恂弟歸阙庭者,則爵祿獲全,有浩大之福矣!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歲,厭浮語虛辭。
即不欲,勿報。
」嚣知帝審其詐,遂遣使稱臣于公孫述。
〔使,疏吏翻。
〕 匈奴與盧芳為寇不息,帝令歸德侯飒使匈奴以修舊好。
〔飒使匈奴,見三十九卷更始二年。
飒,音立。
好,呼到翻。
〕單于驕倨,雖遣使報命,而寇暴如故。
七年〔(辛卯、三一)〕 ①春,三月,罷郡國輕車、騎士、材官,令還複民伍。
〔漢官儀曰:高祖命天下郡國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
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
〕 ②公孫述立隗嚣為朔甯王,〔賢曰:欲其甯靜北邊也。
〕遣兵往來,為之援勢。
〔張形勢以為之援也。
③癸亥晦,日有食之。
诏百僚各上封事,其上書者不得言聖。
〔上,時掌翻。
太中大夫鄭興上疏曰:「夫國無善政,則谪見日月;〔賢曰:谪,責也,音直革翻。
見,賢遍翻。
〕要在因人之心,擇人處位。
〔處,昌呂翻。
〕今公卿大夫多舉漁陽太守郭伋可大司空者,而不以時定;道路流言,鹹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矣。
〔人不稱其位,位不宜其人也。
〕願陛下屈己從衆,以濟群臣讓善之功。
〔賢曰:濟,成也。
頃年日食多〔章:十二行本「多」上有「每」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在晦,先時而合,皆月行疾也。
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而臣下促迫,故月行疾。
〔亢,苦浪翻。
〕今陛下高明而群臣惶促,宜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之法。
」〔賢曰:克,能也;柔克,謂和柔而能立事也。
尚書洪範曰:高明柔克。
〕帝躬勤政事,頗傷嚴急,故興奏及之。
④夏,四月,壬午,大赦。
⑤五月,戊戌,以前将軍李通為大司空。
⑥大司農江馮上言,「宜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
」司空掾陳元上疏曰
汧,苦堅翻。
〕吳漢等還屯長安。
馮異引軍未至栒邑,隗嚣乘勝使王元、行巡将二萬餘人下隴,〔行,姓也。
姓譜:周有大行人之官,其後氏焉。
〕分遣巡取栒邑,異即馳兵欲先據之。
諸将曰:「虜兵盛而乘勝,不可與争鋒,宜止軍便地徐思方略。
」異曰:「虜兵臨境,忸饧小利,〔賢曰:忸饧,猶慣習也,謂慣習前事而複為之。
爾雅曰:忸,複也。
郭景純曰:謂慣忸複為之也。
忸,尼醜翻。
饧,音逝。
〕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輔動搖。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
〔孫武子之言。
〕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争也。
」潛往,閉城,偃旗鼓。
行巡不知,馳赴之。
異乘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
〔卒,讀曰猝。
〕巡軍驚亂奔走,追擊,大破之。
祭遵亦破王元于汧。
于是北地諸豪長耿定等悉畔隗嚣降。
〔長,知兩翻。
〕诏異進軍義渠,義渠縣,屬北地郡,古義渠戎地也。
〕擊破盧芳将賈覽、匈奴奧鞬日逐王,北地、上郡、安定皆降。
〔奧,音郁,鞬,居言翻。
〕 窦融複遣其弟友上書曰:「臣幸得托先後末屬,〔謂孝文窦皇後之親屬也。
複,扶又翻。
〕累世二千石,臣複假曆将帥,守持一隅,〔複,扶又翻。
〕故遣劉鈞口陳肝膽,〔事見上卷上年。
〕自以底裡上露,長無纖介。
〔賢曰:底裡皆露,言無藏隐。
〕而玺書盛稱蜀、漢二主三分鼎足之權,任嚣、尉佗之謀;竊自痛傷。
臣融雖無識無知,利害之際,順逆之分,豈可背真舊之王,事奸僞之人,〔分,扶問翻。
背,蒲妹翻。
〕廢忠貞之節,為傾覆之事,棄已成之基,求無冀之利!此三者,雖問狂夫,猶知去就,而臣獨何以用心!謹遣弟友詣阙,口陳至誠。
」友至高平,〔賢曰:高平縣屬安定,後改為平高,今原州縣。
〕會隗嚣反,道不通,乃遣司馬席封間道通書。
〔姓譜:席,其先姓籍,避項羽諱,改姓席氏。
〕帝複遣封賜融、友書,所以尉藉之甚厚。
〔尉,與慰同;尉,安也。
藉,薦也。
尉以安于身上,藉以安于身下。
融乃與隗嚣書曰:「将軍親遇厄會之際,國家不利之時,〔賢曰:謂漢遭王莽奪也。
〕守節不回,承事本朝;融等所以欣服高義,願從役于将軍者,良為此也!〔為,于僞翻。
〕而忿悁之間,〔悁,恚也,吉縣翻,躁急也。
〕改節易圖,委成功,造難就,〔委,棄也。
就,成也。
〕百年累之,一朝毀之,豈不迫,民兵離散,易以輔人,〔易,以鼓翻;下同。
〕難以自建。
計若失路不反,聞道猶迷,不南合子陽,則北入文伯耳。
夫負虛交而易強禦,〔負,恃也。
易,輕也。
〕恃遠救而輕近敵,未見其利也。
自兵起以來,城郭皆為丘墟,生民轉于溝壑。
幸賴天運少還,而将軍複重其難,〔複,扶又翻;下同。
難,乃旦翻。
〕是使積痾不得遂瘳,幼孤将複流離,言之可為酸鼻;庸人且猶不忍,況仁者乎!融聞為忠甚易,得宜實難。
憂人太過,以德取怨,〔謂憂之之過而言之甚切,将以為德而反以取怨也。
〕知且以言獲罪也!」嚣不納。
融乃與五郡太守共砥厲兵馬,上疏請師期;帝深嘉美之。
融即與諸郡守将兵入金城,擊嚣黨先零羌封何等,大破之。
〔更始時,先零羌封合諸種殺金城太守,據其郡。
嚣賂遺封何,與結盟,欲發其衆。
零,音憐。
〕因并河,揚威武,〔賢曰:并,蒲浪翻。
〕伺候車駕。
時大兵未進,融乃引還。
帝以融信效着明,益嘉之,修理融父墳墓,祠以太牢,〔融祖父墳墓在扶風。
〕數馳輕使,緻遺四方珍羞。
〔遺以四方珍羞,既以厚融,且示四方來服,能緻遠物也。
數,所角翻。
遺,于季翻。
〕 先是,馬援聞隗嚣欲貳于漢,〔先,悉薦翻。
〕數以書責譬之,嚣得書增怒。
及嚣發兵反,援乃上書曰:「臣與隗嚣本實交友,初遣臣東,謂臣曰:『本欲為漢,〔為,于僞翻。
〕願足下往觀之,于汝意可,即專心矣。
』及臣還反,報以赤心,實欲導之于善,非敢谲以非義。
而嚣自挾奸心,盜憎主人,〔左傳:晉伯宗妻曰:盜憎主人,民惡其上。
〕怨毒之情,遂歸于臣。
臣欲不言,則無以上聞,願聽詣行在所,極陳滅嚣之術。
」帝乃召之。
援具言謀畫。
帝因使援将突騎五千,往來遊說嚣将高峻、任禹之屬,下及羌豪,為陳禍福,〔說,輸芮翻。
為,于僞翻。
說客,單車往使足矣;光武遣馬援将突騎五千,欲耀兵威以示隴右諸将,使謀而來。
〕以離嚣支黨。
援又為書與嚣将楊廣,使曉勸于嚣曰:「援竊見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閉拒背畔,為天下表的,〔隗嚣,字季孟。
賢曰:表,猶标也;言為标表。
的,謂射的也;言背畔之罪,為天下所指射也。
背,蒲妹翻。
〕常懼海内切齒,思相屠裂,故遺書戀戀,以緻恻隐之計。
〔遺,于季翻。
〕乃聞季孟歸罪于援,而納王遊翁谄邪之說,〔賢曰:王元,字遊翁。
據隗嚣傳,元,字惠孟,遊翁蓋其别字也。
〕因自謂函谷以西,舉足可定。
〔所謂以丸泥封函谷關也。
〕以今而觀,竟何如邪! 援間至河内,〔間,古苋翻。
〕過存伯春,〔存,存問也。
時囚嚣子恂于河内。
伯春,恂字也。
〕見其奴吉從西方還,說伯春小弟仲舒望見吉,欲問伯春無他否,道一能言,曉夕号泣。
〔章:十二行本「泣」下有「宛轉塵中」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号,戶刀翻。
〕又說其家悲愁之狀,不可言也。
夫怨雠可刺不可毀,援聞之,不自知立下也。
援素知季孟孝愛,曾、闵不過。
夫孝于其親,豈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賢曰:三木者,謂桎梏及械也。
分羹,謂樂羊也。
餘謂此正引高帝答項羽之事。
〕 季孟平生自言所以擁兵衆者,欲以保全父母之國而完墳墓也,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即其所常言以感人悟物者,而窮其本情。
〕而今所欲全者将破亡之,所欲完者将傷毀之,所欲厚者将反薄之。
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事見上卷四年。
賢曰:愧,猶辱也。
〕今更共陸陸往〔章:十二行「往」上有「欲」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附之,〔賢曰:陸陸,猶碌碌也。
〕将難為顔乎!〔言将有凓色也。
〕若複責以重質,當安從得子主給是哉!〔言蜀若複責質子,當何從得子以為質也。
複,扶又翻。
質,音緻。
〕往時子陽獨欲以王相待而春卿拒之,今者歸老,更欲低頭與小兒曹共槽枥而食,并肩側身于怨家之朝乎!〔歸,入也,言其年已入老境也。
字林曰:并,音卑正翻。
朝直遙翻。
今國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與諸耆老大人共說季孟,〔牛邯,字孺卿。
說,輸芮翻。
〕若計劃不從,真可引領去矣。
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夏百有四乎!〔二邦,謂隴西、天水。
夏,戶雅翻。
〕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義,内有朋友之道。
言君臣邪,固當谏争;語朋友邪,應有切磋。
〔賢曰:骨曰切,象曰磋。
言朋友之道,如切磋以成器也。
〕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腇咋舌,稲手族乎!〔賢曰:萎腇,耎弱也。
萎,音于罪翻。
腇,音乃罪翻。
咋,士格翻,齧也。
〕及今成計,殊尚善也,過是,欲少味矣!〔賢曰:以食為喻。
少,詩沼翻。
〕且來君叔天下信士,朝廷重之,其意依依,常獨為西州言。
〔為,于僞翻。
〕援商朝廷,尤欲立信于此,〔商,度也。
〕必不負約。
援不得久留,願急賜報。
」廣竟不答。
隗嚣上疏謝曰:「吏民聞大兵卒至,〔卒,讀曰猝。
〕驚恐自救,臣嚣不能禁止。
兵有大利,不敢廢臣子之節,親自追還。
〔此因王元隴坻之捷而有嫚書也。
〕昔虞舜事父,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賢曰:家語,孔子謂曾子之辭。
〕臣雖不敏,敢忘斯義!今臣之事在于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更得洗心,死骨不朽。
」有司以嚣言慢,請誅其子;帝不忍,複使來歙至汧,複使來歙至汧,〔複,扶又翻。
汧,苦堅翻。
〕賜嚣書曰:「昔柴将軍至:『陛下寬仁,諸侯雖有亡叛而後歸,辄複位号,不誅也。
』〔高帝時,柴武與韓王信書之言。
〕今若束手,複遣恂弟歸阙庭者,則爵祿獲全,有浩大之福矣!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歲,厭浮語虛辭。
即不欲,勿報。
」嚣知帝審其詐,遂遣使稱臣于公孫述。
〔使,疏吏翻。
〕 匈奴與盧芳為寇不息,帝令歸德侯飒使匈奴以修舊好。
〔飒使匈奴,見三十九卷更始二年。
飒,音立。
好,呼到翻。
〕單于驕倨,雖遣使報命,而寇暴如故。
七年〔(辛卯、三一)〕 ①春,三月,罷郡國輕車、騎士、材官,令還複民伍。
〔漢官儀曰:高祖命天下郡國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
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
〕 ②公孫述立隗嚣為朔甯王,〔賢曰:欲其甯靜北邊也。
〕遣兵往來,為之援勢。
〔張形勢以為之援也。
③癸亥晦,日有食之。
诏百僚各上封事,其上書者不得言聖。
〔上,時掌翻。
太中大夫鄭興上疏曰:「夫國無善政,則谪見日月;〔賢曰:谪,責也,音直革翻。
見,賢遍翻。
〕要在因人之心,擇人處位。
〔處,昌呂翻。
〕今公卿大夫多舉漁陽太守郭伋可大司空者,而不以時定;道路流言,鹹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矣。
〔人不稱其位,位不宜其人也。
〕願陛下屈己從衆,以濟群臣讓善之功。
〔賢曰:濟,成也。
頃年日食多〔章:十二行本「多」上有「每」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在晦,先時而合,皆月行疾也。
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而臣下促迫,故月行疾。
〔亢,苦浪翻。
〕今陛下高明而群臣惶促,宜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之法。
」〔賢曰:克,能也;柔克,謂和柔而能立事也。
尚書洪範曰:高明柔克。
〕帝躬勤政事,頗傷嚴急,故興奏及之。
④夏,四月,壬午,大赦。
⑤五月,戊戌,以前将軍李通為大司空。
⑥大司農江馮上言,「宜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
」司空掾陳元上疏曰